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第三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长期以来存在矛盾的直系和奉系两派军阀,在1926年勾结起来进攻革命势力的直接原因是 A.双方的利益逐渐一致 B.北伐军正式出师 2.北伐战争的首要目标是打败吴佩孚,这是因为 A.吴佩孚是直系首领 B.吴佩孚是最反动的代表 3.北伐战争中,北伐军攻占下列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汀泗侨、贺胜桥②长沙③武昌④上海⑤南昌 A.②①③⑤④ B.②①⑤③④ C.①②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4.能体现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互为促进的事例有①省港大罢工②湘、赣总工会成立③上海工人三次起义④湘、鄂、赣成立省农民协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关于冯玉祥与国民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发动北京政变的直接原因是邀请孙中山北上 6.大革命时,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其直接目的是 A.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B.打击英、美帝国主义势力 7.北伐战争迅速发展,连连取胜的原因不包括 A.北伐的战略方针正确 B.北伐军将士作战英勇,目的明确 二、填空题 8.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最早攫取租界是在___________以后;中国人民第一次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 9.北伐战争前,全国革命的中心在___________;1927年初,北伐革命浪潮席卷全国,革命的中心迅速由珠江流域的广州转移至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唯一之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实帝国主义者及其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摘自《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出师北伐宣言》 请回答: ①概括指出上述宣言确定的斗争目标。 ②结合已学知识,解释宣言中说的“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实帝国主义者及其卖国政府,实为和平统一之仇敌”。 四、问答题 11.“国民革命是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群众革命斗争”。试结合北伐战争开始后,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情况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B 5.A 6.C 7.D 二、填空题 8.鸦片战争以后 国民革命(北伐战争)中 9.广州 武汉 三、材料解析题 10.①斗争目标: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建立维护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群众利益的新的政权。 ②华盛顿会议后,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帝国主义支持国内的军阀混战。军阀对内压迫人民,制造“三一八”惨案,对外与帝国主义势力相勾结,出卖国家主权。 四、问答题 11.①确定北伐目标,沉重打击北洋军阀势力。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北伐战争迅速取得了胜利,占领武昌,消灭吴佩孚主力,占领江西,消灭孙传芳主力,使全国革命中心由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 ②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战争得到工农群众大力支持,战争胜利又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湘赣两省工人支援北伐,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湘鄂赣三省农民起义迅速发展,以湖南农民运动发展最为猛烈。 ③反帝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各地人民进行反帝斗争,成果最大的是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被侵略的权益。 第四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一、单项选择题 1.北伐战争之前,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其借口是 A.加强国民党的领导 B.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2.国民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方式不包括 A.直接武装干涉 B.支持旧军阀向革命发动进攻 3.北伐战争进入江西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国民革命进入紧急阶段,但其中不包括 A.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 4.蒋介石能够发动“四一二”政变的主要原因是①把握了军队②与张作霖结成同盟③得到帝国主义、江浙财阀、流氓头子支持④陈独秀的妥协退让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③ D.③④ 5.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都失败了,共同的依据是 A.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6.国民革命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推动全国工农运动的发展 B.必须建立革命军队 7.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得以继续发展前进的条件有 ①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广大人民接受②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湘赣等省群众基础好③共产党开始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武装④中共注重吸取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 8.1926年蒋介石制造的____________是国共关系发展中的重要转折,而__________为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预备了条件。 9.1927年5月,全国出现了三个政权,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___________控制的武汉国民政府和____________控制的北京政府。 三、材料解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政策应该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陈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 材料二:1927年4月5日,陈独秀与汪精卫在上海发表宣言:“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这类谣言,不审自何而起。国民党最高党部全体会议之决议,已昭示全世界,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不听信任何谣言,(同蒋介石)开诚合作,如兄弟般亲密…… ──《陈独秀、汪精卫联合宣言》 材料二:1927年6月30日,陈独秀主持中共中心扩大会议,通过国共合作十一条决议:“(国民党),当时处于国民革命之领导地位。……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分子,虽然参加政府工作,而只是以国民党的资格参加,不是以共产党资格参加。……工农等民众团体均应受国民党党部之领导与监督,……工农等民众运动之要求,应依照国民党大会与中心会议之决议案及政府公开之法令。武汉现有之武装纠察队,为避免政局之纠纷与误会,可减少或编入军队”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的陈独秀的错误熟悉是什么?造成怎样的思想影响? ②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在主要观点上有何相似之处,错误又有何发展? ③这三则材料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四、问答题 11.对于国民革命的失败,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与帝国主义势力的勾结,其力量远远超过中国共产党;另一种观点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自身不够成熟,不断妥协才造成失败。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C 5.C 6.D 7.D 二、填空题 8、“中山舰事件” “整理党务案” 9.汪精卫 张作霖 三、材料解析题 10.①错误熟悉是承认资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形成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理论基础。 ②相似之处是都否认共产党的独立性和革命的领导权;后来这种熟悉上的错误发展成为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的预备活动进行辩护,助长了反革命气焰。 ③党处在幼年时期,理论上还不成熟;陈独秀作为党的重要领导人,其错误也是十分严重的。 四、问答题 11.同意第一种看法:①国民党右派势力为发动反革命政变作了大量的预备。在北伐正式出师以前,通过“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攫取了军权,试探了中国共产党的态度。②蒋介石迁都南昌的阴谋没有得逞,于是加紧与日、英、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勾结,通过与江浙财阀勾结获得财政资助;通过与流氓头子勾结做好政变预备。③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汪精卫也进行限制工农发展的运动。无论是军事实力、舆论控制,反革命势力都有较强的优势。所以他们忽然发动政变,才导致国民革命失败。 同意第二种观点:①国民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还把握了一部分北伐军的武装力量,北伐途中出现的湘、赣工人支援北伐、上海工人把握了革命的武装,北伐军中还有相当多的共产党员。②但是中国共产党由于处于幼年时期,也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思想,使中国共产党在当时没有充分地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对国民党右派势力不断妥协,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导致国民革命的失败。 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期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张国焘反对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出“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这两种观点的错误根源是 A.对统一战线及其中共的地位理解有误 2.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要害步骤是 A.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3.下列对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的新三民主义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4.下列哪一项不是国民革命兴起的原因或条件 A.“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愿望 5.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孙中山在思想主张上的重要变化有 ①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②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对帝国主义③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④民生主义涉及工农的普遍要求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6.下列关于周恩来在国民革命时期的活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入国民党,参与创办黄埔军校 7.下列历史事件,没有提出明确反帝斗争目标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广东革命政府北伐 8.近代中国各革命阶级第一次自发的联合斗争发生于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北伐战争 9.北伐战争中,北伐军攻占或进驻下列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A.长沙、武汉、南京、上海B.武汉、南京、长沙、上海 C.南京、上海、长沙、武汉D.长沙、武汉、上海、南京 10.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发生的“北京政变”对当时政治形势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1.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时,正处于 A.广东革命政府时期 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2.蒋介石在“整理党务案” 中提出 A.共产党员必须退出国民党 13.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继续北伐,国民革命军进人攻入河南后的主要对手是 A.吴佩孚 B.段祺瑞 C.孙传芳 D.张作霖 14.从1917年底到1927年,把持北京政府的军阀先后顺序是 A.皖系-直系-奉系 B.皖系-直系-皖系-奉系 15.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 A.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B.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16.在中共领导下,1925年出现工人运动的高潮,这次“高潮”的本质特征是 A.上海、广州是运动的中心地点 17.表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机成熟的因素是 A.开始把握国民革命军军权 18.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最重大成果是 A.黄埔军校的创立 B.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19.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给中国共产党的最深刻的经验教训是 A.必须反对国民党右派的背叛革命 20.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失败,最重要的标志是 A.被反动势力篡夺革命果实 21.国民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②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③群众基础的扩大④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今光(风)气日升,四方毕集,正值国家励精图治之时,朝廷勤求政理之日,每欲以管见所知,指陈时事,上诸当道,以备刍荛之采。嗣以人微言轻,未敢遽达。……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坚,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国之四经,治国之大本也……惟深望于中堂有以玉成其至已。” ──摘自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也。” ──摘自1900年12月孙中山《告同乡书》 材料三:“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的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诸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中国之革命党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革命那种好办法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从中破坏,故俄国革命虽迟我六年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而仍失败。” ──摘自1924年《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他对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的看法。限180字以内。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 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心执行委员会深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 ──摘自中共“三大”决议 材料二: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希望国民党断然抛弃依靠外力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导地位 ──摘自中共“三大”宣言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之加入本党,……在于灼知今日军阀与帝国主义勾结之现状,并非国民革命无由打破;而国民革命,惟本党负有历史的使命,非加人木党,无由为国民革命而尽力。且当国民革命时代,一心一德;惟本党之主义是从;其原有之共产主义,固不因之抛弃,而鉴于时势之关系,初不遽求其实现,故与本党主义亦无所冲突。 ──摘自国民党中心训令(1924年) 材料四:我们参加民族运动,是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并且为了无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决不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的自己阶级革命之预备,而沈(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德谟克拉西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轻易拯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 ──中共“四大”决议(1925年)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合作分析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和目的,并找出中国共产党理论错误的根源。 ②试找出材料三中的哪些结论是不正确的,结合材料二和材料四加以说明。 ③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国共合作实现后分歧是否消除?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歧? ④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共合作应该体现怎样的原则? 三、问答题 24.李泽厚在《论孙中山思想》中谈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以及后来发展到新三民主义阶段的学说,概括了当时整个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动向,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熟悉的最高成就,既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和成功,也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挫折”试结合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的情况和当时历史实际评述这一过程。 25. 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到国民革命失败这段历史时期中国革命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D 5.D 6.D 7.B 8.B 9.A 10.A 11.C 12.B 13.D 14.D 15.C 16.C 17.B 18.D 19.D 20.B 21.D 二、材料解析题 22.评述内容应包括: ①甲午战争中,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孙中山当时的思想还没有转变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上来。 ②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孙中山主张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反对保皇派的主张。 ③孙中山对俄国革命的看法不准确,俄国革命成功不能简单归纳为方法问题,胜利的要害是无产阶级领导和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孙中山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认清上述问题。 23.①原因: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弱小;中国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党。目的:将国民党改组成为依靠工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组织;促进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根源:对中国革命的道路熟悉并不清楚,过多强调工人阶级力量弱,革命必须依靠资产阶级。 ②不正确的内容:认为中共不加入国民党,则“无由为国民革命而尽力”,中共加入国民党则;惟本党之主义是从”。因为从材料二中可知:中共加入国民党的目的在于把国民党变成一个各革命阶级的联盟;材料四说明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是为了实现中共民主革命的纲领。 ③双方的分歧仍然存在,因为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④应以民族利益为重,采取现实的精神和求同存异的态度。 三、问答题 24.这一观点是符合实际的。 ①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概括民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而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共同愿望。 ②五四运动后,在民主革命潮流推动下,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反帝要求,扩大民权范围。 ③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思想的变化,同时也代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步与变化,反映了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阶段后具备的新特点。 具备的新特点有: ①五四运动前,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取得武昌起义的胜利,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由于这个纲领所体现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反帝反封建均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窃取果实,尽管后来历经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终因主观上的原因而失败。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新三民主义旗帜下实现的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高潮。 总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当时民族资产阶级的最高纲领,是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旗帜。 25.特点: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人民坚持抗争的探索。②资产阶级无力领导革命取得胜利;③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④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蓬勃兴起;⑤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史实说明:①辛亥革命以后先后出现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一系列探索;袁世凯复辟帝制破产;②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失败,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屡屡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③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因素,即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无产阶级的壮大,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新民主主义开始。④在中共推动下,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的运动,这次运动是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给帝国主义沉重打击,为中国革命继续向前推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⑤中共还处于幼年时期,对国民党右派缺乏警惕,理论不够成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必然性:①由中国国情决定,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超过了革命力量;②由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所决定;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中国共产党诞生,加上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革命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