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文天祥的一首诗看宋儒的救世精神
|
从文天祥的一首诗看宋儒的救世精神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上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兵败被俘,从海上押解北上,船过伶仃洋的时候写下的一首诗。中国人中能知道全诗的人不一定很多,但不知道最后两句的,就很少。
这是一首能兴奋中国人的血液的事,长期以来,他使一个极端衰落的民族在无边的屈辱中似乎找回了某种自豪感。瞧!我问有宁死不屈的英雄,有凛然不可欺辱的大丈夫!有永远不会消亡的民族精神!教文史的老师总不忘拿这首诗来教育和激发他的学生,不管它是不是正好出现在课本上;电视上、报纸上、杂志上,一个生长到二十岁的中国青年,还会有许多机会来了解和熟悉这首诗。那么,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强烈情感或者说精神,真的是那样大义凛然、值得后人尊敬吗?
我们必须来分析这首诗,并且了解文天祥写这首诗的个人背景和社会背景。文天祥,状元出身,南宋抗元的政府领袖,官至宰相,但我以为,把文天祥称为一个抗元志士更为合适。中国人是喜欢以某个人的最高官衔来称谓这个人的,甚至荒唐到以最高官衔取代人的名字。杜甫,唐代大诗人,被尊为诗圣,但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称他为杜甫的人少;杜甫有自己的字---子美,称他为杜子美的时候也不多,通常杜甫就被称为杜工部,他的诗集也被称为杜工部集;可杜甫不过做过很短一段时间的工部小官罢了。同样,文天祥被称为文丞相也是有些名实不符的,但我却很愿意继续以丞相来称谓他,因为他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合格丞相之一。他至死以宋朝丞相身份自居,不是为了丞相名声的尊贵,而是因为它代表了他本人以及已经灭亡了的宋朝的尊严。
文天祥是在南宋大势将去的情况下当上丞相的。执政的事就别想了。蒙元大兵压境,宋朝原有的丞相陈宜中这时忽然不知去向----自己跑了。小皇帝只有四岁,谢太后主张向蒙元纳降称臣。跟蒙元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元将伯颜以为宋朝谈判代表的级别还不够高,要求派丞相去谈。陈宜中丞相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跑掉的。文天祥既然接任丞相,第一件事就是去和元人谈判。
这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南宋的最低谈判目标是:投降可以,称臣可以,但必须保留南宋的小半壁江山,可南宋的军事力量已经不足以支持这一最低限度的政治要求。于是,谈判破裂。文天祥在谈判中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激怒了伯颜,伯颜放其他的宋臣回去向谢太后汇报,把文天祥扣留了下来。
国虽弱而其臣不卑,势已危而其人不怯,壮哉!文天祥。有人说,文天祥的庄严甚至是倨傲的谈判态度伤害了他所服务的朝廷,胡说八道!所谓形势比人强,就算文天祥卑恭屈膝,也改变不了最后的谈判结果。
果然,谢太后马上派另一个人做丞相,代替文天祥去跟蒙古人谈判,而且完全接受了蒙古人的条件----投降,献出宋朝的一切:土地、人民、宗庙。不谈判的结果也无非如此。
文天祥设法从蒙古士兵的看管中跑了出来,去投奔在福州新建立的另一个南宋朝廷。在那里,他被正式授予右丞相职权,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空壳的丞相职位。有一帮抗元志士和文天祥在一起。他们做着最后的努力。
他们的努力失败了,文天祥兵败被俘。
当文天祥被押解到北方,面对前来劝降的元朝宰相,文天祥立而不跪,理由是:我也是宰相---宋朝的宰相。
他还对元朝的宰相说:如果宋朝早几年用他做丞相,宋朝就不会灭亡。
如果宋朝真能早几年用文天祥做丞相,南宋是不是就能免于灭亡?我相信,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很大。文天祥的确是一个文能谋、武能战的人。当宋朝的都城临安危在旦夕,朝廷下昭天下勤王,这时候武将只来了一个---张世杰;文臣也只来了一个,就是文天祥。文天祥以一个州官的身份,自己散尽家财,招募士兵,而且向天下人证明,他临时招募的士兵是能够战斗的,比正规军战斗力还强。如果宋朝能够在信任贾似道的时候信任文天祥,以南宋的人口、国力、已经被激发起来的抗敌热情,加上朝廷坚定的绝不苟且的抵抗决心,守住江南一隅,或者是完全有可能的是事。这样历史也就要完全重写了。
但不幸的是,文天祥没有机会。总是小人才有机会。我们在今天知道贾似道真是一个小人、一个小丑,当时的情形可完全不是这样,全国人民都把希望寄托在贾似道身上,认为他是国家的栋梁、救星。那是一个道学统治人的思想的时代,按照道学的修身要求,贾似道是一个“标准”的道德君子。当时的儒生尊称贾似道为“师相”,意思是做人的老师和宰相,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被尊崇的程度。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中国的历史上,凡是生前被尊崇的道德君子,在死后或者是在历史上都反过来被认为是小人,王莽是这样,秦桧是这样,贾似道也是这样,莫非孔子的修身学说是专门给小人拿来做装饰的吗?
贾似道死了,但是机会依然属于小人。南宋江山已经风雨飘摇,行将倾覆。小人,你为什么不把这最后的机会留给那些志士,他们纵使不能成功,至少他们愿意跟他们所服务的国家同命运、共生死!可小人是不会有这样的觉悟的,他们就是要吸尽自己所寄生的主体的最后一滴血。当蒙元的大军打到南宋的都城的时候,成百上千的朝廷官员纷纷开溜,抛弃他们平时信誓旦旦要效忠的国家,抛弃他们只有四岁的君主和君主的母亲,也抛弃他们一直标榜的道德信仰;只剩下六个文官没有跑。
文天祥是这时进入朝廷的领导核心的,职位已经自动地给他空出来了。文天祥是一个“志士”吗?或者他是一个“英雄”吗?志士和英雄这时对国家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他是一件“祭品”,怀着最纯洁的赤子之心,在国家行将灭亡只缺少一件最后的精神“祭品”的时候,他自己主动地爬到“献祭”的桌案上去了。
他要为一个伟大民族的第一次灭亡献上自己的血!
如此巨大的悲痛,上亿的子民,悠久的历史,令人自豪的文化,当这一切可能要永远消亡的时候,没有一件合格的祭品来给他徇情,那将是一件非常难看的事!
文天祥知道自己将成为一件祭品,当他眼睁睁地看着小皇帝没身入海,自己已无能为力的时候,这一点就更清晰了。他抱定必死的决心,但他的心里并不是完全绝望。他的心里所想的,并不像我们所猜测的那样纯洁,或者说高尚。
让我们回到他的那首诗:过零丁洋。
全诗八句,意思并不难理解。苍凉悲切,凄婉哀痛,同时又倔傲自矜。但奇怪的是,国家的不幸在诗中只是作为个人不幸的背景被提及,刚刚过去的战争在诗中也是作为个人命运的铺垫来叙述。全诗所表达的感情,伤也罢、痛也罢、哀也罢,其实是只针对作者自己的;关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伤痛或关注,在诗表达得至少是很不充分的。最后两句,则分明地表达出自己虽死犹生、甚至是用死来成全自己的道德人格的充分自信。国家已经灭亡,人民将被奴役,文天祥对此是不必负任何道德责任的,他已经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但不管怎样,国家的灭亡和人民的被奴役,与他自己的人格完成相比,后者可以是更重要的吗?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认为,他可以永垂青史了。
他没有想到,民族何时才能重获尊严,人民在异族的统治下会经受怎样的屈辱。
指出这一点并没有要有意责难文天祥的意思,因为我已经说过,文天祥的人格是最为高尚的。照天性来说,他的先天禀赋是属于“赤子”一类的,这是人的所有可能的天性中最为珍贵的一种,是人间极为稀缺的无价珍宝。但所有的人都会在他的思想意识里被打上时代的烙印,文天祥也不例外。他的这种对自身人格完成的片面注重,正是宋儒的精神在他的灵魂中的反应。至于这种精神追求与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冲突与矛盾,他并没有意识到。
宋儒的精神追求是高尚的吗?文天祥证明了这种精神追求的高尚性?正相反,文天祥证明了这种精神的虚妄和自欺。别忘了,当巨大的灾难降临到这个社会的时候,那些当初被精心挑选出来的正人君子是怎样一哄而散的,他们从小被灌输道德、修身、敬畏、忠诚等等正统的儒家思想,他们被诱导相信个人道德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包括敌对国家的军事威胁。但当残酷的社会现实打碎了他们的道德梦想的时候,他们就立刻变得脆弱无比,不堪一击。绝大多数儒生在他们刚刚踏入现实社会的不久,就已经醒悟到了道德和现实的矛盾,他们会暗中在自己的心里调节好这种矛盾,以使自己适应社会。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生来具有圣洁品质的“赤子”,是注定要为这种道德梦想做牺牲品的。在相对和平的年代,他们可能不为人知,而且很难取得大的成功,但是当巨大的灾难降临到国家和社会头上的时候,只要有机会,这些人会自动跳上祭坛,充当祭品。
而原有的道德梦想,从小就被灌输的道德信条,这时候已经成为他们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他们为自己的信念而牺牲,是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的,相反,从道德意义上来说,他们反而是成全了自己。
问题是这种道德上的自我成全,却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割裂开来,这就完全注销了这种道德修养的社会价值。文天祥可以去救国,救世,不避凶难,不顾个人甚至是家庭的安危,但这只是他个人的内在的道德驱使,而不是他对社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接受了这样的道德信条就等于接受了这样的价值观念:个人的道德修养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东西。有了崇高的道德修养就能够成就一切。所以道德的社会目的或者说修身者的社会责任,在这里不是被忽略,而是根本没有必要再被提及,因为道德本身就能够成就一切。当巨大的社会责任突然被强加在修身者的身上的时候,再大的社会责任也只能成为第二位的了。占据第一位的,永远是个人道德。
如果这种道德修养是真实的,许许多多的道德君子至少不逃避他们的社会责任,那么,这样的社会也将是健康的,甚至是强盛的,对外也足以抵抗最危险的敌人。但不幸,这样的所谓道德修养很少是真实的。人就是这样,他天生不是君子,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当一种软性的道德要求被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做到的时候,每个人都宣称自己已经完全做到了,反正这是没有任何外在的刚性标准作为判断依据的。一个人可以逃避任何社会责任却对外宣称,他自己道德崇高,因而不愿与那些道德低下的人为伍。大多数人都披着道德的外衣,表面上全是君子,而实际上全是小人。道学从他诞生的那天算起,到南宋灭亡的时候,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道学”这个称谓在社会上已经成为伪善的代名词。但道学家只给自己改了个名号,他们改称自己为经学家,继续统治人们的思想,而其精神实质一点也没有发生变化。全部的宋儒就是在这样的所谓经学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脊梁。
和平的时候不能有任何建设性的作用,大难降临的时候,这些所谓的饱读圣贤之书的君子,就一哄而散。只讲个人道德不讲社会责任的教育结果,就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社会责任。而个人道德,在另一个皇权社会里,还可以继续伪装下去。
文天祥的命运是被预先确定了的,道德只对他和少数几个跟他一样的人才是真实的,他们只能成为被牺牲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天祥是幸运的,他实现了自我牺牲的最大价值。
但是,直到他牺牲了自己,他不能理解导致他的国家灭亡和个人牺牲的文化缺陷,对他来说,个人道德的自我实现仍是比个人的社会责任更优先的东西。甚至,文天祥并不以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留取丹心照汗青”。或许,文天祥还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文天祥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从文天祥的一首诗看宋儒的救世精神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文天祥《正气歌》写作于北京? |
下一篇文章: 文天祥是英雄——“一身正气、自强不息”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