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题
|
查询数学七年级上学期试卷分析的详细结果
|
一、选择题
1.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发现于( )
A.云南省 B.浙江省 C.北京市 D.陕西省
2.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手脚已经分工 ②已经使用人工取火 ③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工具 ④过着群居生活( )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3.小轩决定假期中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 )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4.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粟、小麦 B.水稻、玉米 C.水稻、粟 D.水稻、小麦
5.“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这种办法实行顺序是( )
A.舜→禹→尧 B.禹→尧→舜
C.尧→禹→舜 D.尧→舜→禹
6.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7.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周武王率兵打败商朝军队是在( )
A.阪泉 B.逐鹿 C.牧野 D.巨鹿
8.右图所示文物证明了我国哪个地区的商朝文明也有很高成就( )
A.黄河流域 B.珠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东北平原
9.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是下列哪制度(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10.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
A.城濮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马陵之战
11.小轩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表演“屈原”,应说的台词应是( )
A.治世不一道,便世不法古。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2.在某一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俗称‘马槽鼎’……”它应是( )
A B C D
14.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通常会看你的脸色、听听声音、问你的病情、按你的脉搏。由此我们会联想到(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15.被孔子评价为“道德高尚,能上天入海龙一般的人物”是( )
A.黄帝 B.大禹 C.老子 D.诸葛亮
16.2007年,“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
A.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革命首创精神
17.当你遇到某同学说谎、不诚实的时候,你可以用下列哪个故事来帮助他( )
A.退避三舍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朝秦暮楚
18.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
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外族入侵 D.儒家学说
19.某美术兴趣小组想考察秦朝的雕塑艺术,你可建议他们去( )
A.河南洛阳 B.山西大同 C.甘肃敦煌 D.陕西西安
20.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从史实来看( )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错误
C.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正确
21.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隶属于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西域都护的设立
C.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D.秦统一六国
22.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 )
A.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B.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23.与右图所示历史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赤壁之战
B.八王之乱
C.围魏救赵
D.文景之治
24.淝水之战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交战的双方是( )
A.前秦与东晋 B.前秦与西晋
C.北齐与东晋 D.北周与西晋
25.少林寺是一座闻名于世的寺庙。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26.祖国大陆很早就与台湾有密切联系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是在( )
A.公元前二世纪三十年代 B.公元前三世纪三十年代
C.公元二世纪二十年代 D.公元三世纪三十年代
27.小轩同学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你可建议他阅读( )
A.《水经注》 B.《天工开物》 C.《离骚》 D.《兰亭序》
28.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创造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杜诗——水排 B.张衡——地动仪
C.诸葛亮——耧车 D.华佗——麻沸散
29.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
A.北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30.以下列举的历史上对重用人才的事例符合史实的有( )
①商汤任用伊尹做大臣,治理国家 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壮大实力 ③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发展国力 ④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使国家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31.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 B C D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归于一统,是由哪国来完成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32.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请回答: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名称。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什么时候?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生有何影响?
(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33.历史名人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识别下列三位历史人物,按要求完成下表填写。
图一 图二 图三
姓名 成就或著作
图一
图二
图三
(2)想一想,你会通过哪些方式来介绍上述人物?(注意:至少写出两种)
(3)成绩是不会轻易取得的,他们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4.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
(3)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代表?其主张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么做?
35.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 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
(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步骤二 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下图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的情景,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4)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
步骤三 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A4.C5.D6.B7.C8.C9.B10.A11.B12.D13.A14.C15.A
16.A17.A18.D19.D20.D21.B22.C23.A24.B25.B26.D27.A28.C29.C30.B
二、非选择题
31.(1)A秦国B楚国C齐国D燕国。(错别字不得分)(2)晋国。(3)长平之战。(4)秦国;根本原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的封建国家。
32.(1)东汉末年;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五个中任意三个;西晋后期。(2)北方战乱。(3)影响: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4)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
33.(1)
姓名 成就或著作
图一 蔡伦 改进造纸术
图二 贾思勰 著有《齐民要术》
图三 祖冲之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2)出报板、作手抄报、讲故事等。(3)严谨务实,刻苦钻研,注重实践,勇于进取与创新的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34.(1)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因素:自然环境(或自然因素等)的不同。(2)大禹治水;修建都江堰。(3)孟子、道家。(4)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环境污染等等。(符合题意的任一事例即可)(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5.(1)和: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昭君出塞等;战:蒙恬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和战各举一例)(2)少数民族的内迁与汉族人民的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3)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作用: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丝绸之路。(4)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来谈,如从语言、婚姻、服饰、姓名、居住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任举两例即可。(5)主流:和平友好。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符合题意的其它表述也行)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数学七年级上学期试卷分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高考数学临场解题策略——考前指导 |
下一篇文章: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