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意,把恰当的意义直接批注在有关的词上面。方法:学习“综合学习与探究”的二、三,复习注释的解题、释词、注音、通句的功能,了解文言词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虚词的一般用法;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有关词语的语境义;真正难理解的提出与教师合作探究加以解决;教师提供单篇加点实、虚词的理解检测题对学生进行检测,了解掌握情况;整个单元理解后对特殊的实词加以归类整理,对常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类整理。(3课时) 附:关于常见虚词的用法规律的指导例析 常用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把虚词的用法规律特点教给学生,指导学生加以梳理和掌握。 一、关于虚词“之”的用法: 1、作代词。特征:动(介)+之(“之“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代人、代物、代事) 例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之”作“止”的宾语,代“愚公”) 例2、以啮人,无御之者(“之”作“御”的宾语,代“蛇的毒性”) 例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之”作“委”和“去”的宾语,代“城”) 例4、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之”作“毒”的宾语,代“捕蛇的差事”) 2、作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作结构助词“的”,特征:(××之)+名 例1、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情趣) 例2、投诸渤海之尾(渤海的边上) (2)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主谓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不译。特征:主+之+谓 例1、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之”放在主谓之间,“悍吏之来吾乡”作后面句子的主语部分) 例2、甚矣,汝之不惠(“之”放在主谓之间,“汝之不惠”作“甚矣”的主语部分,是主谓倒装) 例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之”放在主谓之间,“太守之乐其乐”作“不知”的宾语部分) 例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放在主谓之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作“独爱”的宾语) (3)调整音节助词,不译。特征:动(副)+之 例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例2、公将鼓之 例3、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例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4)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特征:宾+之+动(介) 例1、孔子云:“何陋之有?” 例2、牡丹之爱 菊花之爱 莲花之爱 (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特征:名+之+(定语) 例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作动词,译成“去、到、往”。特征:之+宾(处所宾语) 之+补(副词) 例1、吾欲之南海 例2、辍耕之垄上 例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例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例5、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二、关于虚词“以”的用法: 1、作介词。特征:〔以+宾〕+谓 (“以”后跟宾语来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谓语) 例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例2、太医〔以王命〕聚之 2、作连词。特征:动词短语+以+动词短语(一般表目的关系和结果关系:(1)目的关系,“以”后面的动作行为是前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成“来、用来”。(2)结果关系,“以”后面的内容是前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成“以至”。) 例1、属予作文以记之 例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之 例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例4、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相当于“而”的用法,作顺接连词。 例1、遂许先帝以驱驰 例2、卷石底以出 三、关于虚词“而”的用法: 1、作连词 特征:“而”放于两个词、短语或句子中间,起连接作用。一般表前后有四种关系:①表并列 ②表承接 ③表转折 ④表修饰 例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表并列) 例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承接) 例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表转折) 例4、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表修饰) 2、与“已”组成复音词“而已”、“已而”。 例1、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放于句末,表语气,译成“罢了”) 例2、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表时间的副词,译成“不久”) 四、关于虚词“其”的用法: 1、作代词。 可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成分,代人、代物、代事。包括作一般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例1、其乡邻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代曹刿其人,作定语) 例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代滁州城,作定语) 例3、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代愚公,“其不已”是主谓短语,“其”作“不已”的主语) 例4、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的”,作定语) 例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他的”,作定语) 例6、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作主语) 例7、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代蛇,作“赋”的宾语) 2、作语气副词,一般放在句首,表反问、猜测、程度等语气。 例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例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例3、其喜洋洋者矣。 五、关于虚词“于”的用法: 作介词。特征:于+宾,构成介词短语,放在动词、形容词前前作状语,有时状语后置,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对象、方向、手段、方式等。 例1、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引进动作的对象,译成“向”) 例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引进动作的处所,译成“在”) 例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引进动作的范围,译成“在……中”) 例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引进动作的的某一方面,译成“在……上”) 例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引进动作发生的原因,译成“由于”) 例6、苛政猛于虎也(引进比较对象,“于”放在形容词后,译成“比”) 例7、积于今六十岁矣。(引出动作的时间,译成“到”) 例8、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是”作代词,与“于”组成介词短语,译成“在捕蛇这件事上”) 六、关于虚词“乃”的用法: 1、作连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相接或情理上相承。一般译成“于是、就”。有时表转折关系,译成“竟然”。 例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表相承关系,“于是”或“就”) 例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用法同上) 例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转折关系,“竟然”) 2、作判断动词。译成“是”。是判断句的一种变格形式。 例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表判断,“是”) 例2、此乃勇士头也。(同上) 3、作代词,作第二人称,译成“你”或“你的”。 例《示儿》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代词,“你的”) 七、关于虚词“焉”的用法: 1、作语气助词。特征:句尾+焉。只表语气,可表疑问、陈述、感叹等语气。 例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表疑问语气,译成“呢”) 例2、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表陈述语气,译成“了”) 例3、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表感叹语气,译成“了”、“啦”) 2、作代词。特征:动(介)+焉,“焉”作宾语,代人、代物、代事。 例1、永之人争奔走焉。(“焉”作奔走的宾语,代捕蛇这件事) 例2、谨食之,时而献焉。(“焉”作献的宾语,代毒蛇) 例3、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作得的宾语,代《捕蛇者说》) 3、作疑问代词。特征:焉+动(介),文言文中疑问句如果是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因此“焉”作前置宾语即为疑问代词。 例1、且焉置土石?(“焉置”即“置焉”,“焉”译成“哪里”) 例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附”即“附焉”,意义同上) 4、作合音词“于+之”。特征:动词+焉。“焉”不作动词的宾语,而是作动词的补语或状语后置。补充说明动作的处所或范围等。 例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为“于+之”,“于”是“在”,“之”代“三人”,译成:“在几个人中”。可放到“必有”之前作状语。) 例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焉”为“于+之”,“于”是“在”,“之”代“某一地方”。可译成:“在某处”。作“伏”的补语或状语。) 八、关于虚词“则”的用法: 1、作连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相承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等。 例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相承关系,译成“就”) 例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表假设关系,译成“如果”) 例3、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与“如果”相承,译成“那么”) 例4、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用法同上) 例5、非死则徙尔。(“非……则”译成“不是……就是”,表选择关系。) 例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表转折关系,译成“却”) 2、加强判断,判断句中用“则”表判断,加强判断语气,可译成“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疏通句意:在解决句子中的实虚词解释障碍后,能逐句用现代汉语翻译原文。方法:学习“综合学习与探究”的四、五,复习和了解几种文言特殊句式(判断、省略、倒装、被动、固定结构等)的特点、翻译的方法,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翻译作基础;直译意义不明的句子用意译的方法翻译其大致意义;借助页下注解通句;有真正疑难不能解决的句子同伴互助、小组合作或提出与老师共同探讨加以解决;整个单元理解后归类整理特殊句式;教师提供单篇句子翻译小检测;要求能用现代汉语顺畅地朗读每篇课文内容。(3课时) (3)概括内容: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概括各段内容和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在文章上作批注,学生间相互交流和补充修改,再全班交流。(2课时) (二)深入理解。 1、知人论世:在理解文意和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课前通过课本注释、报刊网络和相关的文献中,获得写作背景方面的信息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情感起点,从而走进经典的世界。 2、分篇探讨:“预设”与“生成”结合,教师可预设一些讨论题,也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产生问题。 《曹刿论战》:预设讨论题:(1)从齐鲁战争战前准备、指挥战争、战后回答几个内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有哪些?(2)本文中描述的两个人物一主一辅,从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和指挥过程的表现中说说分别是怎样的人,作点评。(3)文章如何详略得当地突出“论战”这一中心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预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语文学习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