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丽的景色。寥寥150来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此文文质兼美,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因此,我认为学习本文,首先遇到的问题不是对文言词的理解掌握,而是能否做到涵咏文字的内在实质,投入情感的体会出三峡的美;其次在于对景象的意韵把握;第三才是对于文言词语的准确理解。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对文言文的理解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语言文字的内在之美的感受却被考试的指挥棒拒之门外。所以,我打算用本文的教学来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看法和学习态度,既让学生克服文言文难学的心理,又让学生从容应对考试,更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感悟三峡景色的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热爱祖国壮丽的山河,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热爱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
基于初二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感受、想象审美之上,引导学生体会三峡的美和本文语言的美,难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教学重点:理解文意,引导学生感悟三峡的美。
5、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三峡的美。
三、说教学方法: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指导朗读、体会意境、发挥想象、课后练笔等方法进行教学。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与情绪。如上课时,,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直观形象的板书等等,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使之进入情境,进而领会文章的美。
当然,“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这篇文章,除了创设情景外,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在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之后,发挥想象,训练想象能力和口语能力。利用活泼的写作方式,让学生人人都来做导游,写导游词并与学生、老师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说学法的点拨与指导:
1、自主学习法:搞好课前预习,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对照注释及工具书理解简单的文言文不是一件难事,所以对这篇文章的初步理解就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时老师只作适当点拨。
2、朗读品味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课文理解得透彻,朗读才能传情达意;对课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词句熟悉,朗读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朗读又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视听感受来调动学生的情感,然后通过朗读来领悟课文内容所体现的美。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3同时注重知识的内引外延,课堂上安排了听一听,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课后安排了写一写这些环节,重点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写一写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播放民歌《三峡情》,用优美的歌声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交流课前预习要求搜集的关于三峡的资料。说说对三峡的映象。
2、走进作者,走进三峡:作为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多数没有到过三峡,所以在学生交流完之后,多媒体播放《三峡风光》,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激发学生学习三峡的兴趣。(多媒体课件)了解作者及作品;长江的形成;三峡的组成;简单介绍三峡中每个峡的特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三峡,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增加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播放课文配乐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美;提出阅读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节奏、读顺文意;必要时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字音、节奏、重音和停顿。然后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这一环节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性。
4、检查课前预习,初步理解课文。这一环节老师只作适当点拨。
5、品析课文,领略美景。
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准备用“三峡的……美”说一句简单的话。并加上一句描写的话。如: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学生自由品析三峡的美,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回然后回答。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 壮美
三峡的夏水:迅疾 壮美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 秀美
三峡的秋: 凄凉 凄美
6、课外拓展,发挥想象。老师把话题引向课外:三峡的美哪里是文字能穷尽的?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你能再说一句想象的话吗?老师再次用多媒体展示三峡美景,师生共同欣赏祖国的壮丽山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音乐声起,一幅幅三峡美景尽展眼前)
如:三峡的云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丽。
7、课后练笔。人人都来当导游,写导游词并与同学老师交流,如课堂上有时间就在课上交流,如时间不够就作为课后作业。学生写作时用多媒体展示三峡的图片及音乐,让学生边欣赏边写作。
六、课堂评价 :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体现这一要求:
1、突出语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侧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评价,侧重对文章情感体验的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样灵活。评价是双向多维的行为,所以评价中要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3、评价中应尊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附:板书设计:
《三峡》 作者 郦道元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 壮美
三峡的夏水:迅疾 壮美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 秀美
三峡的秋: 凄凉 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