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本章时间范围是由1861年至1901年,共40年的历史。这一历史阶段最基本的历史特征,就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不断加深,直至完全形成。具体表现为下列四个特点:
第一、清朝政局的变动。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中心机构半殖民地化的开始;主张对外妥协和好的慈禧太后勾结奕訢,通过“辛酉政变”夺取政权,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的腐朽统治;1862年,清政府向英法“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人民革命,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汉族官僚的势力扩大,把握了清政府一部分军政大权;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行省,1885年又在台湾设行省,加强管辖;1898年戊戌变法,光绪帝被囚禁,慈禧太后公布“亲政”;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列强在华的代理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外商企业和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特点;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第三、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19世纪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法战争后签订的《中法新约》,最先体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要求,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的程度大大加深了。《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大规模对中国资本输出,1898年又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成形成了。
第四、中国人民掀起“救亡图存”,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斗争。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在这一时期,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也兴起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总理衙门建立的影响”、“辛酉政变的影响”、“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的原因及影响”等问题的分析,得出清朝政局变动的结论,从而熟悉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与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事件。
3.通过学习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内容,熟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分析和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辩证地、全面地熟悉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分析边疆新危机出现的原因及表现和中法战争的原因、影响,从而熟悉到政治制度的腐朽、为政者的腐败无能,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事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5.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国战败的原因,熟悉战争爆发和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得出《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熟悉,从而提高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6.通过归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的主要史实,得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华进入新的阶段,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内在联系的能力。
7.通过分析康、梁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科学地评价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失败的原因,熟悉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具体进程中的曲折性,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8.通过对“扶清灭洋” 口号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辛丑条约》内容的具体分析,得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完全形成” 的结论,培养学生运用具体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的能力。
9.通过本章有关历史材料的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知识网络】
【学法指导】
1.外国侵略者将辛酉政变看成是自己的胜利,其原因是
A.政变削弱了清朝的专制统治 B.政变后顽固派改变了排外立场 C.政变使《北京条约》得以签订 D.政变后“最和外国人维持友好关系”的人掌权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能力,可用排除法来解答。《北京条约》签订是在辛酉政变发生之前,所以C项很轻易排除;辛酉政变并没有削弱清朝的专制统治,也没有改变顽固派的排外立场,A、B两项也不难否定。正确的只剩下D项。
2.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有关洋务运动的基本知识。洋务运动是由清朝统治集团中以奕訢为首的洋务派搞起来的,他们引进一些西方的生产技术,开办了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某些抵制作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答案应是C项。
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含义,最主要的是由于它们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民用企业的诱导而兴起 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答案】C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把握近代企业的主要特征。近代企业产生的时间、条件和投资的方式都是外在的东西,而它的主要特征是机器生产,这是它与手工工场的最大区别。假如不是采取机器生产,尽管产生的时间在近代,也不能算近代企业。
4.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军事上处于被动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清军的武器装备落后 B.法军首先发起进攻 C.清朝海军实力不如法国 D.清政府采取“不可衅自我开”的妥协退让方针
【答案】D
【解析】此题可逐项分析,A项虽然对战争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B项也不正确,战争的攻防是可以变化的;中法战争主要在陆地上进行,C项也不恰当;清军处于被动的原因只能从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方针中寻找,正是这个错误的方针,使得中国在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情况下,最终不败而败。
5.下列对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结局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B.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丧权辱国 C.中国对交战方输华货物的税率给于优惠 D.中国答应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
【答案】A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关于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相同之处的不正确表述,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该题四个选项要排除任何一个选项都不轻易,要排除C、D两项,必须能准确再现《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并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尤其是正确答案A,很多学生一看有“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马上就断定是正确表述,而对“中国战败”这四个字缺乏推敲,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对于这一历史结论,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6.甲午战争后,列强竞相对清政府贷款,是为了
①攫取高额回扣利息②长期把持中国海关③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④扩大在华政治势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这是1997年全国高考题。此题要求学生明确甲午战争后,列强竞相对清政府贷款的目的,是一道“由果找因”的题目,旨在考查学生把握有关知识的准确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虽然题目本身有不甚理想的地方,但渗透了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的因素,学生不难判定出D项是正确答案。
7.康有为向光绪帝递呈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答案】A
【解析】这是1997年全国高考题。解答本题的要害有二,一是理解“施政纲领”的含义,它是指一个政党或组织的长远目标和实现这种目标的做法。二是对《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基本内容的了解程度。《应诏统筹全局折》向光绪帝提出了确定维新变法政策、选拔人才、改革中心机构三项主张和各方面实施新政的具体建议,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而B、C、D三项内容则是此前康有为、梁启超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等论著中所阐明的内容。
8.1900年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
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
【答案】C
【解析】这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此题考查学生对清政府反人民本质的熟悉程度。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的变化是根据形势变化调整的,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尖锐的阶级矛盾,是无法调和的。清政府不可能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也不可能从实质上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当义和团势力已达天津时,清政府看到了威胁,想加以利用;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是清政府可以利用义和团的基础。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C。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反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魄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乃改创缫丝小机,以便小资本家经营,功用则与大机无异,而小机之利尤普。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郡相仿效。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南海县志》卷21)
材料2: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熟练,轻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4年《捷报》卷12)
请回答
(1)根据以上两个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摘抄材料原句)
(2)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①机器生产,产品质量好。②产品主要供出口,获利多。③机器缫丝业同手工缫丝业发生利益冲突。④机器缫丝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反对。⑤缫丝厂存在污染环境和工人技艺不熟练的问题。⑥陈启沅顶住各种压力,坚持办厂。⑦陈启沅研制并推广了缫丝小机。
(2)两种答案:①陈启沅对该厂的生产与销售经营有方,治理得法,敢于坚持,勇于创新,使这一家早期民族近代工业能够成长并扩大了影响。②继昌隆应用近代技术和机器生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或生产方式),显示了对手工业生产的优越性,虽然会碰到各种阻力,但终究要发展起来。
【解析】这是1995年的高考题。此题问题完全从材料中来,又从材料升华、概括,可全面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处理能力及综合概括能力。回答第(1)应可从质量、获利、行业冲突、观念、技术扩机器对环境等几个方面来提炼、归纳出材料叙述的陈启沅创办工厂和艰苦经营的情况。具体作答量,应一句句搜索。回答第(2)问要求对归纳出的情况进行综合概括,并加以理论分析,推导出结论,创业虽然艰苦,但陈启沅硬是顶住压力,坚持办厂,而且在缫丝技术上有所创新。这实际上反映了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初创时的共同命运。也说明了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0.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
【答案】中国维新思想要求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预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
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强固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解析】本题是1994年全国高考第42题。该题审题中要找准的要害和重点在二、三两问。第二问的比较,不要把法国启蒙思想的内容都摆出来泛泛地比,而是要把与中国维新变法有关的部分(相似或相近)拿来比较;不是从所有方面比,而是只比“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不是比相同点,而是比不同点。这一问解题的正确思路应是:法国启蒙思想从舆论上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动员和预备;中国维新变法思想则促成戊戌变法。前者胜利了,后者却失败了。然后从这种不同出发设计的第三问,要求考生分析、探究其所以不同的根源(社会客观条件和思想理论本身两方面都要考虑),这一问答起来难度也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