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记得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那堂古诗文鉴赏课。我今天讲授〈题西林壁〉一诗,决定借鉴窦桂梅老师的教学艺术,从吟咏入手,鉴赏开路,体验为线,和学生一起在诗的意境中陶醉。可是,〈题西林壁〉也是一首理趣诗。前两句,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能够点评精妙。 “老师,苏轼对庐山观察的真仔细啊,远看、近看、上看、下看,那姿态作者都很喜欢,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他每从一个角度看,都觉得好奇。啊,怎么和刚才看到的又不一样了?” “作者用词准确,岭和峰体现作者对庐山高大险峻的惊奇,岭是山脉多,峰是山崖陡。” “作者对庐山的感情很复杂,他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所以把远近高低看到的庐山用各不同留给我们想象了。” 那么,后面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 顿时,班里鸦雀无声。“作者为什么要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呢?”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苏轼放眼庐山,远近高低从很多角度去看 的时候,他惊叹庐山风景的瑰丽,山崖的陡峭,山谷的幽深,那么庐山的面目,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呢?他认为自己完全了解庐山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呢?” 孩子们齐声回答“只因为在庐山中。”“只因为在庐山上,所以——”“不认识庐山真面目”“真面目 就是指庐山的全貌”那么,从这两句诗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呢? 又一次鸦雀无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置身在某一件事情中,自己不知道对错,可是——”“别人知道我们的对错!” “ 是啊,那你再读最后两句,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孩子们这次沉默了。理趣诗对孩子们来说,没有类似的感情体验,他们很难体会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境界,在这个时候,我恨不得拿出粉笔把我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但是,那样做,孩子仍然是不理解啊。 ”作者后两句诗在前文写景的基础上由衷的抒发自己的感受,作者前面的情感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是怎么看也看不全庐山的美景,同样的,我们有时候看问题看不全面,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我们置身其中,很难分辨事情对错吧?“有的孩子试探着问。”是啊,那么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孩子的反应也机敏起来。“那就要走出庐山,看问题只有置身事外,才能把问题看清楚吧” 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和体验中,对诗歌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这篇诗歌,孩子们默写的时候,别字出的也特别少。我突然感觉到,只有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孩子们才会对诗歌有兴趣,出错才会少。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一直都认为学习古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的事,但如果能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从朗读入手去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意思,那也许学习古诗就不是那么乏味了,读起来也更有味道。 在《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中,我首先请大家观赏庐山的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在出示课题,初步了解作者观赏庐山之后的感受,并释题。 在组织自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片段: 师:现在大家出出点子,该怎么学习这首诗? 生:可以通过看注释理解诗意。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 提示:还可以根据图画理解诗意。 师: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诗意,可以自学,也可以找同伴合作。 (生自学,师随机指导) 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收获,好吗? 生:我知道第一二行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陡峭的山峰。 生: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都不相同。 请观察庐山,你看到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 说话训练: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站在远处看,庐山 站在近处看,庐山 站在高处看,庐山 站在低处看,庐山 (理解三四句诗意) 师:自己理解了诗意,轻声把诗句读一次,想想:有什么疑问吗? 生: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再次出示图片六个角度,师请教大家:苏轼只在这六个角度看了庐山吗? 生:不是,他只选了六个有代表性的角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试着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生:站的位置不同,所见也不同。 生:每个角度,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师:那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生:走出庐山,到(庐山)外面也看看(师:从多角度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从各个方位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只有全面的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教师板书:观察角度不同,观察的效果就不同) 师:看山如此,看事如此,看问题也一样。该怎么看问题? 生:只有多方位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板书) 整节课很顺利完成,流程也自然。 在执教本课的时候,成功的地方我觉得是此片段中的最后环节,学生总结教师板书写实“观察角度不同,观察的效果就不同。”明理“只有多方位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但是引入的时候,第一部分花了太多的时间,介绍作者可以简略一些,也可以在课外进行丰富。在课伊始,请同学们观察了庐山的图片,到让学生感悟不同方位所见不同时,又一次观察了庐山图,课后发觉第一次观赏时间太长,没有必要,或者第一次观赏的时间可以短一些,只选其中一两张典型就可以了,这是课中的不足。 课中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我抓了一个诗句进行说话训练,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站在远处看,庐山 ;站在近处看,庐山 ;站在高处看,庐山 ;站在低处看,庐山 。 但发现这个说话训练很难,尽管有同学说了,但是能回答就上来的人很少。本来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方位看到的庐山各不相同,现在发现这种方法似乎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那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这是我课后的疑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