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文仪是一位饱学正义之士,文天祥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二十岁的时候,进入庐陵白鹭洲书院攻读。那时白鹭洲书院的主持是著名学者欧阳守道,他治学以“有益于时用”为宗旨,不以高谈虚语以自标榜于一时,这对文天祥的成长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文天祥的家乡庐陵,自古是人文荟萃之地。当他在游乡学时见到欧阳修、杨邦、胡诠等人的塑像,欣然慕之。他说:“我如果不像他们一样,俎豆其间,枉为男子汉!”文天祥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
宋理宗宝右四年,年方二十的文天祥考中进士。皇帝把所有的新进士召入集贤殿对策,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洋洋万言,不为草稿,一挥而就。理宗阅卷大喜,亲擢为第一(即状元)。考官王应麟也很兴奋,他对理宗说:“文天祥这篇论策古谊如龟鉴,忠肝如铁石,我为您得到人才而高兴。”文天祥的名字一时传遍天下。
开庆元年,被任命为宁海军节度判官。这时元兵大举伐宋,京师危急,宦官董宋臣怂恿理宗迁都逃走,朝臣没有人敢发言,文天祥立即上疏:“六师一动,变生无方,臣恐京畿为血为肉者,今已不可胜计矣。”并“乞斩宋臣,以一人心”。文天祥的疏奏上去了,但理宗没有答复。文天祥悲愤之极,辞去官职还乡。
理宗不久又起用他。数迁至刑部郎官。这时宋臣复出为都知,文天祥又上书极言其罪,但理宗还是不答复。后文天祥出守瑞州,改江西提刑,迁尚书左司郎官,寻除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为忠正鲠直,敢忤权奸,文天祥三次被台臣上书奏免。但文天祥抱定“公尔忘私,国尔忘家”的信念,笑对排挤,不屈不饶,表现了非凡的胆识和气魄。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这时他去拜访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他以关切的眼光看着天祥说:“宋瑞(天祥字),天时人事当有变,我见的人多了,能负天下之责的,就在你了。你要多多保重啊!”前辈的勉励,使天祥激动不已。他深感重任在肩,义不容辞。
咸淳十年九月,元世祖忽必烈命丞相伯颜率军二十万侵宋。元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宋城池要塞纷纷陷落,谢后降颁《哀痛诏》:“愤兹丑虏,闯我长江,乘隙抵戏,诱逆犯顺。”乃召唤天下军臣,忠肝义胆,起兵勤王。勤王就是救援朝廷,十万火急。
宋恭帝德右元年正月十三日,文天祥在知赣州任上接到勤王诏书。历史把文天祥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立即移檄诸路,并以家赀为军费,号召天下英雄聚集,保卫宋室。一时响应者如云,短期内聚兵五万。八月拥军至京师临安,驻兵西湖之上。九月,除浙西江东制置使,知平江府事。这时伯颜军已发金陵入常州,文祥遣将解常州之围,不幸败于五木。又以独松关危急,趣师入卫,未至而关失守。
德右二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大军势如破竹,进驻皋亭山,临安危在旦夕。宰相陈宜中逃走,朝臣纷纷作鸟兽散。在此危急时刻,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这时伯颜邀宋朝当国者相见,天祥挺身前往,与之舌战于皋亭山。天祥措辞慷慨,令元酋“为之辞屈而不敢怒”。元军无奈,乃强行扣留文天祥。二十一日,谢后派遣宰相吴坚、贾庆余以国降,南宋灭亡。二月五日,吴坚、贾庆余等奉降表赴元京大都,文天祥也被胁迫北行。至京口,文天祥设法逃脱,到达宋军据守的真州。在《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连用二十二个“死”字,来形容这次虎口脱险的艰难经历。
在真州的文天祥雄心万丈。他想挽狂浪于既倒,复国脉于淮水。但淮西制置使夏贵早已降元,淮东制置使李庭芝也不接纳他,文天祥毫无办法,复国希望化为泡影。无可奈何之下,他又开始辗转跋涉,泛海经温州至福安。先期逃至福安的陈宜中、张世杰拥立八岁的益王赵罡称帝,是为端宗,改元景炎。南归的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
文天祥到南剑州聚兵抗元,成立都督府,号召各地起兵,夺回江西。原来随文天祥起兵的旧部,一部分来到福建,福建当地人也参加了文天祥的队伍。景炎十一月,文天祥移兵到汀州。元军追过来,天祥遂移兵漳州。元军又追,天祥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在雩都大败元军,进而攻下兴国,并收复了赣州和吉州的一部分属县。南宋复国这时出现一线希望。
元军随即增派骑兵,发动反攻,文天祥寡不敌众,被元军打败。文天祥收残兵奔循州,驻南岭。这时文天祥和帝罡小朝廷失去了联系。景炎二年二月,文天祥进兵海丰,向潮州移动。
这年三月,帝罡在广州湾病死,陆秀夫、张世杰又拥立八岁的卫王赵丙作皇帝,改元祥兴,继续打宋朝的旗帜。陈宜中见大势已去,又乘机逃走。这个见风使舵的小人。六月间,帝丙的小朝廷迁到大海中的厓山,企图以大海为屏障来保存自己。
元朝以张弘范为都元帅,海陆并进,大举南下,当然是想一举消灭宋军的残余。这时文天祥退出潮阳,转到海丰北的五岭坡。正在埋锅造饭,张弘范兵追来了,众不及战,文天祥被俘。
元兵把文天祥带去见张弘范,左右令之拜,文天祥扬扬而立,不肯下拜。张弘范把文天祥押到船上。那是元朝水军进攻厓山的兵船。张弘范要文天祥作书招张世杰投降。文天祥说:“我不能捍卫父母,却叫人去叛变父母,有这样的道理吗?”张弘范强要,文天祥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弘范读了诗,也深为感动,连连说:“好诗,好诗!”也就再不相强。战斗开始了,宋军一败涂地,陆秀夫抱帝丙投海死。张世杰也死了。宋朝残存的抵抗力量完全覆没。文天祥目睹激战,向南痛哭,写下《二月六日海上大战》,描述了厓山大海战的惨烈,读来感人肺腑。
张弘范把文天祥押解到元大都,关在狱中。元朝统治者想尽一切办法,劝诱文天祥投降。先是宋朝的宰相状元留梦炎来。他逃跑后投降元朝做了官,元世祖忽必烈派他来劝降。他刚开口,就遭到了文天祥的痛骂,留梦炎狼狈而回。忽必烈又派俘虏来的亡国皇帝赵显来,文天祥只是连声说:“圣驾请回。”文天祥决心以身殉国。他在狱中作《正气歌》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文天祥被关押三年余,元朝统治者对他的凛然正气也相当佩服。后忽必烈亲自来劝降,天祥仍然大义凛然拒绝。他临刑从容,英勇就义。其妻收其尸,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忠于宋室,真的做到了问心无愧。
文天祥是南宋末世最有成就的诗人和散文家。他前期的诗受江湖诗人影响较深,后期则主要学杜甫。他诗歌的精华主要是后期的作品。国难当头,国破家亡,文天祥身为楚囚,蘸泪写诗,故其诗如杜甫沉郁顿挫,慷慨悲凉。他的前后《指南录》、《吟啸集》,以及《集杜诗》二百首,指斥奸臣的专权误国,元军的冷酷野蛮,志士的浴血奋战,以及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自豪感,惊天地,泣鬼神,完全可以当做宋末的史诗来读。
他的散文则一扫南渡后散文的拘谨畏缩,大开大阖,宏论滔滔,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而有余。代表作是他在集贤殿一挥而就的《御试策》,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而他的名篇《指南录后序》,则把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描写自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传奇经历,字里行间,澎湃着至死不渝的爱国激情,读来催人泪下。游记散文《文山观大水记》,以移步换形之笔,把大水的声势表现得惊心动魄,不可逼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