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小学 >> 三年级第一学期 >> 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正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学习伙伴”的使用教案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在课文中插入帮助学生学习,以“学习伙伴”呈现的话语。这些话语是“学习伙伴” 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对于学生阅读来讲,“学习伙伴” 是阅读先行者、引领者,也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对话者,还是架设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梁。从一年级开始出现“学习伙伴” 的形式,到三年级上册,这套教材的这个特点进一步凸现,全册在课文中安排了30次“学习伙伴” 的话,这30次学习伙伴的出现,肯定将成为三年级学生学习的良好引导者,我们的学生充分认识这个聪敏活泼的小机灵,和她交朋友,一定会获益匪浅。

  一、“学习伙伴” 的特点

  1.会提示引导。

  这个学习伙伴很会提问,既及时,又能抓住关键。例如,在3课《爬天都峰》“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旁,学习伙伴提出了“从‘终于’这个词,我体会到……” 的话,这是很及时的。因为我们的三年级学生在读到这里时,往往会一晃而过,忽略了对“终于”这个词的理解,当然就忽视了深入体会爷爷和“我”这一老一小爬上了天都峰的不易。学习伙伴能及时抓住关键,不放过这个词,使文章前后联系起来了,帮助我们学生阅读时能抓住关键词语想一想,深人体会课文内容。14课《蜜蜂》“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旁,学习伙伴提出了“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 的疑问。这个疑问,促使学生在读书时要思考为什么,实际上这是引学生深入读书,发动学生去探究发现。因为,要明白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返回前文去读,带着问题去读:原来前文做了交代,蜜蜂被问了很久,离家远(有两里多路),不易看到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低),小小蜜蜂面对了这么多的困难而飞回家来,难怪作者有这样的“推测”。学生理解了作者“推测” 的原因后,再从读书中知道 20只蜜蜂居然回来了17只,从而对“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的体会就更深了。像这样及时的引导,关键的点拨,教材中还有很多。

  2.善于归纳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方法本身就在阅读之中,但是三年级学生可能不容易主动地发现,于是学习伙伴引导大家去总结归纳。(1)归纳词语理解的方法,如10课《风筝》中“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这是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的方法;27课《陶罐和铁罐》提出了“‘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往下读读看。” 这是结合下文的意思来理解词语的方法;26课《科利亚的木匣》提出了“联系上文,我明白了‘果然’的意思”,这是联系上文来理解词语的方法;有的词语还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如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中“我能体会到‘不假思索’的意思”,这里的“不假思索”必须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不能望文生义理解为“不动脑” 的意思,应该理解为“用不着想”,说明小女孩在危险面前先人后己的态度十分坚决。学习伙伴提示的几种词语理解方法,对于学生今后形成词语理解能力,将产生巨大作用。(2)提示句子理解的方法,如 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学习伙伴提出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就会注意这个句子有明显的夸张色彩,由此体会到作者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是为说明“鱼特别多”。19课《赵州桥》在“这座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旁,学习伙伴提问:“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里呢?”提醒学生注意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3)引导学生在一边读一边想的时候,想象画面,体会意境美。本册中有大量的写情景的文章,学习伙伴都有相关引导,如 18课《盘古开天地》中“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等提示,引导学生想象情境面。(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 25课《矛和盾的集合》在文末“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旁,学习伙伴提出:“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26课《科利亚的木匣》在文末提出:“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和已有知识经验来加深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应该说,以上学习方法都是三年级学生需要的、且是该年级学生普遍欠缺的。

  3.会发现探究。

  学习伙伴不但把一篇课文中的知识与方法进行直接性呈现,还引导学生把多篇课文中语文知识与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引导探究发现。例如,在《语文园地二》中列举了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形式,学习伙伴提出“我发现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引用人物对话,有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和提示语在中间的三种不同形式。这几种不同形式,经过学习伙伴的提示,把它们进行集中比较,学生就容易发现不同形式的表达效果不一样,标点打法也不一样,甚至还会在习作、写话中自觉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4.会感悟体验。

  如18课《盘古开天地》“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面”,引导学生想象景象;13课《花钟》末尾自然发出感叹:“他的做法真妙”;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在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景色后,学习伙伴情不自禁地说:“我仿佛看到了各个季节不同的景色”等,引领着学生学会感悟体验。“学习伙伴”还有多处体验优美词句的地方,如在11课《秋天的雨》展现了斑斓绚丽的秋色卷后,学习伙伴感慨“读到这儿,我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等。这些都是给学生感悟体验的良好示范。

  二、和“学习伙伴” 交朋友

  有这样一个好的学习伙伴,我们的学生当然要主动和她交朋友,充分发挥这个朋友的作用决不能不理她,甚至冷落排斥她。

  如何与她交朋友呢?

  1.与她对话。

  学习伙伴的话,其中不少都是以问的形式提出的。学生在阅读时,注意一边读一边想,并试着回答她提出的问题。如果通过读书思考,能够正确答得上来,就和她是朋友了。如5课《灰雀》在“列宁问:‘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旁,学习伙伴问:“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在“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旁,学习伙伴再提问:“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两个问题都很有意思如果学生能够回答正确,课文也算基本理解至位了。

  2.与她交流。

  学习伙伴的话语中,除了提问以外,还有大量的感悟式评点语言,学生在读书时,是否也有和她一样的感受。如 13课《花钟》读完后,学生能体会到“花钟”之妙吗?如能体会,他们也会自然发出感叹:“他的做法真妙广;当然,也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感受,鼓励学生和她交流不同的想法。另外,学习伙伴故意还为学生留了不少带省略号的话,目的是为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思维的空白,以此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大胆创新,然后和她交流。如 17课《孔子拜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旁,学习伙伴留下带省略号的话是:“从这句话我感受到……”,我们的学生阅读课文,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大家都可以大胆地把自己的感受补充出来,把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然后和学习伙伴交流交流。

  3.学她方法。

  学习伙伴很善于总结学习方法,我们学生就应该向她学习,如怎样理解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可以结合上下文理解等;学习她体会用词精当的方法;学习她体会句子的方法,体会比喻夸张手法的意义,体会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的作用等;还要学习她把不同的语文材料进行分类比较的方法;学习她注意想象,善于想象,读中感悟的方法等。

  其次,还应该特别注意“一边读一边想” 的方法,注意揣摩她在阅读时,“在什么地方想”“想了些什么”。“怎样想”。学到了这个方法,我们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将会得到大大提高。比如,在“什么地方想” 的问题,学习伙伴就在“疑问之处”想(如 29课《掌声》“英子为什么犹豫呢?”),在“关键之处” 想(如14课《蜜蜂》“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在“精彩之处”想(如7课《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真会提问题!”)。学生像她这样,读书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4.向她挑战。

  课文中的学习伙伴,给学生很多提示、引导。不过,她更希望学生和她有不一样的见解体会,甚至超过她。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中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是:“我能体会到‘不假思索’的意思”,但是,学生在学习时发现“假”的意思很容易误解,易混同于“加” 字,于是,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发现和体会用学习伙伴的口吻写在句子旁边:“这里的‘假’原来是‘借用’之义”。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学着做旁注,敢于把自己阅读的理解感受疑问等都记下来,敢于在“学习伙伴” 没有提示的地方大胆写出自己的想法,那是“学习伙伴”非常愿意看到的事情。

  如果我们学生充分使用好学习伙伴,与学习伙伴交朋友,从小就养成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勾旁批等读书习惯,语文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学习伙伴” 除了利于学生学习外,还利于教师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选择备课上课的着力点,提高教学效益。

  ──此文发表在<试教通讯>小学语文专辑第七期上,并选入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语文培训资料》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五册期末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学习伙伴”的使用教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练习题
    夏禹小学第六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南山小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素质测试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试题二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默字专项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试题三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拼音拼音专项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学习园地(期…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自我发展评…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考…
    语言表达创新题型
    高考语言考查新动向——新闻衔接词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
    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五六单元月考试卷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四单元测试题
    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优…
    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卷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卷
    小学三年级能力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六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八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二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计划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
    小三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三语文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修改病句练习题[…
    考查学生评价能力的尝试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考…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监考操作…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西师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考试题
    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考试题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考…
    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优化
    西师版小学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化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优…
    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五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三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小学三年级上期语文期末总复习
    人教社教材语文第五册期末验收试卷
    小三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小学英语六年级考试试卷分析与反思
    东湖三小三年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三年语文期末试题
    夏禹小学第六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三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三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A)
    三年级面试试卷
    三年级语文(上)期末总复习
    三年级语文阶段检测试卷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试卷分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试卷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教法培训2
    小学五年级期末考试品德与社会试卷分…
    第一学期小学期末考试英语试卷评价
    苏教版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四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师的教学计划
    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教法培训1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