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繁體中文转换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治水必躬亲》课堂实录

 

课后练习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_,是_______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______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

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

一、导入
师:(脸带微笑询问一同学)你喜欢什么?
生:(略带紧张地)乒乓。
师:噢(指着另一位同学),你呢?
生:我喜欢电脑、篮球。
师:同学们想知道我喜欢什么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我喜欢电脑、喜欢足球,更喜欢篮球,我是NBA的忠实观众。
(学生意犹未尽。稍停)
师:刚才我们之间的问答,实际上就是我们之间的对话。对话,可以促进我们的交流和沟通,对话,让我了解了你们的爱好,也让你们知道了我的兴趣。对话,还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由此可见对话的作用很大。
师: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方式。我们可以和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还可以与现代媒体对话。今天我们就通过对话这种学习方式,学习古人钱泳的一篇文章,这就是《治水必躬亲》。大家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本,例如可以诵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一起朗诵等,要求能读通顺。
二、与文本对话,解读文本
生:(都认真地阅读课文)
(2分钟之后)
师:刚才大家读得非常认真,大家觉得读顺了没有?
生:(部分,不敢大声)有点。
师:同学们不用怕。毕竟我们和钱泳是初次相识,而且我们与他相距的时间也有200多年了,朗读中有点不顺不是问题,读的遍数多了,自然也就通顺了。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我们的不注意,放过了一些暂时还不能理解的东西。下面清同学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看一看,你有没有放过疑难的问题,如果有,就请同学再默默地与课文对话一番,并且用笔记下不理解和有疑问的地方。
生:(认真阅读,批注)
三、与同学对话,释疑解难
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可以将与文本对话过程中记下的疑难问题与周围的同学进行对话交流,以寻求问题的解决,下面请同学进行合作对话。
(学生自主组合成学习小组,并认真开展讨论。教师在学生中巡回)
师:本来不知道,经过小组合作对话交流,你们一定解决了许多疑难,而且我相信每一个疑难的解决,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份成功的喜悦,你们愿不愿意将这一份成功的喜悦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齐声地)愿意。
师:好!大家试试看。
生: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句中的“举”我原先不知是什么意思,经过讨论我知道了这里的“举”有成功的意思。
师:(惊喜地)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在讨论中,我们是联系上文的意思来理解的。如果好逸而恶劳,计较私而忘记大义,躲避嫌疑并且避免抱怨,可以想象,这样做事,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由此推断“举”为成功的意思。
(学生刚回答完,全班同学情不自禁鼓掌)
师:(因势利导)同学们掌声是对这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最高评价,我觉得同学们的掌声不仅仅是肯定了这一同学回答得正确,更是对发现问题的过程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我相信,像这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同学中还有许多。
(老师话未说完,就有同学踊跃举手。)
生:我们原先不知道“盖地有低”句中“盖”是什么意思,经过讨论,联系上文分析,我们明白了“盖”有“因为”的意思
师:非常出色。“盖”在现代汉语中可作名词“盖子”讲,也可以作动词用,指把东西“盖住”,但在这里,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我们可以推断出“盖”作“因为”理解,但它是一个句首“发语词”。
(许多同学颔首,有的同学作了记录)
师:尽管我们通过小组对话讨论可以解决许多疑难问题,但学习文言文毕竟不像学现代文那样容易,在小组中交流肯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可以进行全班交流讨论。
生:“好逸而恶劳”是什么意思?(生将“好”读成“hǎo”)
师:(板书该词语)
生:(迫不及待地)“好”应读“hào”,这个词的意思是“喜欢安逸而厌恶劳动。”
(全班同学鼓掌)
生:我不清楚“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中的“如是”是什么意思?
生:应该这样理解:“如果这样”,全句的意思是“如果一定这样,那么后面的事情就能成功。”
生:我觉得“如”应该解释“像”更恰当,全句的意思是“一定像这样,那么后面的事情就能成功。”
师:两位同学对“如”有不同的理解,很正常,但对“是”的理解是一致的,都理解为“这样”,那么先请同学深入理解,这里的“这样”指代什么?
生:我的理解是:“这样”是指代“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师:大家同意这一观点吗?
生:(多数掌声)同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治水必躬亲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治水必躬亲》课堂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