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你已取得不小的成绩,( )眼力还不够。
3、( )病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 )会治好的。
八、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他把一只虱子吊在窗上。(改为“被”字句)
2、他的样子很可怕。(改成比喻句)
3、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缩句)
4、我这样做,难道没有道理吗?(改为陈述句)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一(13分)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有一天,当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天空中驰过的时候,他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1、“驱”的音节是( ),部首是( )(2分)
2、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画上“√”。(2分)
生:①生育 ②生命 ③果实没有成熟 ④食物没有煮过或者煮得不够
冒:①向外透;往上升 ②不顾 ③冒失;冒昧 ④冒充
3、文中有两对反义词,它们是:(4分)
( )——( ) ( )——( )
4、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后,人类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5、你认为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请你结合短文说说。(3分)
阅读二( 共17分)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怀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开在柜台上,兴(xìng xīng )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在上面系(jì xì)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连蹦带跳地回家了。//①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儿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买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是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②
1、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2分)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形容非常的谨慎和小心。( )
②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 )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5分)
⑴小女孩很想买那项链,这可以从文章第一节中“ ” “ ” 这两个词了解到。第三小节中“连蹦带跳”一词写出了小女孩买到项链后
的心情。
⑵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知道,题目“最贵的项链”中的“贵”有两层意思,
一是 ,二是
4、想象写话。(4分)
请你根据“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这句中“出神”一词,联系文中的有关内容,想象一下这个小女孩当时会想些什么?
小女孩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心想
5、简要回答。(4分)
请选择店主、小女孩和小女孩的姐姐这三个人物中的一位,说说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用二、三句话说明产生这一印象的原因。
第三部分 习作(30分)
这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除了我们在习作中已经写的那些内容,大家心里可能还有很多想写而没有写的内容。这次习作就让我们自由表达吧。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学案导学使用说明
学案的编写意图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为给教师提供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让教与学融为一体,切实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加快小学语文教学的步伐,全面提高我旗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使我旗小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特组织我旗骨干教师编写了集教与学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学习材料。
小学语文学案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化了读书训练,重视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习得读书方法、读中积累。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学习过程这一环节,学生每一步学习都是在读书中进行,而且学生的读书活动有层次、有梯度,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可以说学案的设计真正落实了小学段语文教学的目标,做到夯实基础,激励学生读书积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独立读书习文能力的教学理念。
学案调整意图
根据教师使用的反馈情况,此学案实用性、指导性较好,因此尽量在保持原创的基础上修订。
1、 关于阅读批注:
为了便于教师们更好的使用学案进行教学,每篇学案都删除了一些细节内容,增加并强化了学生阅读批注相关指导性内容,如第一单元:导读里涉猎了批注方法、批注位置、如何批注……,目的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在第一、二单元里具体进行了相关指导,师生根据这两个单元的指导会摸索出规律,在后面的单元里指导的痕迹逐步减少。
应该注意的内容:阅读批注只是一种学习方法而已,通过这种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不可为了批注而批注,却忽略了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学生能力的培养点。
2、 关于整体排版
为了使用方便,八个单元试卷改编成一个体系,放在全部学案的后面,教师可随自己教学思路,个性特点随机使用。
3、 关于增编课外积累内容
为了便于教师引导强化学生及时积累相关经典内容,我们压缩了单元试卷的篇幅,增加了积累内容,这些内容是随单元内容外延的,编排时我们尽量选择适合年段特点的内容,依据学习古诗文经典的理念,积累古诗文下方不应该注明诗文意思,但为了激发学生积累兴趣,我们占用了少量版面加上了这部分内容。
为了便于师生使用,我们把这部分内容编排在一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整理装订成小册子,随时积累抽测。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学案的基本结构:
本册导学案分为:
一、 学习目标
二、 学习重点
三、 学法提示
四、 学习准备
五、 单元课时
六、 学习过程 : 1、课前预习 2、合作探究 3、达标训练
七、 拓展延伸
各版块的使用说明
学生在学习每课前,首先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提示、学习准备”,在此基础上学生按着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随时看看这些要求,避免偏离重点,切实做到心中有教材、有目标、有重点、有学法、一句话心中有数,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关于“课前预习”。小学中年级学生(接近高年级)应该学会并具有课前预习课文的能力,因此,学生应根据学案导学的“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按着预习要求认真的进行预习课文。本环节设计是根据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点的不同,题数不一,基本为:
1、基础知识:强调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在处理字词含义,识字写字方法上进行了相关的预习引领。目的是强化学生独立识字和读书的兴趣,从而形成能力。
2、理顺课文脉络:每篇课文预习后有一到两个小题,或随文路填空,或随文路答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大意有所了解为学文做铺垫。
个别课文学案设计了“自我挑战”练习,目的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现,提升自己。这项设计多数学案渗透在合作探究的环节里。
关于“合作探究”
这个环节是根据学段的特点不同,课文的题材不同,教材的内容不同,语言的训练点,能力的培养点的不同,设计的形式也随之有所变化,基本思路是:
首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也就是在预习的基础上温故而知新,以便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接着是研读、品读课文,也就是重点句段的训练,落实中年级的语文训练点,这里结合了课后练习题的训练;课文内容的理解;句子的品析;写法的领悟、学习、欣赏。这个版块的设计有涉及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相关题,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不要强去合作交流,学生自己学习实在有困难的一定在教师指导下,使小组合作交流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最后是回归整体,进行课文内容,学习方法,读书方法,写作方法的归纳,引领下一步的练习达标和相关拓展。
关于“达标练习”
这个环节修订后,前几个单元这部分内容放在了预习中,内容多数以引导检测学生在课内外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检测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效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整,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课的学习。后几个单元尽量保留原创,目的是更好的延伸课内所得,进行强化训练。由于受版面限制,这一环节的内容设计较为简单一些。
关于“拓展延伸”和“相关链接”
为减轻教师、学生查资料难,考虑到落实学生大量阅读的目的,在可能的版面内尽量地充填一些与所学课文相关的阅读短文,丰富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于“练习达标”和“拓展延伸”部分可以安排在第二课时完成。一课时的课文可根据学情安排在课上、也可以当作课下作业。
关于“课时”。本学案精读课文一般建议两课时,略读课文一课时。精读课文的课时没做具体划分,目的是给教师留有空间,可根据班级实际随机而定。
使用建议:
1、学案的使用要凸现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然后回到整体,每堂课都要重视学生读书积累,丰富学生的词汇、语言,为学生打下厚实的语言基本功底。
2、教师使用学案的“合作交流”部分时要创造性的、灵活使用,努力做到省时、高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学案的编写一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希望老师们在使用学案时,随时记下自己的想法,不断完善我们的学案。本册原参编人员
王学荣 季雪飞 韩灵 崔宏云 于晓波
2010-1-18修订
第一单元 导 学
内容概述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本组课文有古诗词、散文游记,课文题材多样,语言准确、鲜明、生动,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会余味无穷。
一、单元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2、尝试学习作者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方法。
3、掌握单元“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4、背诵课文中优美的句段。
5、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拓宽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6、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发生在校园里难忘的事。
二、单元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自然美,感受语言魅力。对精彩的语段,熟读成颂,积累优美词句
三、学法提示:
1、反复诵读,品味,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感受景物的特点。
2、对精读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3、本单元习作的要求是观察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习作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使自己的情感和景色特点融合在一起,以景动人,以情感人;还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4、建议同学们学习或了解“批注式阅读”的学习方法
批注式阅读在中国古已有之,谓之评点。早在唐代,就有了诗的评点,宋代出现了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评点。天才的张竹坡、金圣叹、李卓吾(即李贽)、毛纶和毛宗岗父子以及脂砚斋们在明清时代大规模地评点小说,并且创下一门学派,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烂,魅力四射,以至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水浒》和《西厢》、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再加上无数的诗话、词话、曲话,都可谓“批注式阅读”的集大成者。现当代中外伟人,如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也是采取批注阅读的方法读书、著书。
1、什么是批注: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能够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