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黄瓜。 一方白肉连皮啖,两尾黄鱼带漂叉。 烧酒醉来无物解,平桥脚下买枇杷。 这是讲端午节喜庆的小吃,“剥粽蘸糖当早茶”。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是讲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 观竞渡 (唐)储光羲 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 习棹江流长,迎神水雾开。 标随绿云动,船逆青波来。 下怖鱼龙起,上惊凫雁回。 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 这是为纪念屈原举行的龙舟竞渡
我们先明确一下本文的中心,再看作者的选材。 作者是要展现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要表现茶峒人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所以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重点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这体现了作者的个性特点和独特的写作风格。本文剪裁详略得当,这是我们要很好学习的。 2. 读《端午日》之后,觉得沈从文的语言风格好像与众不同,你能举例说说吗? 沈从文当过多年的大学写作课的教授,他对自己作品的语言是非常注意的。本文就是明证。 如课文要求背诵的一节文字: “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只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只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进退。” 这篇散文重在介绍当地的民风民俗,作者对“桨手”等人一概没有过多的介绍,只是简要的交代了“带头的”喜庆的装束。这些话非常简洁,简洁到不能去掉一个字。作家还用文言的表达方式,如“缓促”、“进退”等,使文章的语言既精练又典雅。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们对语言的学习,更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和感悟。 六. 探究与练习 (一)作者说:“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如果你也在场,甚至你就是龙船上的一员,你会有什么联想?有什么感受? 1. 为自己喜欢的船呐喊助威:快点,快点!加油,加油!…… 2. 深有所感:“他们齐心合力,动作整齐划一,才领先了一点,胜利靠团结呀。” 3. 由龙舟划船的齐心协力,想到了班集体的团结向上,想到了祖国的明天。 4. …… (二)课文写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赛船时的外貌和动作运用了哪些准确而生动的词语?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写外貌的: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 写动作的:持、划,拿、挥动、指挥,敲打、调理。 这些词语准确而生动地抓住了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的特征,表现了龙舟赛上,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突出了龙舟竞渡的热烈和激动人心。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一. 基础知识 1. 给汉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峒( ) 蘸( ) 泅( ) 鹳( ) nà( )喊 不jū( )喜hào( ) léi( )鼓 2. 辨字形(组词) 燥zào: 戍shù: 躁zào: 戎róng: 澡zǎo: 戊wù: 噪zào: 戌xū: 3. 多音字(组词) shù qiào 数 shǔ shù 翘 shuò qiáo 二. 阅读分析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认真思考并回答后面问题。
观竞渡 (唐)储光羲 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 习棹江流长,迎神水雾开。 标随绿云动,船逆青波来。 下怖鱼龙起,上惊凫雁回。 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
(1)大夫是指 ,楚水指 。 (2)从诗中我们知道了龙舟竞渡的初始目的是 ,后来人们又希望它能带来 。 (3)哪些诗句最能表现龙舟竞渡时的气势? 答: 。 2.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角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个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成朱红颜色长线。平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只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只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1. 请用//在选文上分层,并分别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分两层: (1) 。 (2) 。 2. 文中画线语句表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答: 。 3. 你能说说茶峒百姓看划船的场面突出了怎样的气氛吗? 答: 。 4. 你能说说作者这样详细地描写百姓到河边看比赛的场面与龙舟竞渡有什么关系吗? 答: 。 三. 写作 中国有三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第一是春节,第二是中秋节,第三是端午节,仿写沈从文的《端午日》,也写一篇描绘春节或中秋节喜庆场面的文章。 要求:字数不超700字,要体现沈从文的《端午日》一文中,1——2个写作特点。 [附]:沈从文的《端午日》一文的写作特点: 1. 选材详略得当。 2. 精彩精练,独具匠心的场面描写。 3. 简洁、精练富于风趣的语言。 4. 准确、精妙的外貌和动作描写。
【试题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 给汉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峒(dòng) 蘸(zhàn) 泅(qiú) 鹳(guàn) nà(呐)喊 不jū(拘)喜hào(好) léi(擂)鼓 2. 辨字形(组词) 燥zào:干燥 戍shù:戍边,卫戍区 躁zào:急躁 戎róng:戎马生涯,弃笔从戎 澡zǎo:洗澡 戊wù:戊戌 噪zào:噪音 戌xū:戊戌 3. 多音字(组词) shù数学 qiào一头翘起 数 shǔshù数数 翘 shuò数见不鲜,lǚ屡见不鲜 qiáo翘首 二. 阅读分析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认真思考并回答后面问题。
观竞渡 (唐)储光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