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
1275年,元军南下进犯临安,南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逃出,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立赵昰为帝。
1277年文天祥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但不久为元军所败。
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
1279年文天祥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始终不屈。
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文天祥在大都就义。
按:伟大的爱国者文天祥殉难,是在南宋亡后数年的事情了。其实,作为一个正常人,文天祥在留给历史舍生取义的宏大英雄气概之外,面临死亡威胁和元朝的利诱时,也并非全无恐惧,也对自己的信念发生过怀疑。《宋史·文天祥传》记载了他模棱两可的话:“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其中暗示,他有归隐故乡当道士(黄冠),甚至将来做元朝顾问的念头。这样看来,文天祥已经有归降的可能,但忽必烈却不能容忍这样模糊的态度,他要的是奴才式全心全意的投降。一位被文天祥怒斥过的降元的老同事也不同意,“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
正是靠文天祥鲜血最终一洒,我们才获得了一位永远的英雄,而非乱世时常见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