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实录三则
苏州市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于11月17日至18日在木渎实验中学举行。因为本次活动研究的主题是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问题,所以分别请了来自小学和初中的三位语文老师开展同题教学活动。笔者记录了三位老师的教学流程:
第一堂课 小学语文《船长》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海难发生的语段。抓住“不可开交”等词,指导学生想像当时的场面,并且通过朗读感受场面的混乱和可怕。
二.赏读概写船长指挥救援工作的文字,再读具体指挥救援工作场面的文字。
教师出示三个场景: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抓住“必须”“他把自己给忘了”等语言,进行朗读揣摩,并分析人物的特点。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海水淹了。”“火呢?”“灭了。”“机器怎样?”“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我们还有多少分钟?”“二十分钟。”“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在,船长。”“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抓住“够了”和“开枪打死他”等语言,进行朗读揣摩,分析人物的特点。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分析人物的特点。
四.经典聚焦
1.出示文字片段一:“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思考“伟大的灵魂”的含义。
2.出示文字片段二:“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配乐解说:哈尔威船长就这样离我们远去了。人们在呼唤:“船长,你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呀?”此时,船长一定会在心里回答:“朋友,不是我不想回家……”学生写话交流。
3.出示文字片段三:“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朗读体会“英雄”的含义。
五.配乐出示船长徐徐沉入大海的一幕,结束全课。
第二节课 初一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
一.回忆本课给你印象最深的场面。观看海难发生后的影片,感受混乱恐慌的情状。
二.学习文本,找出文中描写海难发生后的文字。划出“混乱”“慌张”“惊恐万状”等表现场面特点的词语,并朗读。
三.再读课文,概括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的过程。
1.宣布救人
2.了解情况
3.严肃纪律
……
四.重点研读
1.“哪个男人胆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船长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命令?
2.“伟大的灵魂”是指什么?
3.为什么要把船长比作是“黑色的雕像”呢?
五.写一写
哈尔威船长在随船下沉时,一句话也没有说,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但是他的思维并未停止,那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六.说一说
有人认为哈尔威船长这种与船共存亡的做法很不值得,你怎么认为呢?
第三节课 初一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
一.开门见山引出场面描写。
二.分别研读三个场面。
1.遇难场面
朗读感受场面的混乱、恐慌,分析场面描写对于人物描写的作用。
2.指挥救援的场面
概括两个特点:一是采用对话来写场面;二是语言简短有力。从中概括人物的特点。
3.沉船的场面
师生讨论船长选择与船一起沉入大海的原因。再次概括人物的特点。
三.总结场面描写的特点
场面描写 → 人物形象
遇 难(一群人 对比)勇敢果断
指 挥(几个人 对话)沉着指挥
沉 船(一个人 特写)舍己救人 忠于职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