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随处可见,但现在的孩子却往往不去关注。为此,在学文之前,我让学生亲自去搜集树叶并制作树叶作品。充分地给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缩小了学生生活与作家生活的时代差异,引发了学生的共鸣。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形象,通篇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所以我采用了“读--讲--议”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来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默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朗读。然后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生通过读课文,觉得作者的生活生动有趣,和自己的生活一比较,孩子对作家的生活产生了羡慕之情。当学生谈到: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壮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 我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趣的知识。
不足之处是,缺乏背诵方法的指导致使生背诵起来很吃力。
一、教材分析:
《绿叶的梦》是冀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是当代女作家葛翠琳用爱之心、美之眼、晴之笔抒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诗意的题目、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美好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大自然浓郁、清新的气息,都散发着童年生活的真实、美好。贴近自然、贴近儿童生活,是这篇课文的特色。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且正确认读14个生字。
2、 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五自然段。
5、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关注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时代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对世界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美好的幻想,大自然里的许多事物,编织着我们童年的梦,它是美好的、快乐的、悠闲的、或许是疯狂的、梦幻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女作家葛翠琳用爱之心、美之眼、情之笔抒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绿色的梦》。
二、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三、自学文本
自学提示:自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预习课文情况,7分钟后班级展示交流内容。
四、全班交流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生词情况
五、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额主要内容。
六、质疑答疑:
七、小结。
八、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19课《绿色的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认真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和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二、自学文本
自学提示:读课文3—5自然段,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说说“绿叶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先在组内交流,7分钟后班级汇报。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