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Y >> yuan >> 元稹 >> 正文

 

大唐诗人元稹的“新农村”建设思想

难以活命,务农生活安定。然至中唐,情况发生了变化,除上述四种人大量增加外,“加以依浮图者,无去华绝俗之真,而有抗役逃刑之宠;假戎服者,无超乘挽强之勇,而有横击诟吏之骄”,其结果是天下之人十有八九脱离了农业在游食闲荡,只有那些老实本份的人还留在土地上。造成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原因,主要是农民的耕耘太辛苦,而工、商、佛、军十分安逸且有利可图。当时总的趋势是“游堕之户岁增,而耕桑之赋愈重,曩时之十室共输而犹不给者,今且聚之于一夫矣”。再者政府考核官吏的标准是看他征收赋税的数量。只要那里赋税征收数量完成了,就定为上等。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农桑之用既如是,游堕之众又如此,耕桑之赋重,则恋本之心薄;游堕之户众,则富庶之道乖”。
    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元稹认为唐宪宗应该使农业人口减少的情况得到抑制,提倡重视农业。他说:“今陛下诚能明考课之法,减冗食之徒,绝雕虫不急之工,罢商贾并兼之业,洁浮图之行,峻简稽之书,薄农桑之征,兴耕战之术,则游堕之户尽归,而恋本之心固矣。恋本之心固,则富庶之教兴,而贞观、开元之盛复矣。若此,则既往之失由前,将来之虞由后,在陛下惩之、戒之、慎之、久之而已。”农民中有一部分人渐渐地脱离农村,这在中唐时期确是一种发展趋势,而且对农村经济影响较大。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元稹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当时许多人庇护在寺院、军队中,得到了僧籍和军籍,国家就向他们免收赋税;许多人从事手工业、贩运业,搬进了城市和集镇,脱离了农业,传统稳定的农业经济结构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对人心影响极大。元稹向宪宗提出明考课、减冗食、洁浮图等措施,以求改变农材的情况,我们不能说这些措施在当时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旦实施,一定程度上肯定会使一些人回到农村。但这些措施是否能真正遏制脱离农村人口增加的趋势,这的确是一个很难说的问题。元稹回复到小农经济安逸、稳定美好时代的想法,我们认为在中唐是不足为怪的,然历史的发展却证明了元稹的美好愿望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像“绝雕虫不急之工,罢商贾并兼之业”,是完全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逆向的,用禁止手工业、商业来发展农业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薄农桑之征”有保护农民的积极意义,但如站在封建政府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又是万难做到的。
    (3)征税要任土之宜,无抑配之名。从体恤百姓的生活出发,元稹对两税征钱还是征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自两税法实行后,钱重物轻一直成了当时财政上的一大问题,反对两税法者认为不应向老百姓征收现钱,应任土之宜。穆宗初年,户部尚书杨於陵认为“宜使天下两税、榷酒、盐利、上供及留州送使钱,悉输以布帛谷粟”。当时的宰相接受了他的建议。元稹基本上同意这样的做法,认为农民不纳见钱“诚为稳便”,但他认为由于各地出产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宰相的规定尚有可补充之处。天下州县如果有不出产布帛丝绵的,应该允许能用谷物等可在当地交易流通的重要产品作为两税折纳。折纳时各级官府不得抬高价格。贫户所交两税甚少,如果交布帛,可能会是数户农家合起来成一端匹,长期下来,“费扰倍多”。如果他们情愿输纳见钱,也应该同意这样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可使“上无抑配之名,下有乐输之利,以兹折中,实谓得宜”。从上述元稹建议中可以看出,他在两税法交纳现钱还是布帛这一问题的争执中基本上站在两税法反对派的那一面,但他又有补充。他所补充的内容,才真正地可称为任土之宜。有的专家认为他是两税法争议中的折衷派,笔者认为似乎不是十分恰当。
    (4)控制杂徭的征发。元稹反对各级政府对农民的骚扰,反对由于政府的杂役而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他为穆宗撰写的《招讨镇州制》中提到:“时当秋候,务切农功。边界之人,惧废耕织,应缘军务所须,并不得干扰百姓。如要车牛夫役及工匠之类,并宜和雇情愿,仍优给价钱。”尽管诏书以穆宗的名义颁布,但真切地反映了元稹的一贯思想,表明了他维护农业生产的态度。
三、“审详垦田”——重新核定土地和抑配职田   
    《长庆元年册尊号赦》是元稹替穆宗撰写的赦文,并向全国各地颁布。内中元稹这样写道:“爱人本于省赋,虽在必轻;国用出于地财,又安可阙!”“应河北等州……宜委所在长吏,审详垦田并亲见定数,均输税赋,兼济公私。每定税讫,所增加赋申奏。其诸道定户,宜委观察使剌史必加审实,务使均平,京兆府也宜准此。其百司职田在京畿诸县者,访闻本地,多被所由侵隐,抑令贫户佃食蒿荒。百姓流亡,半在于此。宜委京兆府勘会均配,务使公平。”在这里,元稹又从土地角度谈到了改变农民生活贫困的设想。他认为从唐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土地数量重新核实,然后根据土地“均输赋税”,同时对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的职田也重新摊配给农民,尽量减少农民的赋税。唐安史之乱以后,均田制遭到了破坏,稳定的小农经济体制受到了冲击。至穆宗长庆年间,土地的变迁使政府原有的田籍记录早已面目全非,根据实际田亩数征收赋税已名不符实,由此形成的社会问题变得相当严重。这一时期的士大夫们很少有对土地问题作详细考虑的,即使一部分人谈到土地,也是天真地认为只要简单回复到唐初的均田制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就可以恢复盛唐气象。然元稹的思路与一般人并不一致,他认为解决土地的主要方法应是对土地数量进行重新核定,据此来均平赋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元稹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大唐诗人元稹的“新农村”建设思想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重赠 诗词赏析
    元稹·《离思》
    元稹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欣赏 诗
    元稹 得乐天书欣赏 诗歌鉴赏
    元稹 酬乐天频梦微之欣赏 诗歌鉴赏
    元稹 重赠乐天欣赏 诗歌鉴赏
    元稹 连昌宫词欣赏 诗歌鉴赏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欣赏 诗歌鉴赏
    元稹 行 宫欣赏 诗歌鉴赏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诗歌鉴赏
    诗词赏析:浅谈元稹的爱情诗
    元稹
    元稹白居易"初识"之年考辨
    评元稹的珠玉之作《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和白居易哥俩好 借白居易歌女1个
    唐宋才子评传绯闻诗人元稹
    巧婚巧宦有元稹
    【简析】遣悲怀·其一
    【简析】遣悲怀·其二
    【简析】行宫
    元稹《莺莺传》
    曾经沧海难为水——解读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二) 欣赏 诗
    缺德鬼元稹
    元稹生平简介
    “分水岭”上的元稹
    风流诗人元稹浪漫婚姻
    再读元稹
    从昔日的元稹到今日的马甲
    七嘴八舌说元稹
    元稹 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五)欣赏 诗
    元稹经典作品
    陈寅恪关于元稹《莺莺传》的研究
    【简析】遣悲怀·其三
    菊花 诗词赏析
    离思 诗词赏析
    遣悲怀三首 诗词赏析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诗词赏析
    行宫 诗词赏析
    相和歌辞·估客乐 诗词赏析
    六年春遣怀八首 诗词赏析
    西归绝句十二首 诗词赏析
    元稹的多情与薄情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连昌宫词 诗词赏析
    元稹有没有“变节”
    连昌宫词
    也说元稹的不白之冤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生平简介
    元稹 春 晓欣赏 诗歌鉴赏
    元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欣赏 诗歌鉴赏
    元稹艳诗
    元稹 织妇词欣赏 诗歌鉴赏
    正名大诗人元稹
    元稹 梁州梦欣赏 诗歌鉴赏
    元稹 离思五首(其二)欣赏 诗歌鉴赏
    元稹 唐代文学家
    唐代传奇——莺莺传【译文】
    元稹《重赠乐天》赏析
    元稹《得乐天书》赏析
    关于元稹与爱情
    元稹独辟蹊径艺术处理 崔莺莺许身遭弃
    酬乐天频梦微之 诗词赏析
    大唐诗人元稹简述
    百般不是,却又千般才情
    元稹 遣悲怀欣赏 诗歌鉴赏
    元稹受气
    情感分离的元稹
    元稹与崔莺莺
    唐传奇《莺莺传》读后
    薛涛和元稹的“姐弟恋”
    友情深深深几许: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
    还原一个真实的大唐诗人元稹
    得乐天书 诗词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关于元稹的爱情
    揭密西厢记:唐代少女被始乱终弃的真
    元稹 田家词欣赏 诗歌鉴赏
    分裂的人格
    曾经沧海难为水
    评周相录《元稹年谱新编》
    登高节里忆元稹
    元稹生平研究
    关于元稹人品的讨论
    元稹诗歌研究
    《莺莺传》研究
    元稹“量出为入”的货币思想
    《全唐书》对元稹的排位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