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第一节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一、选择题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
A、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D、我国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迈进
2、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安定社会秩序 B、保障人民安全
C、巩固人民政权 D、扭转社会风气
3、新中国成立时,党和人民面临的最严重的考验是
A、能否巩固政权 B、能否稳定物价
C、能否统一财经 D、能否镇压反革命
4、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1950年的是
A、大陆国民党特务和土匪基本肃清 B、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C、大陆实现统一 D、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
5、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全国各地区同时进行
B、到1952年底,全国各民族的土地改革圆满完成
C、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D、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
二、材料题
材料一 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
——引自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二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以出租的少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变……,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及其生产资料……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的、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
——引自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两则材料有哪些共同之处?
(2)两则材料的重大区别是什么?
(3)材料二实施后取得了怎样的社会效果?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国家的长期掠夺 B、工农业生产关系落后
C、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D、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2、“银元之战”与“米粮之战”的实质是
A、民主革命的继续
B、人民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控制权的斗争
C、平抑物价的努力
D、解决中心财政危机,使国家财政开始好转
3、1949—1952年期间,国营经济的来源不包括
A、国民政府财产 B、官僚资本
C、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4、据统计,1951年我国民族资产阶级获得的利润超过了国民党统治下22年中的任何一年 ,这主要是因为
①解放后限制民族资本发展的因素都已经消除 ②民族资本摆脱了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束缚 ③党和国家采取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调整工商业的政策 ④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公私合营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5、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其重大意义在于
A、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国家度过了经济困难局面
C、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 D、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预备了条件
二、材料题
材料 (二)成立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以陈云为主任,杨立三为副主任。……所有仓存物资,由政务财政经济委员会统一调度,合理使用,以减少今年的财政支出及国外定货。
(四)全国各地所收公粮,除地方附加粮外,全部归中心人民政府财政统一调度使用,各省、市、县、区人民政府,非依粮局支付命令,不得支取公粮……
(五)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以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心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
(六)为了调节国内供求,组织对外贸易,有计划地供售物资与回笼货币,各地国营贸易机关的业务范围规定与物资调动,均由中心人民政府贸易部统一指挥。
(八)指定人民银行为国家现金调度的总机构,代理国库。外汇牌价和外汇调度由人民银行统一治理。……一切军政机关和公营企业的现金,除留若干近期使用外,一律存人国家银行,不得对私人放贷,不得存人私人行庄,违者应受处理。
——《中心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1950年3月3日)
请回答:
(1)上述决定是针对当时什么情况作出的?
(2)这个决定解决了什么问题?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选择题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①标志我们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②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③标志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标志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2、过渡时期实质指的是
A、1949—1956年这一特定历史阶段 B、政权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时期
3、我古从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
C、对民族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是
A、自愿互利、反对冒进 B、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C、互助合作、自由处理土地 D、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5、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49年的《共同纲领》在内容上根本不同在于
A、规定国家政体不同 B、《宪法》规定了他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二者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凡属国民党反对政府的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铁路、邮政……均由人民政府接管。
——引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材料二 国家资本主义这种形式,在苏联过渡时期并没有显著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的条件下,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却有重大意义。我国必须在一定时期内有步骤、有区别地把一切对国计民生有利的,而又为国家所需要的资本主义企业基本上改造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并有计划地、稳步地使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向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
——引自《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学习提纲》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是哪一种经济政策?以史学简要说明起合理性。
(2)材料二中对资本主义企业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不同于材料一的政策?
(3)材料二所讲“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与“高级国家资本主义”有和区别?材料所说的发展道路有何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