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亲》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利用页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背诵全文。 课前学习:1、查阅工具书,能正确拼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了解词的大意,了解议论文体的相关知识。 2、查资料,了解海瑞。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小组内合作梳理文章内容,记下存在疑难。 明确任务、多种方式朗读 2 组织活动:让学生先交流疑难、释疑,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交流疑难、释疑,复述、 3 组织交流、评价:了解学生疑难给予补充、指导 交流,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创设问题情境:诵读全文,能归纳出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怎样论证他的观点的? 诵读、思考 2 组织学生活动多种方式的阅读、讨论 阅读、讨论 3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交流,学生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背诵对抗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熟读课文,看谁能用较短时间背诵出全文。(形式可以多样) 明确任务 2 组织阅读、背诵 读、背 3 组织比赛、评价 比赛背诵、评价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1、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学习完本文,谈谈对你有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结合自己的某一件往事,写一篇文章抒发你的感受。
《治水必躬亲》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海瑞这一人物形象。 2、理解文言大意。 3、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 4、学习本文通过正反对比论述观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学习: 1、 通读全文,要求读流畅。 2、 借助页下注、工具书疏通文意,记下阅读中的问题。 3、 查阅关于海瑞的资料,了解海瑞其人。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介绍作者、海瑞 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 布置任务:朗读课文,读流畅,注意句间及句中的停顿 自读、齐读 3 借助页下注、工具书疏通全文、释疑,提示重要字、词、句 质疑、口头翻译 4 概括内容 阅读、讨论、交流 5 治水应当做到什么?作者是怎样阐明的? 讨论、交流,归纳论证方法。 6 家喻户晓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 交流 7 小结 自我小结,整理文言知识
课后学习: 1、 背诵课文。 2、 口头翻译全文,继续整理文言知识。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了解文学常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培养学生的文言诵读能力。 4、在进一步了解海瑞其人其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只是治,做任何事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重点 1.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 难点 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课时 一、预习情况交流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潴有浅深( ) 非相度不得其情( )( ) 躬历山川( ) 非咨询不穷其致( )( ) 好逸而恶劳( ) 亲劳胼胝( )( ) 远嫌而避怨( ) 布袍缓带( ) 2、根据下列词语中加粗字各写一个成语 (1)泥于掌故( ) (2)躬历山川( ) (3)好逸而恶劳( ) (4)计利而忘义( ) 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泥于掌故( ) (2)非咨询不穷其致( ) (3)势有曲直( ) (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5)不可执一( ) (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7)冒雨冲风( ) (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 4、填空 《治水必躬亲》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 二、导入新课,文题解析。 三、诵读课文 四、小组合作疏通课文,全班交流。(翻译课文) 五、课文研读 1.如果将第一、二段的位置颠倒,其文章的表达效果会怎样? 2.课文第二段是先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接着从反面说,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来阐明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治水不成,若去掉后其文章的论证效果怎样? 3.通过研读课文后,你可结合现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举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各一,阐明躬亲、清廉的重要性。(提示:A.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建设者们躬亲、清廉,造福子孙后代,功盖千秋。B.由于少数人贪污腐败,致使豆腐渣工程出现,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和危害)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结合句意解释加粗的字词。 A.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 B.是以必得躬历山水( ) C.亲劳胼胝( ) D.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 E.远嫌而避怨( ) 二.翻译句子。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三.默写。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_,是_______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______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 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 五 、本课总结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掌握了有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及海瑞其人其事;逐步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只是治水“躬亲”,做任何事情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 六、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