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连贯
|
解题步骤 在做题时,有的同学感到无从下手,这是由于没有弄清衔接要考虑的角度。如何去寻找解题的角度呢?这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一般解题思路:先看待选项之间的关系,如果内容一样只是顺序不同,则分析变化的原因;如果是内容相关,则必须结合题干前后内容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例一: 这时的瀑布很多,更是一种美景,大概每登上几米高度,就可以见到一道瀑布。 。 A 声如奔雷,澎湃咆哮,激湍翻腾,飞流直下,水气蒙蒙,珠玑四溅。 B 飞流直下,声如奔雷,澎湃咆哮,激湍翻腾,水气蒙蒙,珠玑四溅。 C 澎湃咆哮,水气蒙蒙,飞流直下,声如奔雷,珠玑四溅,激湍翻腾。 D 珠玑四溅,水气蒙蒙,澎湃咆哮,声如奔雷,激湍翻腾,飞流直下。 分析:这道题是要求选择对瀑布的描写中哪个更恰当。我们先看四个待选项,会发现它们只是句子内部词序的排列不同,都写到瀑布的外形(飞流直下,激湍翻腾,珠玑四溅)、声音(声如奔雷,澎湃咆哮)、及产生的效果(水气蒙蒙)。我们要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词序上的不同呢?是否有观察的先后顺序,空间上的变化呢?很明显,第一瀑布观察可采用由上到下;第二,再结合题干上的一个“见”字考虑,其后应紧接所见的内容而非所听的或瀑布的效果,最后答案自然得出为“B”。 例二: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的面前不过是颗粒儿。但人们总是将山踩在脚下,那怕它是万山之王。人为攀登而欣喜, 。 A 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而证明自己的伟大。 B 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 山,也欣喜万分――它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D 山,却毫不在乎――它相信人永不会臣服于自己。 分析:先看待选项,它们内容是相关的,都是写山的态度,但具体又不同。这就必须联系题干来看,题中对山的态度是赞颂还是贬低,通过抓情态词(高大、雄伟)便可以看出对山的态度是肯定的,而对人那种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心理是否定的。由此便可以通过待选项与题干的内部关系(态度趋向)得出答案:A。 下面我们为同学们介绍这类题一般可供参考的思考角度。 思考角度 一、话题统一 所谓主题统一是要求在一段文字中不管是已提供的信息还是待选信息都必须围绕同一个陈述对象(主语一致),遵循共同的一个中心,集中地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情感观点等。 1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析:B。题干的主语是“南天门”,因此应该以门为主语引起下面的语句。首先排除A、C,而D的后一分句主语未能继续保持统一。 2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 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罗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 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析:B。首先考虑待选项与题干中的色调保持一致,A、D中的鲜艳明朗的色调与题干中的衰败与寂静不同;然后考虑观察的角度,题干是近观,而D是远观,所以也被排除。 3 鱼类为什么能发声呢? 。 A 原来大多数发声的鱼,主要是靠体内的发声器官。 B 原来不同的鱼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同一种鱼,在不同情况下,发的声音也不相同。 C 原来是鱼身上某些延伸肌肉,具有与琴相似的作用,它的收缩引起鳔壁和鳔内的的气体振动,从而发声。 D 原来有的鱼发声是为了躲避或恐吓敌害;有的是在繁殖期内为了招引异性;有的则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不适合它们的生活条件造成的。 析:C。此题考虑所答与所问要一致。只有C从“能”的角度进行了明确的回答。 二、结构统一 这里的结构指句式结构和和短语结构。结构的统一就是强调衔接句或短评和其前后的句式或短评结构要保持统一。句式结构依照不同的标准分别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短评结构有:主谓关系、偏正关系、并列关系、动宾(补)关系。 4 这位老先生头发斑白,衣着朴素, ,留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 A 风趣的谈吐,渊博的知识 B 谈吐学问,风趣渊博 C 谈吐风趣,学问渊博 D 谈吐风趣,渊博的学问 析:C。只有此答案与题干中的“头发斑白,衣着朴素”结构均为主谓结构。 三、行文的照应 语段中的照应多指前后语句、上下语句间的配合、呼应。行文上的照应是指衔接句的内容与原文中的整体含义,特别是局部关键词语的含义相互照应。这主要包括前后照应(肯否和起承)、过渡等内容。 5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 A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陷 C 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 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析:B。粗看可以排除C。比较A、B、C,我们会发现A的意思是强调二者各有所长所短,而B、C是分别强调了所短所长,联系题干中的“逊”“输”,就会发现作者是强调所短。 6 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A 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 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 为了使沉重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 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析:B。A、C、D都对题中的问作了明确的偏向于某一方面回答,而忽略了题所包含的两个方面。因此只有B才能包括“肯否混合”的模糊问法。 7 被铁道部评为先进单位的××次特快列车乘务组,除主动、热情服务外,甲,有时反映各类旅客的不同意见。乙,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 甲 A还从每节车厢民主推选出一至两位乘客代表。 B还由每节车厢民主推选一至两位乘客代表。 C还让每节车厢推选出一至二名乘客代表。 D还在每节车厢中推选出一至二名乘客代表。 乙 A随后遵照这些意见 B于是听取这反映 C接着考虑这些反映 D然后根据这些意见 析:甲C乙D。甲中要考虑介词承接的主语,首先排除A、D,因为这两句中的“从”“在”可以让人误解为是乘务组去推选的的,与后文的表述不符。C比B显得简洁且合于习惯说法。乙中考虑应该接一个介词短语作后文“开展”的状语,才显得语言得体,流畅。 四、句序(词序)合理 所谓句序合理是指句子合乎处理或事理的语句顺序。这种顺序常有一定的规则:或以霎时间的先后为序,或以空间的变化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由近及远等),或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因句子内部层次的调整而影响表达重心的不同。所谓词序合理主指定语与状语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定语的顺序是:表领属的词语+表数量或称代的词语+表性状词语+表质地的词语+表种类的词语+中心词;状语的顺序是:条件+时间+地点+范围或否定+程度+情态+对象+中心词或时间+地点+范围+对象+性状+程度+中心词(状语的排列规律不及多项定语的规律强) 8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杆物的叶子渐渐发黄,北燕南飞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A 炎热的夏季接着来了,植物在这时孕育果实。 B 终于到了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C 于是转入了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D 炎热的夏季终于到来了,植物开始孕育果实。 析:C。“终于”表示有强烈的愿望。而此句中无此意,排除B、C。然后考虑主语,应为“大地”,所以又排除A。 9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A 哪里是菜园,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B 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析:B。空间上的变化。由远及近。 10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 A 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案和课堂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语言连贯,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高考语言连贯解题技巧 |
下一篇文章: 病句与语言连贯精讲精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