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K >> kang >> 康有为 >> 正文

 

【分裂:汪、梁之争与报纸的康党化】

【分裂:汪、梁之争与报纸的康党化】

《时务报》的创办,实际上是一班有志于维新变法的士大夫们通力合作的结果,绝不是什么团体的“机关报”。1896年夏天报纸对外宣布了五位创办人:汪康年、黄遵宪、吴德潇、梁启超、邹凌瀚。其中最先提议办报、并承担种种创刊具体事务的,乃是汪康年。汪出身江浙书香世家,呼吁变法已久,甲午年之后,放弃上书朝廷的高层路线,改走办报创会联络地方士绅力量的中层路线,办一份维新刊物,乃其夙愿。汪康年之外,黄遵宪拥有现任官员的身份,久谈西学,对报馆捐资也多;吴德潇、邹凌瀚也是声名远播倡言变法的开明士绅;梁启超则是在报纸创办大局已定之后,以主笔的身份加入。

此外,还有许多支持维新的开明士绅,譬如叶瀚、梁鼎芬、吴樵、汪大燮等等,虽未列名创办人,但对报纸的创办均有过不小的贡献。综而言之,《时务报》不是宣传一家之言的阵地,而是汇聚各种维新思潮之所在。

延揽梁启超加入,是汪康年最成功的决策。《时务报》影响力的壮大,梁启超功不可没。其主笔的论说专栏,最受读者欢迎,成了报纸的品牌栏目;籍籍无名的梁启超,也凭着一支生花妙笔,以《时务报》为阵地,在当日的维新圈子里打响了自己的名号。报纸因梁而畅销,梁因报纸而出名,本是皆大欢喜之事,但结果却成了悲剧。

悲剧的根源,在于康有为希望将《时务报》变成康党的机关报。而梁启超的存在,则成了康党渗透报馆的最重要的渠道。这直接导致了报馆的分裂与阵亡。

早在报纸创刊阶段,康有为就曾希望以此为根据地,来阐扬他那一套“尊孔维新”的思想,并极力要求梁启超鼓动报纸采用孔子纪年。强学会前车之鉴犹在,梁尊师命提出这一意见后,遭到了汪康年、黄遵宪、吴德潇等人的一致反对,于是作罢。

《时务报》走红之后,康党紧急跟进,准备在澳门创设一份《广时务报》,亦由梁启超担任主笔。梁于是以“探亲”为由向报馆请假返回广东,积极参与新报的筹划工作。期间,梁曾致信汪康年,想让《广时务报》“依附《时务报》自立”。《广时务报》的刊名,据梁的解释,含有推广《时务报》和广东地区的《时务报》之意;内容方面,则是言《时务报》所不敢言。

日后梁启超指责汪康年排挤康党。但恰是汪康年同意了梁让《广时务报》依附《时务报》的要求,反而是被视作康党的谭嗣同等人坚决反对这么做,理由是:两报粘成一片,恐怕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反不如狡兔三窟。

梁启超此次返粤“探亲”,正是报纸内部分裂的起点。梁离开上海时曾约定40日返回,并答应寄文章回沪,不误报期。但抵粤之后,非但没有文章寄回上海,返回的日期也一再推迟。作为报馆经理的汪康年,对主笔梁启超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有所不满,是很自然的事情。。

这种不负责任,在其“返粤”期间一再加剧。先是发生了梁启超主动要求随黄遵宪出洋的变故。1896年秋,黄遵宪被任命为驻德公使。黄随后要求调梁启超等人作为随员,一同赴德。梁启超对于《时务报》的分量众所周知。黄氏此举立刻招来非议一片,参与报馆创办的同仁们纷纷指责其居心何在。但黄遵宪之所以如此,实缘自梁启超的自荐。梁曾在五天之内,连续两次拍发电报给汪康年,谈自己强烈的出洋愿望,并请汪康年将自己这一愿望代转给黄遵宪。虽然梁启超承诺出国之后会继续恪尽职守撰文履行主笔职责,但在汪康年看来,“返粤”已不能按约交稿,“出洋”之后如何,就更是未知数了。稍后,又再次发生梁欲随伍廷芳出使美国之事。对视报馆如生命的汪康年来说,对梁启超的这种态度,没有意见是不可能的。

由于黄遵宪的出使流产和报馆创始人吴德潇的苦心挽留,梁最终没有出洋。1896年年底,梁自广东返回上海;次年年初,康门弟子麦孟华、龙积之、徐勤、康广仁等在梁启超的运作下,陆续进入报馆。报纸进入一段难得的平静期。但好景不长,二月份黄遵宪自京中给报馆经理汪康年发来一封长信,借在报馆实践“立宪政体”之名,逼汪交出经营大权;在贬汪、抑汪的同时则极力表扬梁启超对报馆的贡献,连带刚刚入馆的诸康门弟子一并盛赞,甚至于提出想让康门弟子龙积之取代汪康年“总司一切”。这封“二月来信”直接引爆了报馆内部此前一直“引而不发”的内部人事危机。

对黄的来信,汪康年极端愤怒。梁启超后来回忆,汪康年曾对他说:“公度〔黄遵宪〕欲以其官稍大,捐钱稍多,而挠我权利,我故抗之。”汪康年如此感觉。也确实是事实,黄遵宪虽然以借在报馆实践“立宪政体”为名,但其手段,无不是以强权压迫。

虽然汪的愤怒对抗让黄遵宪不得不选择退却息事宁人,但追究这封“二月来信”的始末,梁启超难逃其咎。对此,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康有为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分裂:汪、梁之争与报纸的康党化】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康有为: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
    康有为简介
    康有为与梁启超之间的恩怨
    戊戌变法
    康有为
    【创刊:与康有为完全无关】
    《康有为》:康同薇与康同璧
    康有为梁启超派人刺杀慈禧未遂内幕
    康有为连累儒学蒙冤
    康有为 “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
    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欲谋大事而惜身
    百年回首 功过难分清的康有为
    康有为
    齐白石、康有为书画亮相山西 参观者流
    康有为戊戌变法中“围园杀后”密谋
    康有为
    康有为进京兜售“变法提案”遇挫
    清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诞辰
    康有为故居屋檐塌陷 下雨时房间漏水严
    康有为晚年隐居:构筑别墅尽情纳妾游
    坚持己见 言行不一又迷信风水的康有为
    康有为“大海潮音,作狮子吼” 改变梁
    只见过光绪一次的康有为是戊戌变法领
    光绪皇帝与康有为的“戊戌密谋”
    康有为的书生意气
    康有为热衷名利 为名利曾建议慈禧继续
    儒学衰微时代的儒学大师康有为
    康有为建保国会 拒绝李鸿章捐款惹是非
    言重于行 学胜于政的传统名士康有为
    【阵亡:康有为玩阴谋反被人玩】
    康有为不是戊戌变法的领袖 对光绪并无
    康有为并未领导公车上书
    辛亥革命时期康有为“渐进民主”的政
    后合法性时代的儒家制度化重建——民
    坚持“虚君共和 ”是康有为参与复辟的
    从传统角度出发探源康有为保皇思想
    从历史的巨人到历史的侏儒的康有为
    全盘欧化风潮中的传统文明守护者康有
    既是“圣人”也是“庸人”的康有为
    因个性激进 康有为擅自发动“围院”之
    揭秘:康有为死前七窍流血 因对抗日本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