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根据G·罗兹曼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八大根据综合平衡的原则,明确指出,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根据原料、资金的可能和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轻工业;并且大力发展农业,相协地及展运输业和商业…… ──摘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1975年发达国家中产业结构统计表
| 国 别
| 农业
| 制造业
| 第三产业
| 联邦德国
| 3、0%
| 48、0%
| 49、0%
| 英 国
| 2、0%
| 36、0%
| 62、0%
| 日 本
| 5、0%
| 44、0%
| 51、0% |
──根据B·纲耶夫主编《今日西欧》
请回答:
(1)分析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2)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上述变化的原因并加以评价。
(3)对照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情况。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①集体经济②个体经济③私营经济④外资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不同点是
A、相互影响和推动 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同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 D、改革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
1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C、是长期农村改革经验的总结 D、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6、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非凡是在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二 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化,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化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假如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以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60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要害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结合有关的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为什么?
(3)结合有关材料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有什么必要性?
(4)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观点分析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实质。你对今天的改革有什么熟悉?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双基金题一
1、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是①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奋斗目标③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④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任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道路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有①正确处理十大关系②中共八大的战线政策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④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3、下列不是中共十三大的主要内容的是
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中共十三大,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5、邓小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有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政治路线,邓小平概括为
A、走自己的路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 D、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7、不是导致1989年政治风波的原因的一项是
A、当时党的领导人贯彻四项基本原则不力 B、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国际形势的影响
D、由于极少数人的煽动,出现了摆脱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潮
8、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②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④海南全省成为经济特区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倾向。
──摘自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摘自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
请回答:
(1)结合你的熟悉,指出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主要历史依据。
(2)结合你所学知识,归纳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根据材料,结合你的理解,扼要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10、中共十三大和中共八大对中国国情的分析最重要的相似之处是
A、国内的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
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 C、人民内部矛盾已开始处于突出地位
D、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符合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D、计划经济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2、曾作出决定把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主要任务的会议有①七届二中全会②中共八大③十一届三中全会④八届十一中全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1980年1月,邓小平说:“现在,非凡是青年当中,有人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思想一定要大力纠正。”他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
C、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D、要求清除“左”倾思想的流毒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全国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年 份
年末总人口数(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956
62828
31、9
11、40
20、50
1957
61693
34、03
10、80
23、23
1958
65994
29、22
11、98
17、24
1959
67270
24、78
14、59
10、19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全国人口自然变动情况表
年 份
年末总人口数(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961
66859
18、02
14、24
3、78
1963
69172
43、37
10、04
33、33
1965
72538
37、88
9、50
28、38
l967
76368
33、96
8、43
25、53
1969
80671
34、11
8、03
26、08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全国人口自然变动情况表
年 份
年末总人口数(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971
85299
30、65
7、32
23、33
1973
89211
27、93
7、04
20、89
1975
92420
23、01
9、32
15、69
1977
94974
18、93
6、87
12、06
1979
97542
17、82
6、21
11、61
材料四 随着人口的增长,世界自然环境承受的压力正在日益增长。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沙漠化的面积正在逐步扩大,像淮河这样的重要河流已严重污染,给治理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化。世界其他国家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环境污染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如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污染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工厂毒物污染事件等等。 ──以上均引自《中国统计年鉴》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根据说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我国人口变动的动态情况。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人口出现这种动态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我国领导人曾提出“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左”倾思想也曾错误批判马寅初的“节制人口论”新学说。可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却不遗余力地提倡计划生育,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这一观念变化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15、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中国工业建设突飞猛进,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了经济特区
C、坚持把工人放在经济建设首位 D、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其中第二步所要达到的目标是
A、人民生活摆脱贫困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民生活实现温饱 D、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17、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18、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19、阅读下列材料:
江泽民在报告中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认真总结改革开放近二十年非凡是十四大以来的丰富经验,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请回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由哪些方面组成,并指出每一方面的前提条件和中心内容。
双基金题二
1、通过“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会议是
A、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2、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A、《中英联合声明》 B、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C、《告台湾同胞书》 D、《联合声明》
3、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重大意义是
A、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稳 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现代化
C、使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D、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4、邓小平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解决了我国建设与发展中长期没有解决的全局性的问题是
A、把工业化与现代化结合起来 B、把传统产业革命与迎头赶上的新科技革命结合起来
C、把工业化、现代化与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结合起来
D、把现代化与人民生活改善结合起来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多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925年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
材料二 澳门位于我国南部珠江口西岸的一个半岛上,旧称“香山澳”、“濠镜澳”。早在22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澳门地区就属中国的版图,她先后被划归广东省的番禺县、东芜县、香山县等地。此外,这里出土的5000多年前的文物(彩陶、石斧等)经专家鉴定,与广东省珠海一带出土的文物同属于一个文化体系,南宋末年,50万南宋军民曾在这里抗击进攻的元军,民族英雄文天祥就在澳门四周的零丁洋上,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佳句。
材料三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舟触风涛,请求借地晾晒渍水贡物,通过贿赂明朝地方官员,获准在澳门上岸,并逐渐强盖房屋,但直到鸦片战争前,明、清政府仍对澳门有效地行使主权和治权。
1845年,葡擅自公布澳门为自由港,继而关闭清政府设在澳门的海关,驱逐驻澳门的海关官员,占领了澳门半岛。1851年和1864年,分别占领氹仔岛和路环岛。
1887年,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规定中国允准葡国永驻治理澳门,但该条约仍然明确了中国对澳门的主权,澳门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只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1928年,该条约期满失效,但葡仍占领澳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政府公布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同时对港澳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暂时不急于收回香港、澳门,但声明港澳都是中国领土。
材料四 1999年12月19日午夜,世人瞩目的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一座临时场馆内举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于澳门冉冉升起的同时,解放军驻澳部队开进澳门,中国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启用。
请回答:
(1)闻一多《七子之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七子”指列强在近代割占的我国哪七块领土?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指出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主要依据。(不得摘抄原句)
(3)中国能够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现在我党对澳门行使主权后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6、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括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
7、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C、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8、“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提出时针对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港澳问题
9、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预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摘自《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摘自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人处于今日恶劣环境之中,不得不以忍辱负心,来处理许多难以忍受的事。吾人知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光复大陆。
材料四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合作,而不提中国共产党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放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摘自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五 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摘自台湾《中国导报》
材料六 行政院长萧万长今天在立法院表示,以第二次辜汪会谈为起点,只要有助于两岸和平发展及国家民主统一的议题,都可以开展沟通对话,期能双方合力耕耘,使两岸关系拨云见日,迎接春暖花开时节。──摘自中国社台北1998年2月20日电
请回答:
(1)材料二和材料一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材料三和材料一相比,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3)材料四与材料五在祖国统一上有何异同点?
(4)结合材料六、材料七,你对“两岸关系拨云见日,迎接春暖花开时节”怎样熟悉?
11、香港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标志着①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②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③香港人民从此过上了社会主义幸福生活④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1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①在台湾岛内外逐渐引起强烈反响②促进了两岸的缓和和交流③得到全体台湾人的一致拥护④使台湾人到祖国大陆经商、旅游的人不断进多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13、“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指的是
A、两种治理制度 B、两种军事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社会制度
14、下列涉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文件有①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治工作报告》②《告台湾同胞书》③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害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既嗣后世袭王位者,长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1860年10月24日《中英北京条约》:“将粤东九龙司一区……付予大英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
1898年6月9日《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规定英国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四周200多个大小岛屿(即所谓“新界”,约占香港地区总面积的91%),租借期为99年。
材料二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开始了3年零8个月的日占期。1942年10月中英谈判中,国民政府要求终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收回新界,遭到英方拒绝。在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上,丘吉尔公开反对在亚洲及中国实行大西洋宪章,并声称要让英国国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他说:“我们也有我们的传统,只要我在白厅的一天,我就要坚持这些传统和维护大英帝国。”
材料三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指出:“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假如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假如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香港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问题?丘吉尔所谓的“传统”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邓小平的原则立场是什么?此后中英两国就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办法谈判的结果是什么?
(4)从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不同结果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或结论?
16、 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心和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这段话的含义是①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②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③国民党不作为地方性代表参加会谈④统一后台湾与中心地位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关于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①公布一定要实现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②公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③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通航、通商、旅游④建议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就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②香港、台湾也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③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台湾行使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9、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有①中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②社会主义建设的极大发展③切实可行的“一国两制”构想④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