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中华传统节日重回当代的尝试(来源“人民网”)——“端午节”系列材料

社会对女姓的崇拜,对劳动的崇拜的节日。咱们过春节的时候,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七是“人日”,“七七”是相重的“人日”,是对于人本身的崇拜,对文化的崇拜。

现代社会缺少的是爱,我们应该把我们中国人的爱情情操通过我们的节日不断强化,让人间充满爱,社会就会更美好。“七夕”这种丰富的情感说明中华文化节日的博大精深,值得我们挖掘和继续,以情感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于情,中华民族的稳定发展在于爱,在于我们把我们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的继续和发扬。
当一个集团赚了钱以后,想到文化的毕竟不多。红豆的举措,特别是周先生以他特殊的身份在人代会上提出了把传统节日纳入到国家主导话语中间去,让政府来认可,这让我们特别是我们搞民俗学的人为之非常振奋。我们有一个青年网站“民俗青年民间文化论坛”,马上就把这个贴子贴上去,引起很大的反响,大家不断的回贴,对于我们民俗学界是一个很大的震动。


“七夕红豆·相思节”,从字面上来看,很美、富有诗意、具有浪漫情调。一个节日是否很好的存在,首先要看它是否上接传统。“红豆相思节”的主题选定“七夕”,是很好的契合。

一种节日的形成,必然要与自然和谐和共谐。我们不仅是跟人相处,我们更要跟自然、树、木、花、、动物各界相处。而在牛郎织女的故事里边,就表现出让人物和动物之间和谐相处。如老牛帮助、喜鹊搭等等。

“七夕”节又是一个“七巧”节,“七巧”中间是更多妇女在求巧,这与当时我们农耕社会中间的女性纺织、男性耕种、男耕女织,一男一女的这种幸福生活、幸福追求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它会长久的传承下来,为人们所喜爱。因为它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涵的文化内涵是多层的而且是相当丰富的。

事实上,“七夕”已有了本质上的扩展:从夫妻相会、母子相会、全家团圆,爱情、亲情以外到赚了一个“情”字,除了这个情字以外还有乡土情、民族情、国家情,对海外那些子孙们它可能更有一种民族的凝聚力。

“红豆·相思节”,实际上就是在举办我们自己的节日,以“红豆”作为“红豆·相思节”的表征物,是十分贴切、十分合适的。“红豆”虽小,却极具魅力。盼望着“红豆相思节”能够每年延续下去。

红豆举办“红豆·相思节”的目的,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国家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自己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我感觉到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优秀,特别是像七夕节一样的民俗节日,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应该是我国建设经济强国的文化支柱,因此这样的节日不应该被人们淡忘。

以服装起家的红豆,目前有近20000名员工,而且多半是女工,是打工妹,另外一半是男工,他们背井离乡是织女、牛郎。可以说我们企业的情况和这个节日的内涵非常吻合。而且作为迅速发展的企业要回报社会,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弘扬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文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织女织布,牛郎耕田,使人们丰衣足食,他们是劳动人民的代表,而他们的爱情故事更是让人感动不已,这却正是现如今一些年轻人所缺乏的。

红豆很美,中华儿女偏爱红色,红是中华民族的吉祥色。豆也很美,豆是种子,种子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种子也能给人以希望向上的感觉。可以说,豆是物质,红是精神,红豆是物质与精神的最佳的结合。红豆最相思,红豆文化是情文化,红豆是有形的情,情是无形的红豆。基于此,我们用红豆相思节来发扬我们民族的文化。

民族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特征。记得在1996年,我在香港参加一个会议,我在签到本上写了红豆集团周耀庭,我当时想红豆集团是不是只此一家,海外会不会有。因此我又在红豆集团前面加了中国两个字。香港的服务人员看了说,你一写红豆,大家都知道是中国,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现在我国经济日新月异,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文化的同步发展。我国要建经济的大国的同时,也要建文化的强国。

我们把节日叫“七夕红豆·相思节”。原本打算用5个5年时间来倡导这个节日,现在看来这个时间要提前了,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它、喜爱它。到2025年以后,也是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富裕起来后,他们对文化的需求必然会不断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节日一定会发扬光大。
(本刊编辑部策划整理)


《大地》 (2004年 第十期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端午日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中华传统节日重回当代的尝试(来源“人民网”)——“端午节”系列材料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端午日》教案
    《端午日》备课资料
    沈从文小说《边城》节选《端午日》之…
    《端午日》获奖教案
    《端午日》教学简案
    11、端午日
    《端午日》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诗意的端午:端午溯源与传说——“端…
    悠悠诗情意:寻觅屈原——“端午节”…
    端午之节物风俗——“端午节”系列材…
    沈从文笔下最富诗意的的端午文字——…
    端午节,沈从文的情人节
    田爱习:关于“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纪念沈从文
    端午节还应多点文化内涵(来源“南方…
    《端午日》备课琐记
    《端午日》教学案
    难忘的《端午日》 大家的沈从文
    端午日   沈从文
    沈从文《端午日》课文阅读
    沈从文话端午日
    [教学设计] 端午日(苏教版
    端午日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端午节”系列…
    端午节 应有更丰富文化内涵(来源“北…
    《端午日》教案
    《端午日》教学实录
    《端午日》课堂实录
    冯骥才:应重新认识和建设传承中华传…
    端午日(免费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教案
    《端午日》教案设计
    《端午日》教案
    语文七年级上苏教版文学大师沈从文的…
    端午日沈从文(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沈从文:端午日
    难忘的《端午日》大家的沈从文
    沈从文:端午日
    端午日
    《端午日》备课琐记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日》教学设计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端午节”系列…
    端午日
    端午日(沈从文)
    端午日教案示例
    端 午 日
    课题:《端午日》
    《端午日》教后反思
    《端午日》教案 苏教版
    天光云影共徘徊——端午日备课札记
    《端午日》说课稿
    《端午日》课堂学教设计
    《端午日》课例研修报告及教学设计最…
    十一、端午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