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①鸦片战争前,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不利地位②鸦片走私日益严重③白银外流,银价上涨,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④英国通过走私鸦片,扭转了中英贸易的逆差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从鸦片战争开始,由于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一步步沉沦,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回答2-5题: 2.两次鸦片战争本质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3.最先取得下列侵华特权的国家依次是 ①修筑铁路②领事裁判权③开设工厂④强占租界地 A.英、法、美、日 B.法、英、日、德 4.下列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华特征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勒索战争赔款、增辟商埠 5.《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主要是指 A.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破坏了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回答6-8题: 6.晚清时期,曾割占过我国领土的国家有 A.英国 日本 俄国 B.英国 法国 日本 7.清朝的海关治理权长期被外国人把持。英国人赫德在1861年取得清朝海关的治理权,此后近半个世纪里他长期控制中国海关,直到 A.戊戌变法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8.列强取得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是通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回答9-10题: 9.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不同的是 ①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地主阶级②主张建立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③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④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太平天国发生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是 A.洪秀全与杨秀清矛盾的激化 11.标志着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化的事件是 A.1861年辛酉政变 B.总理衙门的设立 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鲜明的主线之一。所谓现代化,主要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中国近代前期开始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程。回答12-19题: 12.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是 ①辛酉政变后,清政府中一些具有新思想的人物掌了权②中外从战争状态重新转入“和平时期”③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形成的师夷思想④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 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主要是 A.“欧风美雨” 的产物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15.19世纪末的戊戌维新运动 ①是中国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②以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③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相结合④使中国现代化历程深入到政治领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维新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主要包括 A.京、津、沪、湘 B.京、津、鲁、豫 17.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主要是由于它 A.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18.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历程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下列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批判 19.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非凡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与清朝晚期统治相比,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回答 20-24题: 20.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 ①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斗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1914年,袁世凯修改《大总统选举法》,这一事件表明 A.在此之前总统缺乏行政权力 B.内阁制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22.从讨袁斗争的结局看“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的成败主要取决于 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 B.帝国主义是否支持袁世凯 23.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一度迅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作用 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24.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下列各项对这一主张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25.近代前期(1840-1919)中国文化的特点是 ①呈现“西学东渐” 的趋势②围绕救亡图存为主题③东西文化碰撞和交融④缺乏成熟性和系统性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1924-1927年,神州大地掀起一场国民革命的风暴。回答26-30题: 26.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7.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最突出的成果是 A.建立了巩固的广东革命根据地 28.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辛亥革命相比,最突出的新特点是 A.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B.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 29.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在 A.导阶级及其政党上 B.革命的任务与性质上 30.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被侵略的权益是在 A.南京、汉口 B.上海、九江 C.上海、南京 D.汉口、九江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0分,共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的回答问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单位:万英磅)
| 年份
| 1840年
| 1842年
| 1845年
| 1850年
| 1851年
| 1853年
| 输华商品总值
| 52.4
| 96.6
| 239.0
| 140.0
| 216.0
| 100.0 |
材料二:1895-1919年间中外贸易(单位:百万海关银)
年份
1895
1897
1899
1901
1903
1905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入超
28.4
39.3
68.9
98.6
112.4
219.0
213.0
35.6
34.6
86.6
69.0
16.2
(摘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如以1913年的指数为100,1918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为85.5,法国为29.6,德国货物几乎完全停止进口。日本1912年的输华物资总值只有9000多万两海关银,而到了1919年,输华物资总额猛增到24000多万两海关银;1913年,日本对华投资总数约4.9亿日元,而到了1919年猛增至14亿日元以上。
(摘自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40-50年代英国对华贸易额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贸易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趋势的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2分)
(4)从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你能引申出什么熟悉?(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为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维艰可以体味。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到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筑简况:(见下图表)
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据袁昶估计,庚子前后,仅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千万余人以上。
回答:①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兴建方面的特点。
②据材料三、四分析铁路的兴建与营运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
③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熟悉。
33.阅读下列材料
(一)中国惟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是国民党,它既依靠自由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小资产阶级,又依靠知识分子和工人。(二)由于国内独立的工人运动尚不强大,由于中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工人阶级又尚未完全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所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认为,国民党与年青的中国共产常合作是必要的。(三)因此,在目前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留在国民党是适宜的。(四)这不能以取消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面貌为代价……在这一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应当在自己原有的旗帜下行动,不依靠于其他任何政治集团……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与它合并,也绝对不能在这些运动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
(摘自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于1923年1月12日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的协议》)
【说明】该决议为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所接受。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共产国际在国共关系问题上的基本主张及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l0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题13分,第35题14分,第36题14分,共41分。要求:审明题意,作出针对性强的回答;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34.鸦片战争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何种地位?(4分)鸦片战争后的30年内,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的变化有何特点?结合史实说明。(9分)
35.1923年,经历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大半历程的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写下了如下一段文字:“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这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美国如何?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这五十年的俄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苦乐不等,……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上文中“这个五十年”里,中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重大“进化”?(4分)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中国又在哪些方面“惭愧无地”?(6分)造成中日双方差距的主要原因何在?(4分)试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上述问题。
36.简要说明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阶级关系和政党组织的变化。(6分)并根据这种变化从革命目标、领导、主力、影响等几个方面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8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D 5.C 6.A 7.C 8. D 9.B 10.B 11.B 12.A 13.D 14.A 15.D 16.A 17.A 18.C 19.D 20.D 21.C 22.C 23.C 24.C 25.D 26.B 27.D 28.A 29.B 30.D
二、材料解析题
31.(1)1840-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迅速增加,1845-185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呈下降趋势。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英国工业品大量涌入;出现下降趋势的原因是自然经济对外国工业品的抑制作用、通商口岸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中国白银大量流失造成的。(4分)
(2)1895-1905年中国人超呈剧增局面;1914-1919年中国入超呈下降趋势。入超剧增的原因是列强控制中国海关,加紧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入超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分)
(3)英、法、德等国忙于欧洲战争,无暇东顾,而日本乘机扩大在华势力。(2分)
(4)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中国的经济根本不可能得到发展。(2分)(本问只要回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32.①兴建铁路的主张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投资兴建铁路,所占比重远远超过中国自建的铁路;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铁路的建筑权。(3分)②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传播了知识、信息;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及从业人员的生活。(5分)③修筑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因而洋务派修筑铁路有进步性;但由于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修筑铁路在当时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但从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来看,修筑铁路应值得肯定。(4分)
33.时代背景: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愿望;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使中共熟悉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3分)
主张: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并采用党内合作的形式;共产党必须保持独立性,不能与国民党合并。(4分)
影响: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主张是正确的,为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它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的革命性和作用,而过低地估计了中国无产阶级的作用,多少为后来中国领导人犯右倾错误埋下了伏笔。(3分)
三、问答题
34.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并在欧美其他国家迅速扩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而此时的中国仍处于封建君主专制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农业文明之中,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从社会制度到生产力发展都处于落后状态。(4分)
基本特点是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剧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史实:①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中国社会呈现出半殖民地的特征。(2分)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随着开口通商和海关治理权的丧失,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成为它的附庸。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开展起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开始了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历程。(3分)
③鸦片战争后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早期维新思想,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2分)
35.重大“进化”: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一度迅速发展;③引进了西方文化,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4分)
重大问题:①日本消除了封建割据,成为中心集权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军阀割据,民国名不符实。②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而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艰难。③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取得了民族独立,称霸东亚;中国则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6分)
主要原因:①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和对外扩张的道路。②洋务运动未能把中国引向富强,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中国依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徘徊。(4分)
36.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并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孙中山于1905年组建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后发展为国民党。(3分)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并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国民党改组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3分)
基于上述变化,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主要有以下不同:
①革命目标不同:前者是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后者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分)
②革命主力不同:前者主要是会党和新军;后者主要是工人和农民。
③革命领导力量组成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后者是国共合作的革命政府。(2分)
④影响不同:前者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后者使人民经受国民革命的思想洗礼,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