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C >> 慈母情深 >> 正文

 

慈母情深  教学设计与反思

慈母情深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者梁晓声的资料,阅读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课一定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在上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谁能具体的说一说?(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种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表达母亲的深情的。

二、展示资料,交流预习

1.简介作者。学生先介绍各自收集的作者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梁晓声 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山东荣城人。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至1994年初已发表六百余万字。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现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任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3.交流预习感受:(1)课文主要讲什么?(2)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4.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三、 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一)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排派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冒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为儿子爱读书而兴奋不已。)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将母亲为了整个家的生活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二)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四、 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a、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b、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说说你和母亲之间的平凡小事,运用本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下来。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本课教学中,我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通过对表现慈母情深的重点句进行讨论、交流,体会母亲挣钱的艰难,感悟慈母情深。这样以句带篇,以点带面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归纳能力,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而且,课堂上的讨论与交流,营造了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抓住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不足之处:

1、课文记叙的是六十年代的故事,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与当时反差较大,对于现在的孩子难以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对理解课文带来了障碍。为了能让现在这些孩子体会到课文中的困苦生活,作为教师,有必要为学生补充梁晓声的原著《母亲》中的几段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理解课文,从而感受慈母情深,加深对母亲的崇敬。

2、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与当时反差较大,在加上课堂上指导朗读得还不够细致,学生读的得还不够多,因而学生读得还不够生动,投入,致使氛围不够,情感不能得到提升。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慈母情深,梁晓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慈母情深  教学设计与反思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4
    教案精选 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2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3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实录及评析
    慈母情深(原文)
    《慈母情深》教学实录及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4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5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2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3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5
    《青年近卫军》简介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6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教学实录——《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教学实录
    《慈母情深》教学
    《慈母情深》教学实录及教学理念
    听王崧舟《慈母情深》一课有感
    自主学习方案 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二)
    王崧舟《慈母情深》
    林子散文:《慈母情怀》
    《慈母情深》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慈母情深》近义词反义词
    《慈母情深》好词好句好段
    《慈母情深》课文题解
    《慈母情深》中心思想
    《慈母情深》主要内容
    《慈母情深》教学实录
    《慈母情深》课文结构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运用读书方法,体会母子情深──《慈…
    《慈母情深》电子课本
    《慈母情深》课文简说
    《慈母情深》词句解析
    《慈母情深》重点难点
    《慈母情深》教学建议
    《慈母情怀》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慈母情深》相关链接
    孝心无价
    母亲的“存折”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学习目标
    《慈母情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案学案设计
    《慈母情怀》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慈母情怀》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慈母情怀》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慈母情怀》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慈母情怀》听课反思
    《慈母情怀》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慈母情深》教学杂谈
    深化理解,体会情感──《慈母情深》…
    《慈母情怀》案例评析
    《慈母情深》教学实录及评析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慈母情怀》评课要点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