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小学 >> 三年级第一学期 >> 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正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计划

  新学期我任教三年级语文,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将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以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学生书写乱,学习习惯差。因此新学期中我要 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进行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如,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本册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本册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习作方面,从本册“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达到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异。

  三.教学措施

  1.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识字量,这是下限。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学的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意在引导,老师可以从这些安排中受到启示。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在写字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另外,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单独编写钢笔字教材和毛笔字教材,使用写字教材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因学生初学钢笔字、毛笔字,运笔技能常常掌握不好,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个方面: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较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体现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自己选择练习方法的思想,教师要注意这一编排特点,落实词句训练的基本要求,扎实进行训练。词句的积累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得好,会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符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且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今后的学习是终生受益的。引导的最好办法是表扬和激励,也可以适当进行检查。

  ( 2 )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 3 )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发声音。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更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要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做到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要善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6)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人。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7)组织好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宜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五册期末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计划,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练习题
    夏禹小学第六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南山小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素质测试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试题二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默字专项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试题三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拼音拼音专项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学习园地(期…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
    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自我发展评…
    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优化
    语言表达创新题型
    高考语言考查新动向——新闻衔接词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
    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月考试卷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四单元测试题
    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优…
    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卷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卷
    小学三年级能力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六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八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二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考…
    小三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三语文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修改病句练习题[…
    考查学生评价能力的尝试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监考操作…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西师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考试题
    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考试题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考…
    西师版小学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化题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优…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五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三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小学三年级上期语文期末总复习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
    东湖三小三年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人教社教材语文第五册期末验收试卷
    小学五年级期末考试品德与社会试卷分…
    三年语文期末试题
    夏禹小学第六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三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三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A)
    三年级面试试卷
    三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
    三年级语文阶段检测试卷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小三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试卷分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试卷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
    小学英语六年级考试试卷分析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教法培训2
    第一学期小学期末考试英语试卷评价
    苏教版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四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学习伙伴”的使…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师的教学计划
    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教法培训1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