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勾践灭吴
|
查询说课课堂实录的详细结果
|
[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了解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法与学法] 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报仇雪耻,终达目的的故事。越王勾践当年到底是如何卧薪尝胆,又是如何报仇雪耻的?《勾践灭吴》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具体的答案。 二、背景提示:(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的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越,吴师败绩,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夫差为报父仇攻越,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大败,率五千甲退守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求和。本文就从这里开始。 三、理解文章各段大意。 (一)战败和谈(1-3) 1、越王勾践战败后第一个举措是什么?(可让学生用原句回答,然后概括) 提示:①悬赏纳谏;②赏识贤才。 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何不同? 提示:越王纳谏(“执其手与之谋”),吴王拒谏(“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一个求贤若渴,虚心纳谏;一个刚愎自用,是非不分,不同的人物性格为下文胜负成败奠定了基础。 (二)卧薪尝胆(4-7)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反省:“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 态度:“此则寡人之罪,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3、从文中找出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制定“婚姻法”、生育法,吊死扶困,轻徭薄赋,招贤纳士,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三)三败吴国(8段) 越三败吴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果行,国人皆劝……曰:‘孰是君也,而无可死乎?’”可见,勾践最终战败夫差的根本原因是获得了民心。 通过以上的对课文大意的分析,引导学生熟读并理解大意,这一过程不必局限于某个词、某个句子的细微解释。
四、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和文言词语分类归纳总结。 (一)重要实词。(知、复、劝、当见课后练习二) 资 ①物资,钱财 (《聊斋志异·促织》:“成妻具资诣问。”) ②费用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 ③供给,资助 (《隆中对》:“此殆天所以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④凭借 (《赤壁之战》:“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⑤积蓄以备贩卖 (“贾人夏则资皮……”) 成 ①完成,实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②成功 (《赤壁之战》:“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③成为,形成 (《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关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④已成的,老的,旧的。 (方苞《狱中杂记》:“狱中成法,质明启钥。”) ⑤讲和 (“遂使之行成于吴。”) 游 ①在水中浮行 (《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游哉?”) ②流动,流浪。 (本文:“国之孺子之游者……”) ③虚浮不实 (游嘴滑舌) ④游玩,游览 (《醉翁亭记》:“滁人游也。”) ⑤游历,游学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⑥交游 (《史记·项羽本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蕃 ①茂盛。 ②多 (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繁殖 (本文:“将帅二三子以蕃。”) ④通“藩”。屏障。 ⑤通“番”。古时对外族的通称。 (二)文言虚词(既、遂见课后) 1、乃 ①代词。你,你的。(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判断副词,是,就是。(《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③于是,就,才。(“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 ④却,竟然。(《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⑤仅仅,只。(《史记·项羽本记》:“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 (三)词类活用: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退,使动用法) 2、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 (宦,使……做宦,名词的使动用法)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洁、美、饱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庙,名词作状语;礼,名词做动词) 5、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耻,动词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6、又郊败之 (郊,在郊外,名词作状语。) (四)古今异义: 爪牙 丈夫 夫人 脂 劝 于是 (五)通假字 帅→率 取→娶 免→娩 政→征 摩厉→磨砺 有→又 (六)文言句式 ①何后之有? (宾语前置) ②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 (介词结构后置)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 (定语后置) 五、在了解大意、疏通文句的基础上,揣摩人物待人处事艺术,深层次把握人物丰富个性。 我国古代有一部著[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说课课堂实录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勾践灭吴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语文活动课教案 |
下一篇文章: 启发联想,重在运用——我这样教《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