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中晚期文学家、思想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刘禹锡是唐代为数不多的诗文成就俱著的作者之一, 其诗现存800余首。所作《董氏武陵集纪》论诗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其诗远绍风骚,近宗盛唐,继大历予以新变,在中唐韩孟、元白两派外自成一家,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晚唐杜牧等及宋代苏轼、黄庭坚等均曾受其影响。
诗歌内容主要有酬和、讽谕、感遇、时事、咏史怀古、风土民情等类,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切关注,对迫害革新者的强烈愤慨,对个人坎坷的深沉感慨和不甘屈服,对民风民情的热情咏赞,大多情意厚重豪健,识见深刻高超。艺术上,取境优美,善用典实,韵味深长,笔调深沉含蓄,语言工炼畅丽,气势雄健矫拔,各体均有佳作,近体优于古体,七绝最工,可以方驾盛唐,总体成就,咏史怀古诗最高;而学习民歌的风土民情诗,居唐人同类作品之冠,影响尤大,文章博采众长,兼备各体,内容深广,见解卓越,征引渊博,文词宏丽,气机畅达,尤长于说理。为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响应者,李翱称其与柳宗元同为韩愈“伦辈”。
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现有文集四十卷,原为作者亲编,《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后散逸十卷,宋代宋敏求辑遗逸诗文为《外集》十卷。传世版本中,《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和《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较通行,中华书局版《刘禹锡集》较完备。
个人著作:
1、《刘禹锡全集》 华雅士书店
研究著作:
1、《刘禹锡诗词译释》 高志忠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刘禹锡朗州诗文研究》 刘梦初 中南大学出版
3、《刘禹锡诗集》上册 郭向东 中国民艺出版社
4、《刘禹锡诗集》下册 郭向东 中国民艺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