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五首》备课笔记
|
实际上这词表达的情感是悲壮而积极的。
7.“将军白发征夫泪”应作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
现在的几乎所有选本,对这“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解释是:为国为家的白发将军,面对浊酒而陷入沉思,战士们在寒夜中徘徊,面上泪痕说明他们内心的苦闷。我觉得这句应理解为互文:在那样艰苦的边塞军旅生活中,壮志未酬,难免会勾起思家思亲之情,这里有白发的将军无疑,也有白发的士兵的可能;士兵有流泪的事实,但也不能排除有将军流泪的可能。从今天的情况看也会是这样:白发并非一定与年龄大小、官职高低有关,流泪也并非只是年青人、下级军人的专利。
三、选题设计
1.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诗“悠然见南山”有两种版本,另一版本为“悠然望南山”,你认为是用“见”好还是用“望”好?
研究方法:
(1)将这两种版本收集到手。
(2)收集关于这两种版本的尽可能多的评论。
(3)比较这些评论的异同。
(4)研读原诗,对原诗读出自己的心得。
(5)将自己的心得与那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比较,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
参读书目:
王瑶编注《陶渊明集》,作家出版社,1956年8月第1版;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下册第二分册,中华书局,1964年5月第1版;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季镇淮等选注《历代诗歌选》第一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3月北京第1版;
许金榜《历代山水田园诗赏析》,明天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鲁迅《“题未定”草(七)》;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7月第1版;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下册,中华书局,1962年8月第1版;
萧统编《文选》上册,岳麓书社,1955年9月第1版;
苏轼《东坡题跋》引语,《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下册。
2.试将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又题为《近试上张水部》)进行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1)收集关于这两首诗的资料,包括不同版本的注释、选讲、赏析、评论、背景材料等。
(2)收集关于这两位作者的资料,包括生平、年谱、思想、创作主张、背景材料等方面的资料。
(3)仔细研读这两首诗,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4)对这两首诗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比较,以作出评价。
参读书目: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许金榜《历代山水田园诗赏析》,明天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孙育华主编《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四、备教卡片
●卡片①
此诗景与意会,故可喜也。无识者以见为望。白乐天效渊明诗有云:“时倾一樽酒,坐望终南山。”则流俗之失久矣。惟韦苏州答长安亟裴棁诗云:“采菊露未晞,举头见秋山。”及真得渊明诗意。
(苏轼评语,《名贤诗评》)●卡片②
渊明诗有奇绝不可及之语,如“结庐在人境”四句,由诗人以来无此句。
(王安石评语,《陶诗汇注》)
●卡片③
东坡云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则既采菊又望山。意尽于此,无余蕴矣。非渊明意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面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
(晁补之《鸡肋集》)
●卡片④
“问君何能尔”:问得远。“心远地自偏”:“心远”二字,千古名士高人之根。“悠然见南山”:“见”字无心得,妙。“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真意、忘言,即在此数句。(钟惺《古诗归》)●卡片⑤“悠然望南山”,望一作见,就一句而言,“望”字诚不若“见”字为近自然。然山气飞鸟皆望中所有,非复偶然见此也。“悠然”二字从“心远”来,东坡之论,不必附会。
(何焯《义门读书记》)
●卡片⑥
此但书即目即事,而高致高怀可见。起四句言地非偏僻,而吾心既远,则地随之。境既闲寂,景物复佳,然非心远,则不能领其真意味。既领于心,而岂待言,所谓“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言”,有曾点之意。后六句即“心远地偏”之实事。
(方东树《昭昧詹言》)
●卡片⑦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处,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王国维《人间词话》)
●卡片⑧
这首诗,尤其是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得到很高的称誉。然而简单地以这种美学境界来概括陶渊明的全部创作,又是偏颇的。因为事实上,陶渊明诗文中,表现焦虑乃至愤激的情绪,还是很多,其浓烈几乎超过同时代所有的诗人。但也正因为焦虑,他才寻找静穆。……这是在新的困境与背谬.中所寻得的理念和诗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态。
(骆玉明《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中对《饮酒二十首(其五)》的赏析)
●卡片⑨
老杜有《岳阳楼》诗,孟浩然亦有。浩然虽不及老杜,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亦自雄壮。
(曾季狸《艇斋诗话》)
●卡片⑩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虽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为法,何必效晚唐哉?
(杨慎《升庵诗话》)
●卡片11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浩然壮语也。
(胡应麟《诗薮》)
●卡片12
此临湖而兴求仕之思,复量其才而不欲进也。
(唐妆询《唐诗解》)
●卡片13
起便别,三、四典重句法,最为唱。后托兴可伤。
(周敬《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卡片14
如浩然“涵虚混太清”,子美《望岳》之“阴阳割昏晓”等句,真妙寺化工,在诸名家不可多得。
(陆佃《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卡片15
混混不落边际,三、四惬当,浑若天成。
(陆时雍《唐诗镜》)
●卡片16
起得大。次句五字妙,六句感兴深厚。
(郭浚《增定评注唐诗正声》)
●卡片17
颔联较工部“吴楚东南”一联为近情理。凡咏高山大川只可如此,若一往作汗漫岭赠语,则为境所凌夺,目眩生花矣。予于《登慈恩寺塔》诸诗雅所不赏以此。
(王夫之《唐诗评选》)
●卡片18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自然是登岳阳楼诗。尝试设身作杜陵,凭轩远望观,则心目中二语居然出现,此亦情中景也。孟浩然以“舟揖”、“垂钓”钩锁合题,却自全无干涉。
(王夫之《姜斋诗话》)
●卡片19
孟诗本自清淡,独此联气胜,与少陵敌,胸中几不可测。
(邢昉《唐风定》)
●卡片20
襄阳《洞庭》之篇,皆称绝唱,至欲取压唐律卷。余谓起句平平,三、四雄,而“蒸”、“撼”语势太矜,句无余力;“欲济无舟揖”二语,感怀已尽,更增结语,居然蛇足,无复深味。又上截过壮,下截不称。世目同赏,予不敢谓之然也。
(毛先舒《诗辩坻》)
●卡片21
山谷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不知‘云中下蔡邑,林际春申君。”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如‘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此论最有神解。
(王士桢《带经堂诗话》)
●卡片22
读此诗知襄阳非甘于隐遁者。语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外望张公之援引也。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卡片23
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赠张相公,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纪昀《瀛奎律髓刊误》)
●卡片24
题中“张丞相”当为张九龄。后四句隐隐然确有干乞意。昔贤常以此而略有轻薄之意。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案和课堂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诗词五首》备课笔记,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 |
下一篇文章: 灰姑娘的时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