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备课笔记


周旺平  范曙明

一、课文悟读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诗中并无送友的离情别绪。当时,年轻的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壮志,展望前程,自不免心情激动,祖国壮丽的山河,更增添了生活的光彩。全诗一气直下,如大江奔流,格调轻快,意境高远,想像瑰丽。中间两联,尤以颔联为佳,气象博大,气势飞腾。“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色,反映了诗人的开阔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历来被称为不朽的佳句。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这种奇想,言尽意远,韵致清扬。

刘禹锡的《秋词》是诗人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一带)期间所写。当时,尽管他政治失意,改革失败,失宠于皇帝,但并未因此而消沉,相反,他以昂扬的精神来迎接生活的厄运。这首诗所歌颂的秋天,实际上是自己不甘心失败,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象征。“在对秋景的赞美中,抒发了诗人宽广、豪迈的襟怀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刘亚玲等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鉴赏辞典》)你看,诗的起笔不凡,另创新意,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并为下文作了铺垫。第三句描绘的是一幅天高云淡、白鹤飞徊的秋景图。这是“胜春潮”的具体体现。最后一句则是非常绝妙的联想,抬头看那排云而上的白鹤,诗人的诗情也随之飞上了蓝天。想像奇特、合理,暗示出诗人的凌云壮志。

《赤壁》是杜牧的一首即物兴感的咏史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物感兴,借赤壁之战的遗物而发怀古幽情:铁戟未销,人事已非,感慨深沉,这种以小示大、抚今忆昔的手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处。诗的后两句尤其巧妙,它引用史实,却不拘泥史实,而是替它安上想像翅膀,创造出飞腾的意象来。这两句议论,大胆假设,出语惊人,并从侧面落笔,以假使之辞言周瑜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侥幸成功,来抒发自己空有才情而难逢良机的感慨。正如清人贺怡所说:“杜牧此诗盖嘲赤壁之功于出侥幸,若非天与东风之便,则国亡家破。”(湖北教院主编《<唐诗宋词)学习材料》)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牧的咏史诗借立意高绝的议论,表现出横溢的才气与识见。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是文天祥的代表作。诗的尾联“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成为几百年来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反抗掠夺斗争的名言”(曹保平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分类赏析》)。它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土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献身。整首诗高度概括地回忆了诗人的艰难遭遇,对国事危亡、身世浮沉感到十分沉痛和不安,表现了诗人坚持抗元,以死殉国的决心。全诗慷慨悲壮,气贯长虹,通篇洋溢着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千古不朽的壮歌。

《浣溪沙》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年)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词的上阕写景,同时也烘托了自己被贬黄州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萧萧,子规哀鸣,均是实写。从苏轼一生坎坷经历来看,他是一位“奋厉有当世志”(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的人物。他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重来吗?于是下阕转入抒怀,集中表现了他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即景抒慨,感悟人生哲理。千百年来,这首词像他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一样,不知给了多少身受挫折的人以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行的信心,就是在今天,读了也让人倍受鼓舞。

二、亮点探究

1.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探究学习: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送别”有几种理解?

探究学习:

课本提示中说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教参》中则提到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到底哪种理解更合适?

这首诗的确写的是送别,不过是送李白者仍在舟中,而诗人李白已经上岸了。

诗人与朋友在长江千里舟中相伴来到荆门,现在李白离舟上岸,在告别的时候说“可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因为李白自己不能再相送,就寄托意于江水,只有它能代为送客,江水滔滔,朋友继续推舟前进,自己上岸,更代为舟中朋友感到寂寞,以后,只有故乡江水依然相送,凭这寄托彼此的乡情友谊。

至于课本提示和《教参》的理解,当然也有它的道理。

3.杜牧在《赤壁》中借小物抒怀有何用意?

探究学习:

《赤壁》中除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借物抒怀>的物“小”。赤壁,是三国时代的英雄们建功立业的战场,千百年来众多的文人武士在这儿吊古抒怀,置身于这著名的浩大的古战场中,每个诗人都感慨无限。但诗人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借物抒怀,把他深沉的感慨寄寓在一件“小小”的历史遗物中。诗人在古战场的遗物中,发现了一支沉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时光久远,但未完全销蚀。诗人把它捡起来,经过磨洗,认出是前朝那次大战的遗物。这小小的遗物触动了诗人的情怀,诗人不禁怦然心动,是啊,历史上多少风流人物已作古,而这“小小”的断戟却遗留下来了,仿佛是历史人物和事迹的见证。这两句亲切而深情,只描写一只小小的断戟和诗人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此时此地的情绪和心态。拿着那支断戟,诗人在想什么呢?引起了读者无限联想。

4.《赤壁》中运用的曲笔有哪几层含义?

探究学习:

诗的三、四句不是承上句直接去感叹赤壁之战的壮观,也不是直接去赞叹前代英雄人物功业的宏伟,而是假想赤壁之战的另一个结局。这是极妙的曲笔。“所谓是诗家胜语,值得反复体味。”(刘亚玲等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鉴赏辞典》)我们从这种曲笔的用法中显然可以体会到四层含义:第一,诗人从反面落笔来写,推想如果东吴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则整个历史态势就要发生变化,这种写法实则强调了这次大战的重要性;第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他对这次大战的历史思考,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间接地描写战争胜负的转换和历史态势的变化,用东吴两个美女受侮辱的命运来暗示东吴失败的结局,生动形象而意味深长;第三,这两句诗颇有调侃的意味,诗人似乎过于强调东吴取胜的偶然性,周瑜不正是借助东风,才出尽了风头,成为一代风流吗?其实,诗人在这里只是曲折地表达出自己那郁郁不得志的情怀,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叹尽在不言中了;第四,它似乎还包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的意思(此点《教参》已提到)。

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

探究学习:

诗的首联叙述了诗人被起用以来历经的百般磨难,颔联进一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境遇,颈联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案和课堂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备课笔记,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诗五首》备课笔记
    米洛斯的维纳斯
    沁园春·雪
    世间最美的坟墓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备课…
    鸿门宴教学材料和设计
    解答语言连贯试题的思路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笔记
    食物从何处来
    《外国诗四首》备课笔记
    《寓言四则》——《画蛇添足》《买椟…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备课笔记
    《不朽的失眠》备课笔记
    《麦琪的礼物》备课笔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备课笔记
    《闲情记趣》备课笔记
    语意明确与语言连贯的几个问题
    《卧看牵牛织女星》第二课时
    《词七首》备课笔记
    《灯》备课笔记
    《花的话》备课笔记
    高考语言连贯强化训练
    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连贯
    《观潮》备课笔记
    沁园春·长沙
    怎样使语言连贯
    《峡江寺飞泉亭记》备课笔记
    语言连贯得体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邹忌讽齐王纳谏
    峡江寺飞泉亭记(论坛精华帖)
    麦琪的礼物
    语言连贯
    《卧看牵牛织女星》第一课时
    祝福
    《归去来兮辞》备课笔记
    《寡人之于国也》备课笔记
    《寡人之于国也》备课笔记
    《三峡》备课笔记
    《越巫》备课笔记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荷塘月色
    说说教学模式(论坛精华帖)
    诗词五首(第五册第六单元):《饮酒》…
    《莺》第一课时
    《写作》教材之素材篇(论坛精华帖)
    教育者,请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记承天寺夜游》备课笔记
    《周处》备课笔记
    “语言连贯”备考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三则》备课笔记
    勾践灭吴
    高考语言连贯题解题策略
    触龙说赵太后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诗词五首》备课笔记
    灰姑娘的时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莺》第二课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晏子故事两篇》备课笔记
    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虞美人
    不朽的失眠
    峡山寺飞泉亭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诗词五首(初中第五册第五单元)
    越巫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冬天之美
    金庸传奇之美女如云
    时间的脚印
    哥白尼
    唐雎不辱使命
    游褒禅山记
    为了忘却的记念
    《近体诗八首》备课笔记
    《五柳先生传》第一课时
    语言连贯题的解题技巧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
    琐忆
    琐忆
    巴尔扎克葬词
    散文诗两篇(高二新教材)
    短文两篇(高二新教材)
    兰亭集序
    《过万重山漫想》备课笔记
    《渡荆门送别》《秋词》
    《蜀道难》备课笔记
    《阿Q正传》备课笔记
    《孔孟》备课笔记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人是什么》备课笔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后记
    2012成考高起点语文语言连贯性指导
    《勾践灭吴》备课笔记
    话题作文指导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笔记
    《胡同文化》备课笔记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
    阿Q与教改(论坛精华帖)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
    高考语文语言连贯题解题技巧
    《杜鹃枝上杜鹃啼》备课笔记
    语言连贯专题复习教案
    语言连贯练习
    语言连贯有规可循
    语言连贯题练习
    “语言连贯”
    选用句式与语言表达连贯
    语言运用:(一)语言连贯
    寒假专题——解答语言连贯主观题的八…
    “语言连贯”五十六字诀
    高三复习学案——语言连贯
    《世说新语》三则
    高考语言连贯解题技巧
    语言连贯
    病句与语言连贯精讲精练
    语言连贯
    解答语言连贯题的几招
    高考语言连贯题的八个基本思考点
    “语言连贯”备考教学设计
    语言连贯得体——高中语文
    《外国散文两篇》备课笔记
    《中国当代诗四首》备课笔记
    语言连贯练习
    巧解语言连贯题
    语言连贯专项练习
    病句`标点`语言连贯
    高考语言连贯强化训练
    北京市中考二模语言连贯综合练习汇编
    胡同文化
    语言连贯答案
    高考语文谈谈语言连贯题的解答方法 新…
    语言连贯的规律及解题方法
    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连贯题的规律
    语言积累与运用专项复习——语言连贯
    高考语言连贯专题练习
    解答语言连贯题的技巧
    高考病句与语言连贯精讲精练病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