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长李达,第385旅旅长陈锡联、第386旅旅长陈赓,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等人进行过多次讨论。
最后众人一致同意在华北敌后进行一次交通破袭战,并把作战的主要目标放在正太路上,同时对平汉、同蒲、白晋、平绥等华北各主要铁路及其他主要的公路线也展开破袭,以配合正太线的作战行动;除第115师和山东纵队不参战外,第120师、第129师及归其指挥的决死队,另外还有晋察冀军区部队都将参加此次战役。随后,八路军总部即开始起草战役的预备命令。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破击正太铁路的《战役预备命令》由八路军总部正式下发到晋察冀军区、第120师及第129师,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该命令首先简要分析了当时国内的抗战形势及对华北敌情的判断,阐述了破击正太铁路的理由,继而明确指出,此次战役“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据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大拔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两侧工作,基本是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该命令还要求对其他各重要铁道线,特别是平汉、同蒲线,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以配合“正太铁道战役之成功”。从该项命令可以看出,八路军总部当时称此次战役为“正太铁道战役”。
7月23日,八路军总部又下发了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关于进行正太战役中侦察重点与注意事项的指示,电文中将此次战役称为“正太战役”。8月8日,八路军总部正式发出《战役行动命令》,命令“限8月20日开始战斗”。在同日发出的关于破坏战术之一般指示及8月18日发出的为达成正太战役应连续破路的指示中,八路军总部都称此次战役为“正太战役”。“百团大战”这一名词在当时还没有出现。
三、百团大战并非背着中共中央军委擅自发动的
自20世纪50年代末起,由于彭德怀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发动百团大战也成了其一条“罪状”,其中理由之一就是百团大战是彭德怀背着中共中央军委擅自发动的,事前没有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对这一指责,彭德怀曾作过专门的申述。
他说:“总部决定后,7月22日发出电报给各区,也报军委。估计到破袭战开始时,日伪军会有相当部分,必从我根据地内向外撤退,故部署我各军区和军分区应预有准备,乘敌退出碉堡工事时,尽量消灭敌人,平毁碉堡及封锁沟、墙。各区接到此部署后,积极行动,提早准备和进入预定地域。……为防止敌人发觉,保障各地同时突然袭击,以便给敌伪更大震动,大概比预定时间提早了10天,即在7月下旬开始的。故未等到军委批准(这是不对的),就提早发起了战斗。”实际上,百团大战发起日期是8月20日,比原定日期8月10日左右(《战役预备命令》中规定的)推迟了10天,而并非是提前了10天,这当是彭德怀记忆之误。此点说明百团大战不是彭德怀背着中共中央军委擅自发动的。
事实也的确如彭德怀所说的那样。八路军总部在1940年7月22日发出《战役预备命令》的同时,向中共中央军委作了报告。延安方面收到该电文后,当日即抄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王稼祥及张闻天、王明、康生、陈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