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战场第五次战役
|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挫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举行了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五次战役。 1951年3月下旬,联合国军将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地区。为扭转被动局面。3月1日毛泽东主席就提出设想:我们计划在我第二番部队到达后,在四月十五日至六月底两个半月内,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消灭美军及李承晚军建制部队数万人,然后向南汉江以南推进,最为有利。 4月6日,志愿军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着重研究和决定举行第五次战役问题。彭德怀司令员在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的战争指导方针,总结了前四次战役的经验,提出了实施第五次战役的方针和部署。通过研究各种情报和迹象,志愿军总部认为敌军从我侧后登陆的可能性很大。为粉碎敌人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作战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会议决定在敌人登陆前,我军实施反击。 2月中旬至4月初,第3、第19兵团和第47军以及新组建的大批特种兵相继入朝,国内部队抽调的12万补充兵(其中4万老兵)也已经全部到达,朝鲜人民军也进行了整编。4月间,中朝两军兵力已达到130万人(其中志愿军95万,包括77万作战部队)。其中志愿军第一线作战兵力,已有三个兵团十一个军三十三个师和三个地面炮兵师、一个高炮师,共54万8千余人,连同人民军第一线三个军团,前线作战兵力已近70万。当时,敌军在朝地面作战兵力总数为34万人。 虽然我军在数量上对敌具有绝对优势,但是我空军和坦克兵还无法参战,同时火力上仍处于绝对劣势,特别是我军后勤供应状况仍未好转,只能保障最低限度的供应,不能满足作战的需求。同时,新入朝的部队尚无同美军作战的经验,敌情地形不熟,而且准备不足,这都使作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4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因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侵朝政策上有分歧而被撤销一切职务,由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继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4月19日,美第25、第24师先头团进至铁原附近。鉴于铁原正面之敌态势已经突出,中朝两军决定于4月22日黄昏向敌发起反击。 4月21日,进攻之敌被我军遏制在开城、长湍、高浪浦里、三串里、芝浦里、文惠里、华川、杨口、元通里、杆城一线。 4月22日昼间,西线敌人继续向铁原、金化方向进攻,其它方向之敌仍处于守势。 4月22日晚,中朝军队14个军(含人民军3个军团)按照预定计划向敌发起全面反击。西线以1个兵团从正面突击、2个兵团从两翼突击并实施战役迂回,分割围歼当面之敌。 左翼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指挥5个军,迅速突破联合国军防御,进展顺利。第20、第27、第26军进占华龙洞、外药寺洞、白云山地区,歼灭美第24师、南第6师各一部。第40军打退敌人进攻后,乘胜插向敌人纵深,沿途打垮敌人五次阻拦,歼灭美24师、南6师各一部,于23日24时插入敌纵深30余公里,前出至三八线以南沐洞里地区,胜利完成战役割裂任务。第39军前出到华川以南原川里地区,将美军陆战1师隔于北汉江以东不得西援。 担任中央突击的第3兵团第12、第15、第60军在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指挥下,突破后在涟川以北遭到美军第3师、土耳其旅抵抗,进展较慢,24日晨3兵团进至花锋村、炭洞、板巨里一线,并包围了美3师35团,该敌在大量航空兵、炮兵、坦克掩护下突围南逃;之后3兵团在哨城里、宝藏山、永平地区于地形成对峙。 右翼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指挥第63、第64、第65军以及人民军第1军团,于23日凌晨突破临津江。第63军攻占江南要点绀岳山和瓮店洞以南398. 1高地,并向磨叉山、神岩里英29旅阵地进攻。24日,攻占磨叉山、雪马里,歼英军第29旅一部。担任战役迂回的第64军受阻于临津江南岸弥陀寺以北地区,未能迅速突破南朝鲜第1师主阵地。而此时兵团第2梯队第65军2个师也已渡过临津江,致使5个师的兵力大部拥挤在江南岸2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内,遭敌炮兵、航空兵火力突击,伤亡较大,影响了向议政府实施战役迂回和歼灭英军第29旅任务的按时完成。人民军第1军团22日晚占领开城,23日占领长湍,各歼敌一部,24日主力渡过临津江,逼近汶山。 西线我军发起进攻后,东线人民军第3、第5军团也向敌人发起进攻。第5军团分别在23日和24日歼灭南朝鲜第5师第36团大部和第7师第5团大部。 为了发展胜利,经过调整部署,第19兵团于25日18时继续向当面之南1师、英29旅进攻,并突破了敌人主阵地。24时前占领了汶山里、法院里、七峰山一线,歼南朝鲜军第1师一部和英军第29旅格劳斯特郡团第1营及坦克团大部,共4000余人。第64军先遣队突入敌纵深达25公里,严重威胁联合国军侧后。 第3兵团攻占哨城里、钟悬山地区,歼敌一部;第9兵团向当面之美24师发起突击,至25日晚占领清溪山、云岳山和中板里、永阳里地区。 中朝人民军队连续作战三昼夜,虽在加平方向打开战役缺口,对西线联合国军翼侧造成严重威胁,但战役发展形成平推,歼敌不多。敌人于25日逐步撤退至锦屏山、竹叶山、县里、加平、春川第二线阵地继续抵抗。 4月26日我军继续向敌发展进攻,并于当日占领联合国军锦屏山、县里、加平的第二线阵地。至28日,右翼第19兵团攻占国[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彭德怀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朝鲜战场第五次战役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朝鲜战场第四次战役 |
下一篇文章: 朝鲜战场1951年夏季防御作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