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一年级 >> 历史高中一年级复习试卷 >> 正文

 

[组图]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查询历高一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本章时间范围由1915年至1923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三件大事,相互之间联系紧密。

民族资产阶级自产生以来,还没有对封建主义思想进行过较为彻底的批判,而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辛亥革命以后,民族危机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日甚一日的形势,促使资产阶级寻找新出路;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经济基础;新型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发展、西方启蒙思想宣传的民主共和思想与封建军阀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产生深刻的矛盾,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思想基础。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的“新”是针对封建旧文化而言,民主和科学是这场运动的口号,提倡新道德是为了树立新的社会规范,提倡新文学是为了确立宣传资产阶级新思想的工具。这一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推动了新思潮的传播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就其阶级性来说领导这次运动的是激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其前期思想武器仍是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思想方法上带有严重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使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加分析地一笔抹杀、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顶礼膜拜的错误倾向。因此,前期新文化运动仍然没有找到拯救中华民族的救国道路。

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出现严重危机,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观念出现深刻变化;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树立了争取自身解放的榜样,这是五四运动发生的最重要的国际背景;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掀起了追求真理的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正义要求遭拒绝,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较之辛亥革命大大前进一步,突出的表现是学生、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了广泛的阵营,工人阶级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彻底性,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中国工人阶级不再是资产阶级的追随者,已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了。正是从这时起,近代中国革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旧民主主义开始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预备。

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纷纷出现,先进的中国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熟悉,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经过反复探索,终于发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改造中国社会最理想的思想武器。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新的科学指导思想和新的前途,从此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不足是对革命的道路还没有清楚的熟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组织和发动了工人运动并出现高潮,扩大了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但是仅靠无产阶级的力量是不能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必须建立革命的统一的战线。

二、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背景,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前期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思想启蒙进行对比,培养学生将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4.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对党的“一大”和“二大”进行评价,使学生熟悉党的这两次重要会议的功绩和不足,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6.指导学生对苏俄工人运动的成功和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7.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等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揭示,提高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8.通过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小字部分内容的处理,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对五四运动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

9.学习要结合历史地图(共产主义小组分布示意图)、表、图片等材料,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知识网络】

【学法指导】

1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答案】D

【解析】本题是1997年全国高考第11题。解答本题的要害是清楚地把握“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概念,A、C两个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前期”指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至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这段时间,解题时既可用“直选法”,即按课本中的评价“(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直接选出正确选项D。

2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新文学具有重大影响的有

①陈独秀的《敬告青年》②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③鲁迅的《狂人日记》④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是根据1996年全国高考第34题改编的一道单项选择题。要明确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新文学的具体表现。审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要害词“新文学”,不能与“新文化运动” 的概念相混淆。

3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新特点有

①先进知识分子起领导作用②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③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④工商业者相继罢市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是根据1994年高考第24题改编的单项选择题。在进行对比分析时,要害是把握清楚每一个概念。解答时应该用排除法,③比较好排除,这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①最具迷惑性,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都是由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这是两个阶段的共性,而不是第二阶段的特点,所以也应当排除。

4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

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②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预备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 1999年高考第14题。旨在考查考生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用“排除法”,①选项有明显的错误,因为正是李大钊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解题的要害是②选项,要仔细读懂其中的文字,不能说“(陈独秀)……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因为对于李大钊、陈独秀来说,只是对五四运动起到了推动和指导的作用,应该将此项排除。这样,排除了①②的选项,只有C项了。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应予以变更。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日本代表宣称: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而且中日对于胶州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假如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美国代表提出:中日先于1915年就山东问题订约换文,1918年又有续约,且英法同日本也有协定,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和会须维持各项条约的神圣性。英国代表则提出山东问题两项解决办法:或按照中日协定条件,或使日本继续德国权利。

──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部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虑,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

──摘自《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

材料三: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以中国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要求: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

【答案】评述要点包括:目标──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经过──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结果──交涉无效,拒签和约;评价──坚持维护国家与主权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肯定。

【评分说明】评述基本完整,观点正确,条理清楚,给10-12分;

评述不够完整,观点不够确切,表达尚通顺,给5-9分;

对材料理解有错误,要点缺漏较多,文句欠通顺,给0-4分;

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酌加 1-2分,但总分不超过 12分,超过180字的酌扣1分。

【解析】本题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引用了关于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三段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的史料阅读、提炼概括、对问题的评价和表达能力。解题的第一个要害之处是审明要求,即首先要概括提炼出“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上述三个要求进行评价,而不是随意评论。解题的第二个要害之处是如何对中国代表团的外交努力进行评价。中学课本对于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几乎没有什么叙述,考生易从固有思路出发,把凡是与北洋军阀政府有关的活动加以贬斥、批评。命题者的意图恰恰在于促使考生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历史材料进行评价。答案中“评述要点”,确定了按三个档次给分,是评分标准中“采意给分”的新突破,应仔细阅读。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一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自测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练习题
    太平天国运动测试题
    太平天国、新思潮萌发练习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北洋军阀的统治测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二章练习题
    人权宣言测试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练习题
    古代中心集权制度综合检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验
    人民解放战争选择题专项练习
    人民解放战争单元知识总结及单元达纲…
    人民解放战争测试题
    历史提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测试
    中国近代现代史练习题 社会主义建设阶…
    第三单元(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测试题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单…
    人民解放战争高考汇编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测试
    历史习题设计与范式提示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
    民主与专专制的反复较量测试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高考真题演练
    伟大的历史转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民族团结和外交成就 基础金题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发展 双…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祖国的统…
    民族团结和外交成就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练习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能力练习题
    高 一 历 史 同 步 测 试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能力测试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
    历高一期中综合测试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能力…
    高一历史上册专题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测试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练习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测试题
    高一上学期历史科复习线索
    高一地理 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复习
    期末综合测试题
    高一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纲要(专题一)
    中国近代史练习
    高一上历史(人教版)复习提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练习题2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练习题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测试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高考汇编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测试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测试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测试
    清朝晚期文化(一)★第二节 清朝晚…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测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测试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测试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测试
    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练…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测试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综合能…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测试题
    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高考汇编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
    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测试题
    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综合测试题及参考…
    打开外交新局面测试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测试题
    打开外交新局面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练习题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测试题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测试题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练习题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测试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测…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综合测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检测试题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练习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复习题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及联合国复习题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
    人民解放战争同步训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练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下)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题
    北洋军阀的统治【能力练习与测试】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能力…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能力练习…
    历高一期末综合测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上)试卷(第一章至第…
    会考练习·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二章
    “国共的十年对峙”单元检测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5章测试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高考真题演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专题练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测试题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测试题
    高一实验班历史学科月考(10月)试卷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单元测试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知识总结及单…
    江苏省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测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高考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测试题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测试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同步训练
    北洋军阀的统治
    高一历史年终考试
    【复习资料】高一历史科会考知识点
    上学期高一历史第4、5单元单元试卷
    两极世界的形成测试题
    下学期金州区历史联考模拟试题
    年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五检测卷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历史试卷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测试题
    《国共十年对峙》过关练习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
    中国近现代史综合练习题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
    高考历史复习之高一历史上册中国近代…
    高一历史必修Ⅱ经济史复习纲要(岳麓版…
    新课标历史知识体系归纳
    全面理解英国议会出台威斯敏斯特法的…
    中学历史知识巧记速记法
    高考文综(山东卷)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
    第一学期历史试题月考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