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从教几十年,经典自然读得不少,但打小启我童蒙,教我做人且始终与人生心路历程有不解之缘者,当属《为学》。在我人生的三个关键时期,我三读《为学》,次次都让我走出困境,从中受益。
一读《为学》,走进学堂。那是我的孩提时代。上学之前,父亲给我讲《为学》,教我背《为学》。父亲读过几年私塾,
懂点中医,能背几篇古文,在乡里算是有点墨水的人。父亲绘声绘色地给我讲了“蜀之鄙”那贫、富二僧的故事。这个故事与我那贫寒的家境,渴望靠读书改变现状的心境十分吻合,在感情上引起强烈的共鸣,在年幼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记。那位历尽艰险不远千里自西蜀至南海的贫穷僧人,成为我心中的偶像。那年,我刚满六岁,报名上学,因年龄不到,未获批准,父亲带我找到教导主任,我在他面前摇头晃脑似模似样地背了一通《为学》。那时乡下没有幼儿园,没有学前班,六岁能背《为学》,也算不简单了,于是教导主任破例批准我提前入学。
二读《为学》,捱过饥荒。进入初中,遇上三年严重自然灾害,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我上的是本县的重点中学,每天饿着肚子走十几里路去上学,那种四肢无力,头晕眼花,浑身冷汗的感觉,非亲身经历难以体会。那时可真是身在课堂,心在饭堂,每天总是盼着早点下课,去吃那聊以果腹的粗粮糙饭。恰在此时,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课本中的《为学》,接着又在全年级举行了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我以“又红又专,报效祖国”为题,以《为学》中的贫穷僧人为例,表述了自己长大要当科学家的决心和理想。也许是我那“活学活用”课文的写法打动了老师,我的作文居然获得了年级一等奖。我用获奖的3元钱买了6斤“议价米”,支撑我捱过当年最艰难的荒月。
三读《为学》,跨进军校。高中期间,遭逢“文革”,上大学无望,只好投笔从戎,来到军营。1973年,军医大学来部队招生,当时我已是师卫生科的一名助理军医。我获得推荐,参加入学考试。当时我所在的野战军有6个入学名额,却有30多人参加考试,竞争相当激烈。我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匆匆应考。当时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以“假如能上军医大学,如何克服困难,完成学业,为部队卫生建设服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我很自然地想到毛主席他老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教导,但这人人都能想到的东西,写起来肯定千篇一律,落入俗套。我想到了《为学》,眼前一亮。于是,我既写了毛主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教导,也借鉴了《为学》中“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观点。这样的文章,自然特色突出,高分也就不在话下,我在30多人中拔得头筹,顺利地迈进军医大学的门槛。毕业后留校任教,近三十年的教书生涯,《为学》中的观念与精神,伴我始终。
我钟爱《为学》,与《为学》结缘,她也深情地给我回报,启我心智,催我前行,助我成功。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今天学习了《为学》这篇课文,颇有感触。作者的话实在太对了,天底下的事情是有什么难易之分,主要就在于你肯不肯去做。只要做了,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反而如果你不做呢?那么再容易的事情就会变很难。所以,我们遇事要肯下手,不要“想”,那样才会有收获。
这篇课文里作者还列举了贫富两个和尚去南海这件事。贫和尚“凭一瓶一钵”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富和尚呢?“多年来欲买舟而下”,但到后来还是一场空白。这难道不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吗?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在一起写作业,忽然看见书上有一道难题。我皱了皱眉头,心想反正老师又没叫做,就甭管它。可是我同学却两眼发光,就像看到宝贝似的,二话没说立刻在草稿纸上算了起来。没过多久,就做出来了。我顿时觉得十分惭愧……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做数学方程组吧。有些方程组看起来很长一串,数字也复里复杂的。多数同学要么就把它们丢到一边,要么就乱做。可是只要你认真地去思考,善于发现规律,这些方程其实都很简单。
“想”和“做”,就只有一步之遥,轻轻一跃就可以实现。但为什么人们却老爱空想呢?难道“人之立志”真的不如“蜀鄙之僧哉”?不,不是的,而是因为“懒惰”这个坏东西在作怪。它催使人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尽情享受。这是很舒服,但到后来你肯定会一事无成。所以,我呼吁人们一定要战胜自己的惰性,用你的双手,开拓未来,不断创新。成功永远属于勤劳的人!
剑桥三中初一:彭端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