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德怀:惊心动魄的五次战役
|
出兵援朝 一九五0年十月一日国庆节后,二日午,北京突然派来飞机,令我立即上飞机去北京开会,一分钟也不准停留。当日午后四点左右到达北京中南海,中央正在开会,讨论出兵援助朝鲜问题。听别的同志告我,主席讲了这样一段话:你们 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我刚到,未发言,内心想是应该出兵,救援朝鲜。散会后,中央管理科的同志把我送到北京饭店。当晚怎么也睡不着,我以为是沙发床不习惯,搬在地毯上,也睡不着。想着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如果美国决心同我作战,它利速决,我利长期;它利正规战,我利于对付日本那一套。但我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日战争时期要有利得多。为本国建设前途来想,也应当出兵。常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要比资本主义阵营强大得多,我们不出兵救援朝鲜,那又怎样显示得出强大呢?为了鼓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侵略的民族民主革命,也要出兵;为了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威力也要出兵。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要亡国,我们站在旁边看,怎样说,心里也难过。我把主席的四句话,反复念了几十遍,体会到这是一个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指示。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如果不把它同朝鲜处于危急时刻联系起来考虑,那就是民族主义而不是国际主义者。我想到这里,认为出兵援朝是正确的,是必要的,是英明的决策,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我想通了,拥护主席这一英明决策。 第二天下午,中央又在颐年堂开会,在其他同志发言后,我讲了几句: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主席决定我去朝鲜,我也没有推诿。散会后在南海畔,有人向我说:看来还不服老哟! 第一次战役 一九五0年十月十八日黄昏时,我随志愿军先头部队跨过鸭绿江。十九日晨到拉古哨电站,二十日晨到达镇西北之小山沟。二十一日晨我四十军之某师通过北镇不远,即与李承晚伪军遭遇。第一次战役是一个不期遭遇战,须立即改变原先行军部署,打退追敌美伪军,立稳足跟。敌乘汽车、坦克追击,先头一部已抵鸭绿江。二十五日即胜利结束了第一次战役。美、英军和伪军利用机械化迅即退清川江与德川地区集结,构筑野战工事,主要是坦克部队交织成防御体系。我们未跟踪猛追,因为没有消灭敌之主力,仅消灭伪军六、七个营、美军一小部;敌利用机械化部队运动迅速,构筑工事亦快,已经构成防御体系。以志愿军现在技术装备去向敌军进行阵地战,是不利的,甚至可能打一个败仗。 第二次战役 我以小部队与敌保持接触,利用有利地形,在离敌进攻出发地三十公里左右,隐蔽构筑反击阵地。在敌大举进攻时,我以小部队节节抗击,至黄昏时,将敌引至我反击阵地前沿。我兵力、火力预先适当配备,至时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入敌阵,以手榴弹、刺刀与敌短兵混战,使敌优势火力不能发挥。此种打法,敌军未见过,也是出敌不意,是我争取第二次战役胜利的正确办法,舍此没有第二种好办法。十一月中旬×日,麦克阿瑟坐飞机在天空侦察,用英语对他所属广播:要加紧准备,打到鸭绿江,回去过'圣诞节'。我军判断敌即将进攻,一切准备就绪。十一月二十日前后,敌向我猛烈进攻,我按上述部署作战。敌黄昏达到我预定反击地区,乘其立足未稳之际,又是一天疲劳之时,我军奋勇冲杀,打得敌军人翻马倒,车辆横七竖八,阻塞于途。此役胜利很大,报销了敌军汽车六千辆以上,坦克、炮车千数百辆。但这些装备,被敌大量凝固汽油弹所烧毁,故缴获只是小部。敌军狼奔豕突,放弃平壤,退回三八线。此役确定了抗美战争的胜利基础,收复了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全部领土。 第三次战役 在第二次战役胜利后,即乘胜追击。至十二月中旬,已隐蔽接近三八线。经过严密侦察,作好各种攻击准备,乘一九五一年元旦前夕(十二月三十日晚),一举突破三八线,夺取汉城;飞渡汉江,收复仁川港,将敌逐至三七线。敌改变计划,从日本和国内抽调之新生兵力,共约四个师,集结洛东江,预设防线,从欧洲抽调老兵补充;从东线(咸镜)方面撤退之兵力,亦集结于洛东江;机械化部队每天只退三十公里,恰是我军一夜行程。总之,敌军一切一切在诱我攻坚,待我军疲惫消耗,从正面反击,从侧翼登陆截击,断我军归路。 志愿军入朝后,连续经过三次大战役,又值严冬,历时三个月,全无空军掩护,也未曾休息一天,疲劳之甚可想见。战斗的和非战斗的减员,已接近部队的半数,急需休整补充,准备再战。并已有三个军进入汉江以南,接近三七线。主力位于汉江以北,三八线及以南地区休整待机,构筑工事,以防敌反攻,并准备长期作战。 第四次战役 我军进至三七线即水原一线,即行停止攻击。敌见诱我深入洛东江预设坚固阵地不成,于一月下旬举行反攻,我集结五个军举行迎击。此役消灭敌军约两个师,大部分是李伪军,小部分是法、比、卢森堡混合部队,约两千人左右;美军一个多营。但把敌反攻打退了。一九五一年二、三月间利用短暂的几天时间(来回七天)回到北京,向主席报告了朝鲜战况和请示战略方针,说明了朝鲜战争不能速胜,并须在二月十五号以前将汉江南岸背水之五十军,撤回北岸。这次主席给了抗美援朝战争一个明确的方针指示,即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这就有了一个机动而又明确的方针。 第五次战役 敌积极诱我军深入洛东江失败后,于二月中旬大举向北进攻。我采取节节抗击;艰苦奋斗;经过约四十天,敌推进到三八线。我在西线举行反攻,把敌打回汉城附近。这是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但敌不再放弃汉城了。在东线进至三八线,敌亦不撤退,向汉城摆成阶梯队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部共同组织力量将东线之敌打退。有一个军进得过远(接近三七线),接济不上,粮食异常困难,撤回时很疲劳。还有六十军之一个师,在转移时,部署不周,遭敌机和机械化兵团包围袭击,损失三千人。这是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所遭受的损失,也是全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一次损失。 第五次战役规模是很大的,敌我双方兵力都在百万。没有消灭美军一个团的建制,只消灭一个营的建制有六、七处;消灭伪军一个师,其余消灭的都是不成建制的。一般包围美军一个团,全部歼灭要两天时间(原因是我军技术装备太落后,他的空军和地面机械化部队拼命救援)。[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彭德怀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彭德怀:惊心动魄的五次战役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毛泽东对百团大战不满:过早暴露了我实力 |
下一篇文章: 上甘岭战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