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不能凭借险峻的地势,而取决于统治者的英明与否。诗人提出了社稷的存亡“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并以“幽怨不堪听”的《玉树后庭花》警告统治者,倘若想依托关中山河之险,沉溺于声色享乐之中,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古讽今,深刻揭示了全诗的主旨,足见议论之妙,见识之卓。而《台城》则不同,虽然也旨在揭示深刻的历史教训,但不作直接议论,而是把议论和景物结合起来,唤起人们的反思,使人不言自明。
这首诗前两句“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先是总述六朝繁华的景象,描写陈后主时结绮、临春这两座凌空高楼,虽然诗句写的都是具体的形象,却能引起读者对楼中人和事的联想,似见帘幕重重、香雾缭绕之中,轻歌曼舞,陈后主与艳女们纵情作乐的荒淫情景。可下一联“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诗人笔锋一转,把同一地点这样一幅野草丛生、满目疮痍的景象展现了出来,这与当年“万户千门”繁华景象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一个“成”字,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数百年前的盛景,似乎一下子就变成了野草。这样强烈的对比手法,我们可以参照杜牧的《江南春》来理解,在《江南春》中,诗人先以“莺”“水村”“山郭”等描写江南春色之美,再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形成对比,借此来讽谕当朝统治者。刘禹锡正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警告中唐统治者,如果再这样昏庸奢侈下去,就必定重蹈六朝相继灭亡的覆辙。
刘禹锡借古讽今的诗作还很多。《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等,都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历史人物或一段历史故事,形似咏史怀古,实则着眼于今,突出今日之衰颓败落,以达到讽谕的目的。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事件,可以使人明白古今兴亡的道理。借古讽今,往往使人看到古人失败的教训,同时自然引起人们与现实进行类比。这样,虽然没有正面去揭露社会现实,却也达到极深刻的警示效果。在刘禹锡的诗歌中,他正是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手法,把嘲弄、讽刺的锋芒毫不留情地指向当时昏暗腐朽的社会现实。
[师]优秀的诗人往往是时代的代言人,他们的诗作常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在藩镇割据、混乱不堪的中唐时期的刘禹锡,就是用自己政治家的头脑、敏锐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描绘并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时事的思考,同时也借此来警戒统治者。
[生6]我仅就《平蔡州》(其二)来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诗作主要赞颂平蔡州之役的重大胜利。按照常理,“攻城以战,杀人盈城”,而平蔡之役却几乎兵不见血,可谓算个奇迹。作者用“城头鼓角音和平”的诗句渲染出鼓角不悲的和平气氛。诗的后两句运用速写手法,表现人民对平叛事业的拥护,对和平的渴望之情。刘禹锡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对国家的满腔热爱,激情满怀地写作此诗,使人民对和平统一的社会的热烈向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文字通俗易懂,流走飞动,而又不失浅近,平易流畅而又精炼,更加表现出平蔡之役的重大意义和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生7]刘禹锡在文学方面的主张是文学作品要反映社会现实,指事成诗歌。其中有的反映了世事沧桑,如《金陵怀古》中的“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就巧妙地借六朝的兴亡指出单靠险要的地势是难以维持长治久安的,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勤于国务。有的则反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如《始闻秋风》中的“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写出了作者虽步入老年,但心中仍放不下国家安危,仍想要为国效力。在他的不少诗作中,表现了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杯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先把一种凄凉的境况摆在读者面前,但笔锋一转,写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了诗人的虽处境潦倒但决不沉沦的顽强意志。在《蜀先主庙》中,写下“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借蜀国贤相诸葛亮与后主刘禅之事,来喻唐王朝曾有过开元盛世,但如今却危机四伏,道出了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他的一些诗作如《浪淘沙九首》(其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写出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对劳动者的同情,更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封建剥削制度。
[师]刘禹锡诗歌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这位同学发现了其中揭露封建剥削的内容。哪位同学想再谈谈这个方面?
[生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