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9世纪末,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加紧侵略,吏治的腐败,经济的凋敝,中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非尽变旧法不能自强。而在中国,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连起码的民主也没有,且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因循保守之风弥漫,任何改革都须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要达到维新变法的目的,就得讲究策略和方法。康有为经过1888年第一次上书失败,吸取了教训,正面强攻,人微言轻,显然不行,他不得不另辟路径。他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的先后刊行,便是把自己变法维新所要宣传的理论主张、改制思考,统统挂上孔圣人的招牌,拿孔子来对抗孔子,以减轻非圣无法的压力,达到由古入今、托古改制的目的。
康有为首先推出《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款伪造:“始作伪,乱圣制者,自刘款;布行伪经,篡孔说者,成于郑玄”,所以叫做“伪经”。刘歆“饰经佐纂,身为新臣”,是新莽一朝之学,所以叫做“新学”。此说对当时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汉”、“宋”两派予以根本打击,它并不纠缠于某字、某义的具体训访、考证,而是从根本上荡涤之,扫除之。《新学伪经考》的刊行,对于封建社会赖以作为精神支柱的经典从根本上加以否定,促使知识分子对“卫道”的“圣经”的怀疑,起到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作用。康有为的论断,在学术上能否完全成立,可以探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敢于向人们普遍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理论挑战,蔑视传统,惊世骇俗,有利于人们从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具有积极意义,“此实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
《孔子改制考》则主要为维新变法作了体制方面的思考。康有为宣称,孔子创立儒教,提出一套他自己创立的尧、舜、禹、汤、文、武的政教礼法,编纂六经,作为“托古改制”的根据。因为他所创立的儒教,教义最完善,制度最齐备,徒众最众多,于是在汉武帝时取得一统的地位,孔子也就成了“万世教主”。孔子以“布衣改周之制,本天论,因人情,顺时变,裁自圣心”,而为“天下所归往”。所以,孔子的“托古”,是为了“改制”;作六经,是为了“拨乱世,致太平”,是要“以春秋继周,改周之制”。细绎其意,我们不难发现,以上观点与其是在说孔子,不如说是在谈“康子”,棗此乃夫子自道也。
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重点阐述了政治制度应随时因革的道理,极力发挥了今文经学家所主张的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托古改制”者,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为变法改制张本。他甚至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议院、内阁等政治制度也都附会到孔子名下,说是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发明人就是孔子。再也明显不过的事实就是:与其说孔子在托古改制,不如说康有为在托孔改制。他写《孔子改制考》的目的,就是要假托孔子,阐述自己的改良主义政治主张。
通过《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构建了变法维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斗胆说这么一句话: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中国没有哪一位学问家比康有为在学术界的影响更大;也没有哪一位学者的著作在中国的思想界引起过康有为几部著作那样的“大飓风”、“火山大喷火”、“大地震”;更没有哪一位学人或政治家能像康有为那样从理论上构筑自己完整的体系,在实践中那样热情洋溢地投入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政治革新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说,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是康有为的时代。
参政议政,康有为言重于行,议政多于参政
就直接参政而言,康有为从政时间极短。他1895年考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但并未到署视事;“百日维新”加上“张勋复辟”(如果这也算从政的话),满打满算也不到半年。但其议政时间则贯串于他成年以后到生命终结的全过程,即从1888年康有为以布衣上书清帝,请求变法维新始,直到1927年他临终前几天给博仪上《谢恩折》止,长达四十年。
从1888年第一次上书到1898年戊戌变法前,康有为主要是议政,代表作是《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以及七次上清帝书;主要政治活动是开办万木草堂,为维新变法培养人才;发起“公车上书”,团结士子举人救国抒难;发起组织北京、上海强学会、保国会,团结士大夫、清流、帝党,为变法维新做了组织上的准备;支持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