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测试,从整体看凸显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开放为主。就内容看,主要测试一至四单元课文中要求识记的字词及语文园地中出现的句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答题兴趣,充满了吸引力。题型结构合理,难易恰当,既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又能拉开分数。
二、试卷内容及考核目的分析
这次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型有“字词积累”,“语句训练”,“阅读平台”,“妙笔生花”四大块。“字词积累”,部分包括四小题:“拼一拼”“选择正确读音”“加偏旁,再组词”“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答案”。“语句训练”,包括三小题:“选择关联词”“填空”“给句子排排队”。其题型较新颖,能贴进学生生活,覆盖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积累、理解、运用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其涵盖的内容,各题的分值及考核目的如下:
命题内容 |
题次及分值 |
考核目的 |
字词积累
(26分) |
一、拼一拼,写一写。看谁最漂亮。(8分)
二、我会选。(6分)
三、加偏旁,再组词。(6分)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答案。(6分)
|
考核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包括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以及对1至4单元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是否牢固,能不能较好的加以运用。 |
语句训练
(28分) |
五、对号入座。(8分)
六、考考你。(12分)
七、给句子排排队,再回答问题。(8分) |
重点考查学生能否熟记《语文园地》中读读记记中的句子以及从理解句子中选择正确的顺序。 |
阅读平台
(20分) |
八、课外阅读。(20分) |
重点考查学生对短文的整体感知、理解和感悟能力,具体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会用查字典的方法选择字的意思。根据学生对短文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以及对文章创造性的理解,回答短文提出的观点及说明理由。 |
妙笔生花
(20分) |
九、习作。(20分)
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会遇到许多有趣的事,把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下来。 |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能按自己的想法,不受拘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展示出自己有真情实感的、有个性的作文,同时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作文的格式,能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通过这次的习作,更加关注生活,再次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
三、考试结果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测验,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兼顾了过程与方法,体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从整体看学生发挥的还比较理想。
数据分析:我班有47人参加考试;最高分93分,平均分75.5。85分以上占28﹪,60分以上占88.6﹪。从以上数据看出我班平均分、85分以上、60分以上三组数据比率都较低。
正答率分析:
题次 |
一 |
二 |
三 |
四1 |
四2 |
五 |
六1 |
六2 |
答对
人数 |
35 |
42 |
26 |
32 |
40 |
23 |
25 |
39 |
正答率 |
74.5 |
89.4 |
55.3 |
68.0 |
85.1 |
48.9 |
53.1 |
82.9 |
题次 |
七1 |
七2 |
八1 |
八2 |
八3 |
八4 |
九(18分以上) |
答对
人数 |
24 |
30 |
17 |
10 |
9 |
5 |
6 |
正答率 |
51.0 |
63.8 |
36.1 |
21.2 |
19.1 |
10.6 |
12.8 |
由表看出:
1、正答率最高的是第二题,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在90%左右,这说明在平时教学中,字词教学落实的较好,尤其是多音字的教学落实得好。
2、正答率最低的是课外阅读第八大题的第4小题,只有10.6%,这一题是让学生谈谈蚂蚁争论牛的观点谁说的对?为什么?学生对短文中的三只蚂蚁的对话把握不准。第二低的是课外阅读八的第3小题,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只有19.1%。
3、从板块分析,基础知识正答率较高,但习作训练(尽管以90分进行统计)和课外阅读正答率都比较低。
(二)具体情况分析
一、基础知识
1、答题分析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这一题比较会写错的字的是:犹豫 胸 翅 装。其主要原因:一是读不懂拼音;二是不看拼音,随意猜;三是能拼准拼音,但是由于平时练得不够扎实,所以写错。
第二题:我会选。即选择多音字。这一题有比较多的学生把“音调”中“调”的读音选错了,其主要原因是,在课文中学过“调节”的“调”,多音字混淆。
第三题:加偏旁,再组词。这一题的错别字较多。更为严重的是“佳”字加偏旁,这道印刷失误的错题,给学生带来了很大捆扰。
第四题: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答案。这一题也就是一字多义现象,平常学生接触较少,导致答题时慌乱,不能很好的联系句子选择词语的意思。
第五题:选择关联词。因为 所以 是固定搭配,中间和后面都用省略号隔开,学生会正确选择,可是又由于印刷的关系,把虽然 但是 中间的省略号漏印了,所以学生答题的时候,出现了“张冠李戴”把固定搭配给分离了。
第六题:“我会填”。
这一题有两小题,第一小题是让学生填写《语文园地中》出现的句子,世上无难事,( );聪明在于学习,( );( )对海树,( )对苍穹。这一题主要的错误有:学生所填的词语或句子中出现一两个错别字,导致不得分。因此初背诵外,还应正确书写名句。
第二小题是默写《夜书所见》,这一首诗学生能背出来,但是默写的时候有些同学错别字多,也有用拼音代写的现象。常见的错别字有:“萧——箫”“声——生” ”“枫——风”“知——只”“篱——离”。
2、错误分析
1、写错别字的问题比较严重,每一道题都有错别字出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把所教的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教给学生识字、记字的方法和规律。把字词放在语境中去认读、去理解,把字词句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认字的兴趣,并且鼓励学生在习作、日记中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2、学生在语句子中理解词语的能力弱。例如第四题:“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答案”。很多学生出现误选。其实只要联系句子,把词语的意思代入句子中理解就可以了。这说明学生的拓展思维、理解句意等方面还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阅读部分
1、答题分析
这篇课外阅读材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有个别学生没有答题。
第1题,根据词语,查带点字,写出带点字的意思,确实有难度。毕竟考试的时候是不可翻阅字典的。
第2题,选自组词。错误出现在“意”和“议”的选择上,“意见”和“议建”,“建议”和“见意” 的混淆。找其原因主要是平时对同音字的区别上下得工夫不够深。
第3题,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大部分学生只是找到了一个“异口同声”,把“自以为是”找错了。其实在文章中都有答案,可真正答对的学生不多,这说明学生没有认真读题,或者是没有理解意思。
第4题,找出哪几个自然段写蚂蚁争论牛的大小?它们说的对吗?为什么?自然段多数学生可以找正确,可对于回答为什么?就缺乏概括性,存在问题有:以蚂蚁和牛的对话来回答。在今后的答题中一定要教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对短文的整体感知、理解和感悟能力,养成边读边思,多读多思的习惯。
2、错误分析
1、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有待提高。像第八题的阅读中,要求学生写出读了短文,判断蚂蚁的争论及说明理由。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此题的正答率只有10.6%。由于学生没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因此不能正确写出自己的想法。另一个方面,可能在以往的训练中,此类题的形式出现得不多。为此,在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
2、学生理解词意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当中应当教给学生感悟、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要多多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习作部分
1、答题分析
本次习作是写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范围比较广,对刚步入习作训练的三年级学生而言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有同学就起了一个写人的题目,有的甚至没有拟题目。也有些同学在写内容时,喜欢写一句话。有些同学写了几句话,前后却不通顺,中间也不用标点符号,导致失分严重。种种错误都是和不认真审题有着密切关系。
2、精彩纷呈
但在这次的学生习作中也有不少惊人的发现,主要表现在:学生喜欢把课堂趣事记录下来,记录下老师耐心教导学生的动人场景,记录下老师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教育不认真听讲的学生。
有同学是这样写的:“李志剑上课开小差,李老师并没有严厉地批评他,而是笑着对他说‘外面有人找你’,当他走出教室的时候,发现没人,红着脸回来时,李老师说‘时间是不等人的,找你的人在你开小差的时候就走了’,这时全班哈哈大笑。李老师教育我们上课听讲要认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2、问题反思
在阅卷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习作较好的一面,但是也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去反思:
一是学生没有审清题意,拟题时用了《我的妹妹》这样的写人题目,学生的习作也就只是写了人物的外貌,神态等,没有具体写出有趣的事情;
二是习作的格式不正确。还有好一部分学生在自然段的开头没有空两格。
三是标点符号的运用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不会正确使用标点,有的学生只是在每一段的结尾处用上一个句号,除此之外,就再也找不到了其它的标点啦;标点的位置不正确,一般情况下,标点符号占一个汉字的单位格,可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使用的标点只是紧缩在汉字的右下角;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出现在行首的情况相当普遍。
四、反思与建议
这次测试,无论是对突出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还是教学质量的监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经过反思,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深化课改,学得扎实。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每一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注重精讲精练,夯实语文基础,只有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学生能力的形成、素养的提升才有依托。
(1)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如果认为什么都很重要,平均使用力量进行教学,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 课堂上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要讲到点子上,力求精讲点拨。只要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果老师多占一分钟,就意味着学生将失去自主学习的一分钟。因此,我们要牢记“惜时如金”四个字。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要节省教学时间,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背、思考、记忆,让他们在课堂上听、说、读、写,从听读中感悟、积累,在说写中运用、提高。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3)有效的训练是学生成长的途径
在“精讲精练”的过程中,我们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上。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段、篇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不搞题海战术,要练得精,练得巧,练得有实效。
2、关注生活,重视体验。
从这次试卷来看,对学生来说阅读理解题和写作依然是最难的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中的薄弱环节。应明确的是,知识目标是否实现,不单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因此,教学前的设计和实际的课堂教学都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特别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在学生学习母语的同时,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活不等同于知识,但知识是从生活中产生的。让学生懂得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是活化学生知识的关键。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在生活中去理解,在生活中去体验,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和自然以及社会的认识,反映着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从生活中寻找与课文上所学知识的联系,那么学生就会将书本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学习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知识与生活想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就会联系生活感知、理解文本。
3、倡导紧贴“地面”的习作。
三年级的习作,着眼于培养学生作文的基本功——观察思考、准确表达,以简便易行的操作方式,具体直观的内容材料,透出浓浓的语言意识。其特点是角度小,指向明,落点准,使学生能比较快地掌握一些表达技巧,从而喜欢上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一理念拨开了作文教学上空的云雾,让人感到眼前一亮实践表明,这样的作文教学确实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创新精神。
习作的情感和动机当然很重要,但是,学生有了作文的材料就一定能有创意的表达吗?回答是:不一定,尤其是在小学作文起步阶段。有效指导能使学生在习作方面少走弯路,为学生的后续习作奠定厚实的基础。
满汉全席、盛宴大餐,固然能够大饱口福,但稀饭、面包等才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作文教学要有云际遨游的曼妙,也需紧贴地面行走的塌实,方能做到牢根固本、枝繁叶茂。在渐进的过程中整体推进,使教学形成一个有序、有效的整体。在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我们的追求。
本次测验让我班学生体会到了语文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学习语文要持之以恒,长期积累。同时,考试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复习工作以巩固基础知识,特别是在书写的时候一定严格把关,试卷上才会出现清晰正确的字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