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小学 >> 五年级第一学期 >> 语文五年级第一学期教学实录 >> 正文

 

窦桂梅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 教案 论文 实录 说课 反思

师:猜猜我从哪来?
  生:您从北京来。
  师:你真有礼貌,加上一个“您”。心字在底,把我放在你的心上。给他点掌声,也算是给我一点鼓励。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听别人说的。
  师: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把获得的信息成为自己的财富,这也是一种学习。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您姓窦。叫窦桂梅老师。
  师:你怎么知道?
  生: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而且上面也写着。
  师:不但听别人说,而且还注意观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这也是更好的学习,再给她掌声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是一名语文教师。我的家就在清华园里,我住的地方离一个特别的地方只有50米,你们猜猜是哪儿?有时候我会到那里去散散步,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生:圆明园。
  师:来,我们一起写写这三个字。(师范写,生书空)
  师:看到这三个字,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面?
  生1:想起了当时火烧圆明园的故事。
  生2: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
  生3:我看到了圆明园仿造的各处名胜古迹。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了不起,事先一定对这两篇文章
  师:读了这两篇文章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可长、可短、一句话也行、一个词也行。
  生1:我觉得圆明园是我们的名胜古迹。却被烧掉了,很可惜。
  生2:我觉得英法联军他们太坏了,他们把能拿走的都拿走,不能拿走的就烧掉。
  生3:我恨透了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圆明园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名胜古迹,却被他们破坏了,太可惜了。
  生4:我感到很惋惜,因为圆明园是两代皇帝的心血,可就在三天之内就被英法联军化为灰烬。
  生5:我想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毁于一旦。
  师:听出来了,同学们读书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说明同学们会读书,说明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已经走近了圆明园。有的时候我们读书不能只停留在感受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种恨、惋惜、毁于一旦的这个滋味沉淀在我们心中的应该是一份思考。这可能是我们读书、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目的。比如同学们刚才说的那种感受,我们可能会想,圆明园被毁灭了,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要是这样的去思考,我们就会把我们的情感沉淀在我们心中,变成一种最理性的姿态。
  所以我愿意用两堂课领着同学们再次走进圆明园。
  (课件: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
  师:同学们看。这个“进”和刚才的“近”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近”是离圆明园不远了,另一个“进”是已经到达了圆明园。
  师:你准备怎样走进去?
  生:用心走进去。
  师:听他的,用我们的心,带着咱们的感受和体会我们一起走进去,走一趟,体会一次,看看两堂课后我们又有怎样新的体会和思考?
  师:我们打开文章,先看《圆明园的毁灭》,相信刚升入高年级的同学有这个自学能力,老师要和你们做一个测试,实话实说,你觉得自己能否流利、通顺地读一遍课文吗?如果行,你就用个动作、眼神告诉老师。
  (生示意会读)
  师:不读了,相信你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段。
  (生齐读)
  师:既然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读词并板书:不可估量)我们走进圆明园,先走进这片废墟,(多媒体出示废墟图片)。
  师:圆明园有多大呢?
  生:347公顷。
  师:一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
  生:10000平方米。
  师:你算一下有多少万平方米?
  生:3470000平方米。
  师:估算一下我们听课的教室有多大?
  生:200多平方米。
  师:你说这么大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大一个教室?
  生:大约10000多个。
  师:圆明园大不大?可我们刚才看到的废墟只是几处啊,可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呀!
  师:孩子们,这么大的一片废墟,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看的感受和估算的感受送到教材里,再读这段话。
  师:再体会它就不一样了。现在请同学们看这句话: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用上了一个连接词叫“是……也是……”,把两个意思连起来了。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必然有不估量的价值。
  请同学们挑战自己,也用这个句式,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小组讨论)
  交流,得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师:互相学习、互相提醒多好呀!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这属于你们的创造。
  (生齐读)
  师:既然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必须先要走进去看看,它究竟有些什么?
  细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读读、说说圆明园里有些什么?
  (生自读)
  (生交流圆明园中曾有的景物)

  课堂实录(2)
  师:亲爱的同学们,看来圆明园里有的可真多呀,想看一处吗?比如刚才同学们说到的“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各种奇珍异宝。
  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大概多少年?
  生:大概是2000年。
  师: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啊,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
  师:同学们都说完了,你再强调一遍也可以,亲爱的同学们,看来圆明园里有的是真多呀,你们用了这么多这么多,还有刚才同学们说的,写不下了,我们不写了,想看一处吗?
  生:想!
  师:比如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个地方“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各种奇珍异宝。算一下,还得用数学,学习就是要运用这些千军万马变成自己的力量。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估计一下,是多少年?
  生:大概是两千年。
  师:看你会说话。“大概是”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呀!大概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大家算2400年这段历史,一个年,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那哪能一年就……是呀!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
  生:数不胜数
  师:再换个成语。应有——
  生:应有尽有。
  师:再换个成语。
  生:琳琅满目。
  师:可以,再换个成语。
  生:美不胜收。
  师:也行,总之,同学们,咱要是用眼睛看,像你说的:琳琅满目、什么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看不清,这样就看几处吧!(出示图片)
  师:十二属相里我们就看三……太大了,再看几幅名人字吧!就这几幅,你可要想想这几千年里的,这几幅……总之哟,课文里就有一句话,概括圆明园里有的所拥有的奇珍异宝,所拥有的这些这些这些,一句话,不愧是……,哦,举手了,说吧!不愧是当时世界上——
  生接: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真好呀!这回呀,请同学们读课文了,端好,刚才你是讲出来的圆明园有什么,这回你要读读圆明园里,怎么就说人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注意,我可不讲“最大”,你得用读来告诉大家,怎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你要让你的读来体会出来。让我们大家感觉到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以选择读一句也行,读一段也行。你愿意读哪就读哪!想读吗?
  生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我知道你读的,你看“不但……还……”,当然我性格和她不一样,窦老师性格可能外向一点,我就非得瞪着眼睛告诉人家,你得听进去,“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可能我会这样读。“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哇!”把我的“哇”去掉就行!不信,你再来试试看,我知道你的性格比我内向一些。来!
  生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哇!
  师笑着说:“哇”就不用了!既然是朗读,咱就不用“哇”了!那是自己的随意!请坐!这样讲,谁再来读!
  生2: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各种奇珍异宝。
  生3: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各种奇珍异宝。
  师:你怎么这么会读呀!和刚才的同学呀,“下至唐、宋、元、明、清”虽然用了顿号,可是人家听进去,就不像我班学生这样读,有时候:(快速读)“下至唐、宋、元、明、清”。别人一听,诶!诶!所以她这一读,(仿生3读)“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各种奇珍异宝。”怪不得是博物馆、艺术馆哪!会读,还有吗?再读。
  生4: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庭台楼阁。
  师:你不要激动,刚才你读得稍快了一点。是什么样的“殿堂”、什么样的“庭台楼阁”?那可是不一样的哦!
  生4再读。
  师:看,多自豪呀!这有底气,对不对呀,所以,这样一介绍一讲,我们就感觉到这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生齐接)博物馆、艺术馆!那同学的头都扬起来了!所以全班同学再读这句话!课文里的这句话再读!把刚才那些感受送到这里,来!
  生齐读: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诶!圆明园里有40个景点,叫圆明园四十景,有没有同学知道,诶,(有一生举手)真了不起!你能知道几处也行,说说他们的名字?
  生:有海内安澜园……,和……,还有……
  师:我明白了。他也了不起,他刚才看到这里了,他说的“安澜园”,那是一个地点。我说的是四十景,是我们的古人呐,文人墨客,给他起的名字。叫“四十景”。这样。我先给大家推荐二十景,行不行?
  生(齐说):行!
  (出示)
  师:我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这二十景,出示四十景中的二十景:正大光明……开始!
  生齐读。
  师:你看你读就读这么长时间,这才是二十景,真要让你去游览的话,咱哪儿也不去,就游览这四十景,你打算住多少天?你打算游多少天?
  生1:打算住上四十天,每天游一个景!
  师:不想回来了!
  生2:我打算住四个月。平均每三天去一个地方。
  生3:我打算永远不回来了。
  全班哄堂大笑。
  师:因为什么原因呢?用一个词。
  生3:因为它太美了。
  师:哦!一个字。
  生齐说:美!
  师归纳板书:有……也有……
        有……也有……还有……
        不仅有……还有……

  课堂实录(3)
  师:那也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呀!这样吧,反正这景我们一个个也看不完,那我们去三处行不行?
  生齐说:行!
  师:准备出发!准备了啊!同学们,第一站来到——(出示图片)
  生齐说:蓬莱瑶台!
  师:第二站——(出示图片)
  生齐说:平湖秋月!
  师:最后来到——(出示图片)
  生齐说:雷峰夕照!
  师:选择一处,谈谈感受!
  生1:那个蓬莱瑶台很好的,好象住在天上,好像是神仙。
  师笑着说:看给你美的呀!
  生2:我这是在哪呀?
  师:你在什么地方有这样的感慨?
  生2:就是在那个平湖秋月。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生2:因为我觉得这个亭台,还有那个湖,还有那些灯,觉得就是美死了!
  师:美死了,不用他的“美”,你再换一个字或一个词。
  生2:(想了一下)还是美。
  师:我给你建议一下,加个“妙”,连起来!
  生2:美妙!
  师:可以不!
  生2:可以!
  师:所以你才说“我这是在哪呀?”
  生3:我觉得“平湖秋月”很好!在那个楼阁里面,赏着月夜,吃上什么东西,观赏还很好。
  师:说个词,你就被——
  生3:被陶醉了。
  师:还有吗?别的呀!不可以聊一聊呀?谁没有发过言?
  生4:我觉得雷峰夕照有一些美,因为背景有一点夕阳,我站在楼顶的话,就可以看到
  师:楼顶、峰顶、雷峰塔顶
  生4:如果我在峰顶的话,就可以看见远处的夕阳,所以这个“雷峰夕照”觉得很美。
  师:你在塔上看,你在塔下又看,这傍晚的云霞,和这雷峰塔整体感觉那真是——
  生4接:舒服!
  师:你是舒服,哈哈!我可能和你感觉不一样。不过,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我尊重大家,总之,一句话,这里的景色,那个同学说“美”,咱再换,说吧!
  生1:美不胜收。
  师:可以。还想说什么。
  生2:看得让我,目不暇接。
  师:目不暇接。这可以再需要斟酌。这是把你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生3:妙。
  师:哟!你看他,人家说一个“美”,他就说一个“妙”。用一个字,再换一个字。“美”、“妙”!
  生4:棒。
  师:棒!还有一个字,诶,这个同学说出来了,什么?一起说!
  生齐答:奇!
  师:哎呀呀,同学们哪!怎一个“美”,怎一个“妙”,怎一个“奇”了得呀!难怪呀,课文里这样赞叹!读!(出示)
  生齐读: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因为这里是建筑艺术的
  生接:精华。
  师:园林艺术的
  生接:瑰宝。
  师:我可不讲什么叫“瑰宝”,你寻思去吧?刚才你们体会的,这回再端起课文,再读2、4自然段,这回再读我可问同学们了,你可不是说你要介绍这里是博物馆、艺术馆了。你要想让大家感受这里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哟!领着大家去读,感受要慢慢地品哟!让大家和真的你一起陶醉进去,发出你刚才“妙”“美”“奇”的赞叹!看,谁来?读哪都行!来,你领着大家走!
  生1:我读第四自然段。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生读“雄伟”,师纠正),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各种奇珍异宝。
  师:我要是你的话,我会读:各种奇—珍—异—宝。再来读,你读哪?
  生2:我读第2自然段。
  师:来!
  生2:读。
  师:你这样的圆明园、那万春园、那长春园,你说你这样一读,多快呀!别人还没想呢?眼前还没有电影呢?你就过去了,再来试试看!
  生2:再读。
  师:这个词语运用得多好呀,“众星——”
  生齐接:拱月。
  师:再听他读这块。同学们跟着他的体会、陶醉,你要是没有领着大家走进去可就是你的责任了。此外,就从这——
  生2:再读。
  师:你陶醉进去没有?
  生2不好意思地说:我已经陶醉了。
  师:哦!看来你就这性格,即便再怎么陶醉,我会说“众星拱月般的”(仿生语气)。当然,我要陶醉,就和你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师范读)其实你比我读的好多了。谁再领着大家走。
  生3:漫步园内……境界里。
  师:那是因为,在圆明园中——
  生3接:有金碧辉煌……山乡村野。
  师:这块没有看够。也有着象征着田园风光的——
  生3接:山乡村野。
  师:同学们都比你陶醉了,山—乡—村—野。继续!
  生4:园中许多景物……武陵春色。
  师:所以我们大家会和刚才大家的感受一样的。(师引读)漫步园内……
  师: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是怎么感受圆明园的呢?快,拿出这篇文章(学生拿出《雨果致巴特莱的信》),我们一起在圆明园里,在雨果的眼中感受的那样去表达一番。谁来?
  生读:请您用大理石……那就是这座名园。
  师:这座名园就是——
  生齐答:圆明园。
  师:所以雨果这样深深地感慨到,读!(出示雨果的一段文字)
  生齐读。
  师:这座圆明园简直是用言语无法形容呀!所以,亲爱的同学们呀,你们通过读书,获得了圆明园这样的感受。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变成一句话,也用上刚才的“是……也是……”,会吗?一个词,一段话就概括出来,举手的同学快开始。
  生齐答。
  师:你们多会概括呀,看来,通过同学们的“走进”,我们透过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我们概括出来了。圆明园里原来拥有的那是“博物馆、艺术馆”,那是“瑰宝”也是“精华”。诶!那我还要问问同学们,你说这“瑰宝”,你说这“精华”都是源于谁的创造?一起说,谁的创造?
  生:都是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师:人的创造。我记得雨果有这样一番这样的话(出示)。一起来读读吧!

  课堂实录(4)                     〖你正在浏览

  生齐读。
  师,原来,不管刚才那个同学讲的是属于皇家园林,岁月沉淀,最终的结果,他是属于人类的。透过这些我们明白了,在圆明园里拥有的是人的——
  生:心血
  师:还可以说是
  生:结晶。
  师:还可以说是
  生:智慧。
  师:还可以说是
  生:劳动
  师:等等,等等。把这些都用加法,你看到的这些,你概括出的这些,得出人类智慧、汗水、劳动、结晶,所有的这些加上之后,最后可以浓缩成一个词,圆明园里拥有的究竟是什么呢?就藏在课文里边,圆明园里拥有的是祖国的,乃至世界上的什么?
  生1:奇迹。
  师:奇迹,送进去,再送进去。
  生2:艺术。
  师:艺术,送进去。祖国的……,第一段里边的再读这一段话里边。拥有的是……
  生3:损失。
  师惊讶状:啊!不要太激动!再读读这句话里。
  生4:是幻想。
  师:再送进去。怎么一个幻想还有这么多的现实。祖国的……
  生5:祖国不可估量的奇迹。
  师:奇迹不行,刚才说送进去。怎么?一起说。祖国的……
  一生说:文化。
  师请她大声说一遍,再说一遍:我们都平时说“文化文化”,现在我们终于透过这些过程的体会,我们终于明白了圆明园里原来拥有的是……
  生齐接:文化。
  师:祖国的——
  生接:文化。
  师:世界的——
  生接:文化。
  师:但是不是一个阶段的,是上自先秦到清朝,是中国的还有西洋的,所有的这一代一代,我们还可以在文化后边再加上一个字。
  生:史。
  师:原来圆明园里拥有的是——
  生接:文化史。
  师:祖国的——
  生接:文化史。
  师:世界的——
  生接:文化史。
  师:哎呀!这回,我亲爱的同学们,你再读这句话你该怎么读呀?恩!谁来?(出示)
  生1读。: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师:理直——
  生1接:气壮。
  师:谁再来,注意,这句话不要为了朗读而朗读,你把它告诉别人,你该怎么读?
  生2读。
  师:虽然后边是个叹号,但是你不像我似的喊,你没有,“不可估量的”,情也是深的。今天下午我们一会咱们中午就要分手了,回家要告诉妈妈,“妈妈呀,圆明园拥有的那是……”你该怎样告诉妈妈?
  生3读。
  师:你妈妈肯定是个老师,你这样说你妈还能听进去,要不然妈妈要是别的职业的或者是生活中的,我女儿今天真吓人。那么,你要是把这句话告诉妈妈,你该怎么说,还得让妈妈听进去。
  生4读。
  师:你想把这句话告诉谁?
  生4:告诉我妈妈。
  师:妈妈一听,我的孩子语文学得就是好。当然我的性格又是和同学们不一样的体会,可能回到家里我会——(范读)。行不行?
  生齐说:行。
  师:对,其实,心里有,感情有,不在于用怎么样的语气。重要的是能送到对方的心里去。好!我亲爱的同学们,你想怎么读你就怎么读,我相信,我相信你们不是傻读,不是呆读,不是装模做样地读,现在这样,你愿意送给后边听课的老师,愿意送给同学们,愿意送给谁,你觉得你应该怎样的向别人传递这样的信息。你就怎么说,开始!
  生自由读。
  师:然而,读
  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这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样的文化史变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那是因为,读
  生:读“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圆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师:我听刚才同学们说,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生:统统拿走
  师:真会用词,说的是统统拿走,那是怎么拿走,你能举个例子,或者用个比方,自己的理解,说说怎么是“统统拿走”?
  生:我认为“统统拿走”就是把能拿走得就像抢的一样全部拿走。
  师:抢走,一点也
  生1:就是一点也不留下
  生2:全部夺走,一点都不留。
  师:全部夺走
  生:只要是手拿得动的就要拿走
  师:拿不动的……
  生:拿得动的就要拿走
  师:拿不动的……
  生:叫牲口来搬运
  师:用大车也得……
  生:运走
  师:用一个成语……
  生:片甲不留
  师:啊呀,就像同学们说的,你还想说
  生:我还想说他们是将所有的能拿走的东西全部掠走
  师:你真会用词。“夺”“抢”“掠”,所有说的这些就叫做“统统”
  师生:“拿走”
  师:你们刚才还说,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
  生:毁掉
  师:注意,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任意破坏毁掉,你能举个例子,用事实,打比方都可以。
  生:用脚踢,还有用棍子去打
  师:踢、打,还有吗?
  生:就是如果那些名的话,也可以撕掉
  师:撕
  生:我觉得那些英法联军自己的心里想的就是,我得不到的,别人也甭想得到,然后就任意摧毁
  师:毁
  生:就是用榔头捶
  师:捶,啊哟,捶的是那么一个,什么,可能就是精致的
  生:青铜
  师:青铜器呀,一下子
  生:陶瓷
  师:对,陶瓷,就会给他捶烂了
  生:拿不掉的就用斧子砍
  师:啊哟,砍
  生:用砖头砸
  师:砸
  生:把那东西摔地上,然后用脚踩
  师:踩
  生:用大火烧
  师:同学们哪,我这有两份真实的资料,记录了当时他们是怎么样像你们形容的,说明的“统统拿走”“任意破坏”毁掉的叙述这是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写的一段回忆录里的,我把它摘录给大家,谁来读读这段话,他们是怎么抢的,怎么拿的、掠的,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介绍,来,你读给大家听(出示这段话)
  生: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五上教学实录,五下教学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窦桂梅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 教案 论文 实录 说课 反思,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王崧舟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 -…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与反思 -课件…
    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 教案 …
    《可爱的草塘》支玉恒教学实录 -课件…
    王崧舟《慈母情深》课堂实录 -课件 教…
    支玉恒教学实录:《再见了,亲人》第…
    靳家彦教学实录——《珍珠鸟》 -课件…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
    《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课件 教…
    《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堂实录 -课件 教…
    《落花生》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文…
    《小小推销员》课堂实录 -课件 教案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课…
    《钓鱼的启示》课堂实录和评析 -课件…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 -课件 教…
    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
    《杨氏之子》课堂实录 -课件 教案 论…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课件 教…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课件 教…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
    《珍珠鸟》教学实录1 -课件 教案 论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1 -课件 …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慈母情深》教学实录及点评 -课件 教…
    《慈母情深》教学实录及评析 -课件 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
    《窃读记》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文…
    《珍珠鸟》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文…
    窦桂梅教学实录——《珍珠鸟》 -课件…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课堂实录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
    《学会看病》课堂实录 -课件 教案 论…
    孙双金教学实录——《落花生》第一课…
    窦桂梅《难忘的一课》课堂实录 -课件…
    让学生深而真地感———窦桂梅《圆明…
    窦 桂 梅《七律·长征》课堂实录 -课…
    《松鼠》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文 实…
    父爱如山 母爱似海──《口语交际:…
    《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
    《泊船瓜洲》课堂实录 -课件 教案 论…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1 -课件 教案 论…
    《梅花魂》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文…
    《桂花雨》课堂实录 -课件 教案 论文…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2 -课件 教案 论…
    语文课不等于讲课文——评窦桂梅《珍…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1 -课件 教案 论…
    支玉恒教学实录:《再见了,亲人》第…
    浓浓爱国情,莘莘学子意──《难忘的…
    《松鼠》教学实录1 -课件 教案 论文 …
    《松鼠》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于永正老师《望洞庭》课堂实录 -课件…
    《新型玻璃》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
    于永正——《长相思》教学实录 -课件…
    《七律 长征》教学实录1 -课件 教案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 -课件 教…
    《口语交际:“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鲸》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文 实录…
    《难忘的一课》课堂实录 -课件 教案 …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2 -课件 教…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1 -课件 教…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白杨》课堂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
    《金钱的魔力》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 -…
    《彩色的非洲》课堂实录 -课件 教案 …
    《猴王出世》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
    《将相和》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文…
    窦桂梅《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课件 教…
    《打电话》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文…
    《梦想的力量》课堂实录 -课件 教案 …
    窦桂梅:《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
    支玉恒教学实录——《草原》 -课件 教…
    《草原》教学实录之一 -课件 教案 论…
    《草原》教学实录2 -课件 教案 论文 …
    《草原》教学实录3 -课件 教案 论文 …
    品读·感悟·应用──《草原》教学片…
    《临死前的严监生》课堂实录 -课件 教…
    《将相和》教学实录2 -课件 教案 论文…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课…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1 -课件 教…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1 -课件 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2 -课件 教案…
    《刷子李》课堂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
    品读优美语句──《草原》教学片断 -…
    《人物描写一组》课堂实录 -课件 教案…
    《半截蜡烛》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
    《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课件 教案 论…
    《童年的发现》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
    《晏子使楚》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
    《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
    《白杨》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课件 教案…
    《将相和》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文…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1 -课件 教案…
    及时反思,享受教学的精彩──《草原…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3 -课件 教案…
    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冬阳·…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 -课…
    走进作者 领悟写法 提升写作──《…
    《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一课时课堂…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实录1 -课件 教…
    尊重选择 张扬个性──《清平乐·村…
    《白杨》教学实录及评析 -课件 教案 …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课堂教学…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从对比中感悟人物形象──《将相和》…
    支玉恒教学实录——《丰碑》 -课件 教…
    王菘舟《草船借箭》课堂教学实录 -课…
    支玉恒:《草船借剑》教学实录 -课件…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1 -课件 教…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片断及反思…
    《桥》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
    《白杨》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论文 实…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白杨》教学实录与评析1 -课件 教案…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课件…
    运用语言信息 开展口语交际──《白…
    从实在的园子走向精神的园子──《祖…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片断赏析 -课件…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白杨》教学…
    在审美体验中学诗词——《清平乐 村居…
    《清平乐 村居》教学实录 -课件 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 -课…
    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冬阳·…
    窦桂梅教学实录——《晏子使楚》 -课…
    《将相和》教学实录1 -课件 教案 论文…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