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河北网保定5月8日电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人。《宋史》说他“体貌丰伟,美晰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是个标准的美男子。自童子时,就仰慕学宫中供奉的欧阳修、杨邦义(y))、胡铨诸先贤,立志说,死后如不厕身其间,就不算大丈夫。21岁中状元,对策集英殿,畅论“法天地之不息”,洋洋万余言,一挥而就。帝拔为第一,并说文天祥“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后人遂字以宋瑞。考官王应麟阅卷后叹服“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
41岁时,元兵进逼京师,皇帝一日两道诏命,拜天祥为丞相兼枢密使,都督天下军马。出使北营抗辞慷慨,被元酋怒拘北上。中途逃归,又立端宗赵星(shl),再立幼主帝昺,号召天下勤王抗元,苦撑危局三年,在潮阳五坡岭被俘。元统帅张弘范驱天祥至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以明志。敌酋叹曰“好人!好诗!”弘范置而笑之。
元世祖忽必烈命护送天祥至京帅,遂系颈挚足,发广州,过庐陵,绝食八日不死。抵建康,经扬州,至燕京,囚兵马司四年。忽必烈派宋帝赵显,宰相留梦炎,及天祥弟、子女劝降,诱以高官厚禄,均不为所动。
文天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又是杰出的爱国诗人,他被元兵押解北上及南逃途中,“以诗记所遭”,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再次被驱北上一路所写之诗名为《旨南后录》。四年燕京狱中之诗结集为《吟啸集》。其感时伤事之情,亡国破家之痛,化为歌吟,如随地泉涌,喷薄而出。句句忠肝义胆,字字高风亮节,足以撼天地泣鬼神使人惊心动魄,堪称一代诗史。其《过零丁洋》《正气歌》更是千古绝唱!
文天祥押赴大都,途经保定,经时十日,计留诗11首。拜读如下。
保州道中
昨日度滹沱,今日望太行。白云何渺渺,天地何茫茫。落叶混西风,黄尘昏夕阳。牛车过不住,毡房行相望。小儿骑蹇驴,壮士驾乘黄。高低叶万顷,黑白草千行。村落有古风,人间无时妆。宋辽旧分界,燕赵古战场。蚩尤乱涿野,共工谪幽邦。郭隗(kul)致乐毅,荆轲携武阳。臧卢互反复,安史迭披猖,山川一今古,人物几兴亡。江南占毕生,往来习羊肠。天马戴青蝇,电秫驰康庄,适从何有来,如此醉梦乡。感时意踟蹰,惜往泪淋浪。厉阶起王环,左计由石郎。天地行日月,万代乘景光。昼夜果可废,春秋诚荒唐。吾生直须臾,俯仰际八荒。来者不可见,远游赋彷徨。
文天祥押赴大都,于祥兴二年(1279)九月二十日,渡过滹沱河,夜宿河间。第二天往保州进发,写下了这首五言古诗。
头两句简述行程,接着写途中所见。既有自然风光:白云缥缈,天地苍茫,西风落叶,黄尘夕阳;又有人物风情:辘辘牛车,零星毡房,古朴的村落;褴褛的衣装,骑驴的小儿,驾车的.壮汉。诗人此时思绪飞扬,浮想联翩:这里,当年就是宋辽的分界;这里,又是战国时燕赵古战场;这里,更是传说中东方九黎族首领蚩尤作乱,与黄帝大战被杀之处;这里,是尧的凶臣共工被流放的地方;在这里,小小的燕国郭隗一个主意为昭王聘来了名将乐毅、名臣邹衍剧辛,一时国力大强,取齐七十余城,威震天下;从这里高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带武士秦武阳出发,去演出了刺杀秦王的悲壮一幕;这里,臧荼、卢绾时降时叛;这里,曾爆发安史之乱,搅得天下不安。历史的风云变幻,让诗人感慨万端。今古山川依旧,几度人世沧桑。而人生有限,转瞬百年。忆昔如梦里醉里,禁不住眼泪滂沱,将来又不可预见,令人迟疑彷徨。我们听到了爱国诗人的心声,我们看到了民族英雄的肝胆。诗中有天地古今,社稷百姓,字里行间,只见激浊扬清,爱憎判然,却绝无一丝儿女私情,不掺半点个人恩怨。当年王应麟对天祥状元卷评价“古宜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诚哉,斯言!
至保州过三陵,留下了《赵太祖墓》一诗:
我行保州塞,御河直其东。山川犹有灵,佳气何郁葱。顾我巾车囚,厉气转秋蓬。办香欲往拜,惆怅临长空。
宋三陵在保州城东,即僖祖钦陵、顺祖庆陵、冀祖安陵。是太祖赵匡胤的祖坟,北宋的发祥之地。因是太祖故里族属陵寝所在,太平兴国年间改清苑为保州,保卫祖宗陵寝安全之意。真宗景德二年(1006)又置保定军。由寇准斡旋,以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与契丹议定合约,以白沟为界南北弭兵。南宋嘉定八年(1216),保州城被金兵攻陷,除技艺匠人幸免外,合城百姓,不论男女老幼全被杀光。之后又60卒,风雨飘摇的南宋也彻底灭亡了。保州,保州,既没能保住百姓的身家性命,又没有保住赵氏祖陵,更没有保住宋朝的江山。作为大宋状元的文天祥,以囚徒的身份路经此地,能不良多感慨吗?
诗人笔下的太祖墓是“山川扰有灵,佳气何郁葱”。他也许想到了,在后周为水陆都部署的赵匡胤,显德六年自御龙舟沿流而北,到独流口,溯流而西到了益津关,招降了契丹守将,至瓦桥关再降其守将。一路所向披靡,功勋卓著。不久即黄袍加身,开创了大宋三百年基业。可谓勃焉而兴,事业辉煌。天祥看到,太祖墓至今笼罩一片帝王之气,郁郁葱葱。他想置办香火前去凭吊,可惜囚车囚身欲往不能,只好临空祝祷,暗自嗟叹。文天祥在为一个沦亡的朝代唱支最后的挽歌,是为一个无可挽救的腐败集团送丧。
九月二十九日,发保州,经梁门,写下《过梁门》五律一首:
一一金瓯在,双双镇璧全。土花开旧国,风絮渡江船。南北分新统,江淮号极边。更和天堑失,回首惨杜鹃。
梁门,战国时赵国汾门,周为梁门口寨。宋时梁门、武遂二县为安肃军保。信军,在今徐水县。真宗朝名将杨延昭知保州,驻遂城,契丹攻之甚急。天大寒,延昭汲水灌城为冰,坚滑不可上,智退契丹大军。谚云“铜梁门,铁遂城”,即此。
诗人过此,不能不想到梁门遂城曾经的辉煌。凭如此两处弹丸之地,大兵压境,竟然金瓯完固,双城璧全。时过境迁,而故垒花开依旧,不知却为谁艳。徽钦二帝被掳北去,新君渡江南迁,也不过像片风中的柳絮。江山半壁沦入敌手,江淮一线倒成了边塞天堑。可如今,不仅“靖康耻,犹未雪”,连这半壁江山也丧失殆尽。那亡国之痛,不堪回首,比啼血的杜鹃更觉凄惨。
九月三十日晨,诗人在元兵羁押下,在定兴县南渡过白沟河。啊!白沟,当年的宋辽界河,它与一个悲壮的英雄相连,它让诗人胸中涌起万丈波澜,诗人含泪援笔疾书了一首长篇五古(白沟河》:
昔时张叔夜,统兵赴勤王。东都一不守,赢马迁龙荒。适过白沟河,裂眦须欲张。绝粒不遄死,仰天扼其吭。群臣总奄奄,一士垂天光。读史识其地,抚卷为凄凉。我生何不辰;异世忽相望。皇图遘阳九,天堑满飞堭。引兵诣阙下,捧土障澜狂。出使义不屈,持节还中郎。六飞独南海,金钺将煌煌。武侯空威心,出狩惊四方。吾属竟为虏,世事吁彼苍。思公有奇节,一死何慨慷!江淮我分地,我欲投沧浪。沧浪却不受,中原行路长。初登项籍宫,次览刘季邦。涉足河与济,回首嵩与恒。下车抚粱门,上马指楼桑。戴星渡一水,惨淡天微茫。行人为我言,宋辽此分疆。悬知公死处,为公出涕滂。恨不持束刍,徘徊官道旁。我死还在燕,烈烈同肝肠。今我为公哀,后来谁我伤?天地垂日月,斯人未云亡。文武道不坠,我辈终堂堂。
白沟河,曾是北宋苦心经营多年而成的一条宽阔的水系,引黄入塘,塘泊相连,西起保州,东至黑龙港人海处,绵延九百余里,俨然一道水上长城。它曾成功地抵御过强敌入侵。而诗人想起的并非太宗朝的这些往事,而是宋末一位忠肝沥胆的烈士张叔夜。
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张叔夜请求以骑兵断敌退路,未被采纳。后金兵再度包围京师,也只有时任邓州知州、领南道都总管的张叔夜率军驰援,屡创敌军。最后城破,他坚拒签名拥戴张邦昌伪政权以保自己的身家性命富贵荣华,却甘愿随徽钦二帝北上为囚。他一路绝食,只饮淡汤,生命垂危。当随从报告到了宋辽边界白沟河时,早已奄奄一息的张叔夜瞿然而起,目瞪须张,大呼数声而绝。
这正是诗人足以引为楷模的人物,这才是国之贞士,是民族的脊梁!虽然诗人与张叔夜生不同时,但诗人眼前似乎浮现出了张将军裂眦张须,仰天呼号动人心魄的一幕。
国遭厄运,兵迫都门,文天祥义无反顾引兵勤王。受命于危难之际,救亡于倾厦之时,如同“捧土障澜狂”,那简直是无济于事。接着,出使元军被扣,驱而北行,脱身南逃,整军再战,不意又兵败被俘。此后的崖山一战,败得更加惨烈。陆秀夫抱着帝昺投海,从死者宫女将士数万人,南宋终归灭亡。屡战屡挫,直至熄灭了最后的一线希望,君死国亡,身陷囹圄。
这时元太祖下诏,押文天祥北上燕京。械手踬足,从广州出发,迤逦行来,“中原行路长”。一路登过项籍的王宫,浏览刘邦的封地,渡过了黄河济水,经过了嵩山恒山,曾手扶梁门而嗟叹,曾指点楼桑而沉思。故国的名山大川,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无不激起诗人心中的波澜。而今,身临宋辽界河,脚踏张公殉难之地,禁不住涕泪滂沱。从容就死易,诗人曾绝食而死,却没死成。(曾有遗民在他路经的驿站酒楼发祭文,挂揭帖,质问他何以不死?催他速死!)但死要死得轰轰烈烈,死得大义凛然,慷慨悲壮。张公做到了,我也以此自勉。今天,我来为公哀悼,后人,有谁为我哀伤?不!天地在,日月永存,你不会在世人心中泯灭。只要死为正义,“我辈终堂堂!”
金石句句,掷地有声,何等铿锵!这日途经刘备故里,又留有《楼桑》一首:
我过梁门城,楼桑在其北。元德已千年,青烟绕故宅。道旁为挥泪,徘徊秋风客。天下卧龙人,多少空抱膝。
刘备所居故里东南有桑树,高五丈余,备幼时常与同族小儿戏于树下,故名楼桑村。刘备字玄德,即诗中元德。诗意,刘玄德虽死去千余年之久了,楼桑故宅依然烟云缭绕。诗人徘徊在秋风里,仁立在官道旁,挥泪伤感:你毕竟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死而无憾。而天下有多少胸怀奇才大志的人中之龙,难得一展宏图,抱恨终天!
同日,行至涿州,又有《涿鹿》诗。
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历历关河雁,随风鸣寒秋。迩来三千年,王气行幽州。
涿州并非涿鹿,诗人误此为彼。也许是诗人故意借此咏怀,就像苏东坡咏赤壁一样。诗的大意是:我看涿鹿这片原野,远古时黄帝大战蚩尤的地方。轩辕(即黄帝,曾居轩辕之丘,故名)在此确立了天子的权威,受到四方诸侯的朝拜。阵阵大雁飞越关河,在寒风里呜叫。三干余年来,幽州一带始终笼罩着一片帝王之气。
诗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赞颂呼唤王者之气、阳刚之气、英雄豪气,那是痛感南宋小朝廷太缺乏这种气了。一个个扶不起的阿斗,孱弱无能,儿女作态,醉生梦死,不思进取。三百年的根基,败得太觉窝囊。后来燕京狱中的《正气歌》,不也正是这种思想的喷发吗。
在保州期间,还有《怀孔明}《刘昆》《祖逖》《颜呆卿》《许远》诸诗作。
怀孔明
斜谷事不济,将军殒营中。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世以成败论,操懿真英雄。
刘昆
中原荡分崩,壮哉刘越石!连踪起幽并,只手扶晋室。福华天意乖,匹脖生鬼蜮。公死百世名,天下分南北。
祖逖
平生祖豫州,白首起大事。东门长啸儿,为逊一头地。何哉戴若思,中道奋螳臂。豪杰事垂成,今古为短气。
颜杲卿
常山义旗奋,范阳哽喉咽。胡雏一狼狈,六飞入西川。哥舒降且拜,公舌膏戈铤。人世谁不死,公死千万年。
许远
起师哭玄元,义气震天地。百战奋天姿,脔妾士挥泪。睢阳水东流,双庙垂百世。当时令狐潮,乃为贼游说。
诗人怀念的无一不是历史之名人,一时之豪俊。都曾叱咤风云,建功立业,值得后人仰慕赞美。一个朝代乱世末期所缺乏的,正是诗人反复讴歌的英雄气概。
诸葛亮一首较为特别。前四句说武侯七出祁山,统一大业也终未完成,赍志以殁,留下一篇感天动地的《出师表》。后半一反传统世俗主见,讲的是若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那曹操、司马懿不就是当之无愧的真正的英雄吗?尽管人称汉贼,这汉贼却是深明大义,赤胆忠心,直贯苍穹。看来诗人着意的仍然是那个时代辈出的英雄。
刘昆一首,“中原荡分崩,壮哉刘越石!”起句就说天下大乱,正需英雄一试身手,刘昆恰是这乱世英雄。壮哉刘越石,钦敬之情跃然纸上。刘昆(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无极)人,西晋将领与颇有成就的诗人。少与祖逖为友,闻逖有“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刘昆初任并州刺史,继任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他忠于晋室招抚流亡,体恤百姓,长期坚守并州,而与刘聪、石勒相对抗。后与鲜卑贵族段匹臁相结合,旋被害。刘昆虽死,留芳百世。而天下遂南北分治。
祖逖,东晋名将,字士雅,范阳遒县(涞水)人。少孤,轻财好侠,慷慨有节操,断非市井无赖、幽并游侠儿可比。故诗人说“东门长啸儿,为逊一头地”。建兴初,请求北伐,任为豫州刺史,率部渡扛,中流击楫,誓复中原。“平生祖豫州,白首起大事”即此。所部纪律严明,得到人民拥护,尽收黄河以南为晋土。这时东晋内部叠起纷争,祖逖无可作为,忧愤而死。故言“豪杰事垂成,今古为气短”。
颜杲卿,唐玄宗时常山太守。安史之乱,他应从弟平原太守颜真卿之约,起兵讨贼,河北响应者十七郡。次年被史思明所执,绑在洛阳天津桥上示众。他骂贼不绝,遭肢解断舌而死。
这首诗就写这段历史事实。“六飞入西川”是说唐明皇避难到四川。六飞,天子六匹骏马驾车,代皇帝,“哥舒降且拜,公舌膏戈蜒”忠奸对比何等鲜明。无能的唐将哥舒翰率百万大军讨贼,胡乱指挥,顷刻全军覆没,他本人被俘,竟跪拜安禄山脚下,舔颜无耻。降贼称臣。同样是战败被俘的颜呆卿,钩断舌头,肢解肉体,犹骂贼不止。“人世谁不死,公死千万年!”文天祥诗中多次歌颂颜常山这种一死重泰山的精神。
许远,安史之乱时唯阳太守,与张巡协力守城数月,兵尽粮绝,城陷被执,不屈而死。不过,按此诗所叙主事,为张巡所为,作者张冠李戴了。如“起师哭玄元,义气震天地”句,天宝七四载正月,贼酋张通晤攻陷宋、曹诸州,谯郡太守杨万石也投降叛贼,并逼张巡为长史,使西迎叛军。张巡率吏卒哭于玄元皇帝祠,起兵讨贼,从者干余人。“脔妾士挥泪”,也是张巡所为,而非许远。因守睢阳数月后,城内粮草俱尽,士卒不断饿死。张巡杀死爱妾,煮肉分给士兵,士兵挥泪大哭。见状,许远也杀家奴以飨士卒。
“当时令狐潮,乃为贼游说”,指睢阳失陷后,令狐潮劝张巡投降。而张巡与部将南霁云等宁可从容赴死。
张叔夜、诸葛亮、颜呆卿、刘昆、祖逖、许远,文天祥在保州歌咏的,无不是失败的英雄,一个个不是死得惨烈,就是死得英勇,他们死而扰生,虽死犹荣。他们是寒夜的明星,他们像经天的日月,他们是林中的鸣镝,是军中的大纛,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呐喊,他们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他们,就是诗人心中的楷模,他们,正是诗人膜拜的哲人。天祥在保,短短几天里,寥寥数首诗,却“双庙垂百世”,“公死百世名”,“人世谁不死,公死千万年”,“天地垂日月,斯人未云亡。文武道不坠,我辈终堂堂!”反复高吟人生之气节,念念不忘失国之悲恸。这是徘徊在汨罗江边的三闾大夫,这是踟蹰于北海之L抱旄牧羝的苏武,这是啊,一颗辉馏占今的爱国明星!他戴镣的双足走过燕赵大地,在汗青上刻下了永不磨灭的歌吟。附:参考资料
《文天祥全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文天样年谱辑略》熊飞
(宋史·文天祥传)(历代名人咏保定)中共保定市委宣传部编,河北大学出版杜2000年版(完)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樊锦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