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戊戌年,将是康有为在中国历史坐标图中永恒的坐标。
他出身平凡,经过若干年的奋斗,终于到达天子身边,施展宏图,力图挽狂澜于即倒,撑大厦之将倾。如果他成功了,那将是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又一个诸葛亮、王猛似的标杆人物。虽然这场维新运动中他不是高官显贵(仅仅是六品官),不是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没有与皇帝策划一个又一个上谕),但在同志和敌人心中,他永远是这场改革的旗手。
改革这一天的到来,那是他至少40年的梦想啊!!
托身明主、展才济世,从来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个理想只有少数知识分子能够实现。纵观中国知识分子的沉浮史,比比皆是怀才不遇和怀才误身者。李白“斗酒诗百篇”,其酒,是怀才不遇的浇愁之酒,以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有月亮与自己的影子是自身才干的知音了。所幸他虽然怀才不遇,却不曾误身,终有“诗百篇”留芳千古。而多数知识分子就不如他,虽怀才,却既“不遇”,又“误身”,闯荡到老,只唱着“归去来兮”而自娱,连所唱的都不是自己的创作,于是“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倒不如无才的好了:但正因为如此,“虽九死而犹末悔”者反倒更加受到知识阶层的崇敬。在晚清那个多事的时代,康有为就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榜样。
康有为是从旧学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如果不是他偶然从康家两万卷的藏书中翻出了《海国图志》等几本新学著作,他将永远沉缅于旧学,不能自拔。但新与旧的冲突显些把他弄疯了。
原因在于他的抱负至大。他的家乡,广东省南海县西樵苏村之敦仁里(今广东省南海市丹灶镇),地近广州,得外洋风气之先,文化发达。有适宜生产知识分子的气候,土大夫们“以理学兴起,肩摩迈接,彬彬乎有邹鲁之风”。于是,在这样的气候中,在一八五八年三月十九日,在敦仁里深处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里,子夜时分,一声尖厉的哭声,康有为诞生了。正如他后来自己的描述: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以一身为必能有立,以天下为必有可为,以圣贤为必至可期——有为、有为,他一出生,便似乎预示了他的一生正将大有可为。
他很聪明。六岁便读四书,读书以寸记。就像他的胞弟康广仁对他的学生们说的那样:“你们先生,从小就很用功读书,每天早上拿五六本书放在桌上,右手拿把很尖利的铁锥,用力向下一锥,锥穿两本书,今天就读两本书;锥穿三本书,今天就读三本书,每日必定要读一锥书。他有时要完成看一锥书的任务,看书看得上眼皮闭不下来。”总之,康有为发誓:三十岁前读尽圣贤书。因此,同乡笑之曰“圣人为”。
具有如此伟大抱负的准圣人,当然不会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讨厌科举、不重功名”。在那个时代,科举是中国知识分子扬名立万的唯一道路,康有为岂能免俗。于是,这位在戊戌变法中力主“废科举”的康圣人,中举之前,逢科必试,甚重功名。然而事与愿违,他三应乡试,三次落榜.大受刺激,“愤学业之无成”。
如此天才人物却学业无成,是老师还是学生的问题呢?在康有为及其家人看来,当然是老师的问题。从启蒙到赴举,康有为的家人为他十易其师。终于,1876年,十九岁的康有为出现在南海县九江乡的礼山草堂,成为朱次琦的学生。
朱次琦(1807-l882),人称九江先生,广东南海人,清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诗人,也是著名的清官。朱次琦比较敏锐地觉察到当时国学的种种偏颇,力图从儒学的源头——孔子之学那里汲取活力、寻求解决时弊的办法。他临终前将自己一生的文稿焚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