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期末考试范围为七年级上全册内容,试卷结构较合理,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以下我从七年级6个班选择3个班(一(2)班、一(3)班、一(6)班)共129名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 整卷难度分析
1、 试题的难度系数、区分度
本试卷的难度系数为0.86,说明试题整体比较简单。
本试题的区分度为0.35,说明该试卷的题目设计的比较合理,有一定的效度。
2、试卷中各题难度系数与期望难度的分析
从图中可见,学生的测试成绩情况与期望成绩比较接近。
3、试卷中难度层次
容易题占36分,难度系数为0.85-1;稍难题占53分,难度系数为0.6-0.84;较难题占11分0-0.6;基本比例为4:5:1。这种比例比较符合试卷的期望难度。
二、 知识结构、得分率分析
1、 试卷结构图
项 目 |
试题分值 |
考试内容分布 |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有理数的计算
实数
代数式
一元一次方程
数据与图表
图形的初步知识 |
12分
19分
6分
17分
19分
6分
21分 |
题型分布 |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
30分
24分
46分 |
2、试卷上知识点的分布、得分率分析
从整张试卷看,本次测试的题目设计比较合理,知识点均有设及,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具体如下:
题号 |
内容范围 |
题型 |
分值 |
得分率(%) |
1 |
正负数的意义 |
选择题 |
3 |
96.9 |
2 |
科学计数法 |
选择题 |
3 |
93.8 |
3 |
比较大小 |
选择题 |
3 |
97.7 |
4 |
无理数的判断 |
选择题 |
3 |
93 |
5 |
简单计算 |
选择题 |
3 |
96.9 |
6 |
简单几何体 |
选择题 |
3 |
99.2 |
7 |
合并同类项 |
选择题 |
3 |
96.1 |
8 |
数轴与无理数 |
选择题 |
3 |
90.7 |
9 |
互余、对顶角 |
选择题 |
3 |
92.2 |
10 |
规律题(图形) |
选择题 |
3 |
76 |
11 |
简单计算(含简单绝对值) |
填空题 |
3 |
96.9 |
12 |
代数式 |
填空题 |
3 |
82.9 |
13 |
数轴 |
填空题 |
3 |
92.2 |
14 |
一元一次方程 |
填空题 |
3 |
84.5 |
15 |
新运算 |
填空题 |
3 |
82.9 |
16 |
线段的计算 |
填空题 |
3 |
93 |
17 |
一元一次方程(程序) |
填空题 |
3 |
78.3 |
18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集合的交集) |
填空题 |
3 |
82.2 |
19 |
计算题(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
计算题 |
15 |
85.3 |
20 |
解方程 |
解方程 |
5 |
82.3 |
21 |
几何画图(垂直、平行) |
画图 |
6 |
73.5 |
22 |
几何(相交线、角的计算) |
几何计算 |
6 |
83.7 |
23 |
统计图表 |
统计图表 |
6 |
83.5 |
24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 |
应用题 |
8 |
59.5 |
3、各题型的得分率情况
题型 |
选择题 |
填空题 |
解答题 |
得分率 |
0.93 |
0.87 |
0.78 |
三、学生的成绩情况
从3个班的情况来看,平均分84.7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分。
1、分数段分布如下图:
分数段 |
100分 |
90-99 |
80-89 |
70-79 |
60-69 |
50-59 |
50分以下 |
人数 |
32 |
39 |
29 |
10 |
4 |
6 |
9 |
即:
2、 低分组与高分组的情况分析
低分组(占全体的27%,共34人)平均分为57.8分;高分组(占全体的27%,共34人)平均分99.8分,其中有32人为100分。低分组的各题平均得分率为0.64。具体见下表:
从图中可见低分组的得分率与整卷的期望难度相差比较明显。
从各题来看,低分组的学生对于第10题、第14题,第15题的得分率分别为0.47,0.35,0.44,说明对于规律题、新定义等题目学生在阅读、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对于第19、20题属于计算类问题,学生的得分率为0.5,0.4说明他们的计算能力上有待提高。第24题应用题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本来就比较难,也是他们区别中等学生的题目。
四、教学建议
通过对试卷本身、学生的成绩情况的分析,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关注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培养与计算器的使用的协调
运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中学阶段需要加强的能力之一。计算器的使用也是学生学习内容和方式的一种改变,但现在的初一学生非常依赖计算器,无论麻烦或简单的计算均靠计算器完成,导致没有计算器,思路就受阻;从试卷的计算题得分情况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对于这方面问题处理,我认为应该在平时强制学生对于简单计算用笔算,减少计算器的使用频率。同时对于提高计算题的得分情况,可采用一定量的计算训练,针对学生学生易错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特别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当面指导。
2、平时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养成
学生容易怕麻烦导致一些细节地方不注意而失分,这次在试卷中第21题,很多学生被扣了2分,有55位学生占整体的43%,其中的原因是学生画完图没有下结论,说明学生在平时没有很好的注意这一问题,以为会就行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在初一开始就要关注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对于应用题、新题型的教学处理
对于这类问题主要涉及学生的能力问题,从试卷中这一部分的得分较低,可体现目前学生的能力培养需要引起我们重视,题海战术对于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是很明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需要教学生如何阅读题目,如何更好地理解题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预习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发现真理。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有利于学生自学的阅读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学生的预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说题”,让学生通过阅读问题所呈现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说出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条件、现象过程、解题思路及应采用的规律方法等。同时讲授不同的阅读方法,数学材料主要涉及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定理、数学例题。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性质,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为学生阅读概念、定理、例题等提供视角和方向。
4、关注学生中的两极分化问题
从学生的成绩分数段来看,这次人数集中在高分段(90分以上的有71人,占总体的55%),但平均分却只有84.7分,其中一个原因是低分的学生分数太低了,其中40分以下有6个,占总体的5%,分数有6分、17分、18分等极低分;而60分以下的有15人,占总体的12%。说明初一学生的两极分化问题不能忽视,从知识程度来讲,初一上册内容较少,难度相对容易,但部分学生学成这样,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引起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将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