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
译:早晨和傍晚有晴有阴,景象千变万化。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师表》)
译: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长期出征万里的人没有回来。
(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译: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错。
(5)地也,你不知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译:天地啊!你不分好歹、颠倒贤愚,真不配做天地啊!
从上面翻译看出:对于异义对应的句子,翻译时把两词连用即可,如“谈笑和来往的”“早晨和傍晚”“秦汉时”“枝枝叶叶”等。
表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分类例释
文言人物传记中,表官职变动的词使用多且复杂,弄清这些词义有助于准确理解文意。
一、授予、提升官职类: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例如《张衡传》中:“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 、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升:升官。《元史·贾鲁传》:“升(鲁)台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元史·贾鲁传》:“擢户部主事。”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二、调动官职类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汉书·王尊传》:“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改:改任官职。《宋史·王济传》:“改刑部详覆官。”
三. 兼职、代理类:
兼:兼任。《〈指南录〉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领:兼任。《晋书·袁乔传》:“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行:代理官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奋武将军。”
署:代理、暂任。《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
权:暂代官职。《刘公嘉话》:“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四、降职、罢免类:
贬:降职。《宋史·唐介传》:“帝怒益甚,贬(介)春州别驾。”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出:京官外调。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
左迁:降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即司马。”
罢、免:罢除、免去官职。此义同现代汉语。(例略)
黜:废,贬退。柳宗元《封建论》:“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五、就任类:
视事:任职。《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下车:刚刚上任。“下车伊始。”
古代年龄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年幼:总角 儿童:垂髫
女孩子七岁:龆年 女孩子12岁:金钗之年 女孩子13岁:豆寇年华
女孩子15岁:及笈之年 女孩子16岁:碧玉年华 女孩子20岁:桃李年华
女孩子24岁: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摽梅之年 男孩子8岁::龆年
男孩子15岁:束发(成童) 男子20岁:弱冠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 60岁:花甲、耳顺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
礼仪习俗
总角 古代儿童未成年时束发为两结,形如角 《祭妹文》:"必梳双髻。"
弱冠 男子二十岁,结发戴冠,以示成年 《子路……侍生》"冠者五六人。"
加笄(簪子) 女子十五岁,始梳发成髻,以示成年。 《孔雀东南飞》:"结发为枕席。"
婚姻 六礼 "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具备,婚姻关系始告成立 刘兰芝再嫁太守家。
归宁 女子出嫁后回家省亲,但娘家不接,不得随便归省 《项脊轩志》:"吾妻归宁。"
于归(归) 女子出嫁叫"于归"或"归" 《诗经》:"之子于归,宜室宜家";《项脊轩志》:"吾妻来归。"
丧葬 棺,(柩) 装尸用,""是"棺"外的套棺,总称"柩" 《祭妹文》:"今予殓汝葬汝。"
殓 将尸体装入棺中叫殓(入殓)
殡 停棺 "出殡"即将棺抬出。
葬 埋棺于墓穴中 "今予殓汝葬汝。"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