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水必躬亲》教学实录
|
二、与文本对话,解读文本 生:(都认真地阅读课文) (2分钟之后) 师:刚才大家读得非常认真,大家觉得读顺了没有? 生:(部分,不敢大声)有点。 师:同学们不用怕。毕竟我们和钱泳是初次相识,而且我们与他相距的时间也有200多年了,朗读中有点不顺不是问题,读的遍数多了,自然也就通顺了。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我们的不注意,放过了一些暂时还不能理解的东西。下面清同学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看一看,你有没有放过疑难的问题,如果有,就请同学再默默地与课文对话一番,并且用笔记下不理解和有疑问的地方。 生:(认真阅读,批注) 三、与同学对话,释疑解难 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可以将与文本对话过程中记下的疑难问题与周围的同学进行对话交流,以寻求问题的解决,下面请同学进行合作对话。 (学生自主组合成学习小组,并认真开展讨论。教师在学生中巡回) 师:本来不知道,经过小组合作对话交流,你们一定解决了许多疑难,而且我相信每一个疑难的解决,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份成功的喜悦,你们愿不愿意将这一份成功的喜悦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齐声地)愿意。 师:好!大家试试看。 生: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句中的“举”我原先不知是什么意思,经过讨论我知道了这里的“举”有成功的意思。 师:(惊喜地)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在讨论中,我们是联系上文的意思来理解的。如果好逸而恶劳,计较私而忘记大义,躲避嫌疑并且避免抱怨,可以想象,这样做事,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由此推断“举”为成功的意思。 (学生刚回答完,全班同学情不自禁鼓掌) 师:(因势利导)同学们掌声是对这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最高评价,我觉得同学们的掌声不仅仅是肯定了这一同学回答得正确,更是对发现问题的过程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我相信,像这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同学中还有许多。 (老师话未说完,就有同学踊跃举手。) 生:我们原先不知道“盖地有低”句中“盖”是什么意思,经过讨论,联系上文分析,我们明白了“盖”有“因为”的意思 师:非常出色。“盖”在现代汉语中可作名词“盖子”讲,也可以作动词用,指把东西“盖住”,但在这里,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我们可以推断出“盖”作“因为”理解,但它是一个句首“发语词”。 (许多同学颔首,有的同学作了记录) 师:尽管我们通过小组对话讨论可以解决许多疑难问题,但学习文言文毕竟不像学现代文那样容易,在小组中交流肯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可以进行全班交流讨论。 生:“好逸而恶劳”是什么意思?(生将“好”读成“hǎo”) 师:(板书该词语) 生:(迫不及待地)“好”应读“hào”,这个词的意思是“喜欢安逸而厌恶劳动。” (全班同学鼓掌) 生:我不清楚“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中的“如是”是什么意思? 生:应该这样理解:“如果这样”,全句的意思是“如果一定这样,那么后面的事情就能成功。” 生:我觉得“如”应该解释“像”更恰当,全句的意思是“一定像这样,那么后面的事情就能成功。” 师:两位同学对“如”有不同的理解,很正常,但对“是”的理解是一致的,都理解为“这样”,那么先请同学深入理解,这里的“这样”指代什么? 生:我的理解是:“这样”是指代“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师:大家同意这一观点吗? 生:(多数掌声)同意。 师:那么“如”是解释“如果”好还是“像”好呢? 生:(交头接耳) 生:承接上文看,“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已经是事实,所以我觉得“如”解释成“像”更恰当。 师:(惊喜地)没想到同学发言是这样的有理有据,我表示赞同,同学们看呢? 生:(齐声地)赞同。 生:我还有一个问题。 师:请讲。 生:“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中的“役”是什么意思? 师:你讲的是“役”还是“亦”? 生:“人役”的“役”。 师:大家明白是哪个字了吗? 生:明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治水必躬亲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治水必躬亲》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治水必躬亲》教案 |
下一篇文章: 治水必躬亲 公开学案苏教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