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S >> 三峡 >> 正文

 

郦道元眼中的三峡风光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发祥地和摇篮.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三峡”则是长江的精粹.她以壮丽奇特、独有的景色著称于世,象镶嵌在长江上的一串绚丽多姿、优美绝伦的明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赞颂、吟唱,留下了众多的不朽诗(文)篇。本文跟随郦道元先生与读者诸君共享三峡风光之美!

  郦道元(约470—527),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历任尚书主客郎、治书侍御史、鲁阳郡太守、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因其为政严猛,不苟私情,为权贵所憎恨.被谗贬为关右大使。是时,雍州刺史肖宝夤反叛.惧郦道元不利于己,遂杀道元于赴任途中的阴盘驿。

  郦道元,自幼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善采众家之长,强记多识,潜心研究,有巨著《水经注》传世。

  《水经注》,共40卷(原书宋代已佚5卷.今本仍作40卷)。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 “四大名注”。《水经注》,名为“注”,实则以《水经》为纲,逐一补充、拓展,自成巨著。据传,《水经》乃汉代桑钦杜撰,亦可能为三国时人所作,共记江河水道137道.是我国第一部记载水道的地理书。但从所记河道地理情况看,显得极为粗糙。《水经注》,顾名思义。即为《水经》所作的注释。郦道元访读搜集.通过深人实地亲自考察,共记载大小河道1225条。并详细记述了每条河道所经地域的地理情况、建置沿革、名胜古迹、历史事件、民间传说、风土景物,引用书籍多达437种,内容极其丰富,注文部分约为原书的20倍,是6世纪前我国最全面,而又最系统的、综合性的历史、地理、经济、改古、水利等方面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山水散文名著,被推荐为游记文的开创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中尤以对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描述.写得极为简洁、生动、形象,一直为后人所传颂。《水经注·江水》篇,就是其代表作。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沂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遁清倒影。绝山击I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这是对三峡概貌的总述。集中写三峡的山和水,写得极为简洁、生动、形象。“三峡七百里”.乃概述三峡之长。接着,写三峡之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七百里三峡中,处处是山,山连山,没有一个地方见不到山,由此可见三峡山峰之密。“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则写三峡山峰之高,不到正午或夜半,既见不到太阳,也见不到月亮。

  然后.写三峡之水。先写凶悍、险急的夏水。洪水泛滥,一泻千里,奔腾不息,滚滚东流,势不可挡,象一条勇猛的雄狮,将一座座低矮的山峦吞没,将一座座美丽的田园摧毁,“沿沂阻绝”,人民苦不堪言。此时此刻,若遇“王命急宣”,纵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也难以到达京城。

  再写恬静、幽美的春冬之水。它同凶悍、险急的夏水形成鲜明的对照,七百里三峡,一派生机。“素湍绿潭,迥清倒影”,流水柔缓,泛起层层雪花。群山青翠“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树荣、水清、山峻、茂、天蓝、云白,互相辉映,景色宜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最后.写深秋时节的三峡。秋雨放晴,寒霜初降。山间林木,清寂萧条。江水枯竭,流淌迟缓。猿声不绝,空谷传响,属引凄异。此时此刻的三峡,却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年四季,景色各异。这就是郦道元眼中的三峡风光.也是郦道元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立体的三峡彩图。

  在概述三峡风光之后,郦道元在《水经注》第三十三卷、第三十四卷中,又分别对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壮丽、秀美景色作了细腻的描述,更显出了郦道元对三峡风光的独有情钟。

  江水又东.径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其间三十里,颓岩倚木,厥势殆交。北岸山上有神渊。渊北有白盐崖,高可千馀丈,俯临神渊。土人见其高白,故因名之。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秽渊中,寻则降雨。常璩日:县有山泽水神,旱时呜鼓请雨,则必应嘉泽。《蜀都赋》所谓“应呜鼓而兴雨”也。峡中有瞿塘、黄龙二滩,夏水遁复,沿沂所忌。瞿塘滩上有神庙,尤至灵验。刺史二千石径过,皆不得呜角伐鼓,商旅上下,恐触石有声,,乃以布裹篙足,今则不能尔,犹飨荐不辍。此峡多猿,猿不生北岸,非唯一处.或有取之,放著北山中,初不闻声。将同格兽渡汶而不生矣。

  纵观郦道元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寓三峡风光于民间传说或民间风俗习惯之中,通过民间传说或民间风俗习惯的叙述来展现三峡风光.使二者融为一体,因而更具魅力,也更生动有趣,引人人胜,并使读者在欣赏中增长见识。

  广溪峡,即瞿塘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四川省巫山县的大溪河口,全长约8公里,因峡中有“瞿塘滩”而得名。顺江而下,“斯乃三峡之首也”。

  “其间十里,颓岩倚木,厥势殆交”。峡中两岸群山壁立如削.高耸云天,那倾斜的颓岩,斜依的林木.几乎要连在一起,宛如天造地设的一座座大门,守卫这崇山峻岭不受侵凌。江宽仅50一150米,船行其中,两手均可触及左右山壁,是长江三峡中最雄伟壮丽的一段峡谷,以险著称于世。所谓“人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三峡瞿塘据上游,险由天设古今留”。“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都是写的瞿塘峡之险及其绝妙的景色。

  “北岸山上有神渊。渊北有白盐崖,高可千余丈,俯临神渊,土人见高白,故因名之。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秽渊中,寻则降雨”。这是写民间求雨的习俗和“神渊”之神。每当天旱,人们便在渊崖燃烧一堆堆柴木.然后将其灰烬投入渊中,把水搅浑.不久就会降雨,确保庄稼茁壮成长,获得好收成。另一则传说是,如遇大旱,亦可在“泽水神”处“鸣鼓请雨”.则更为灵验,“必应嘉泽”。但是,如果洪水猛涨.若再“鸣鼓请雨”,那就会泛滥成灾,将良田.家园吞没。故而,每当“夏水迥复”,上下航行畏忌之时.纵然是高官、宾客途经此地,“皆不得呜角伐鼓”。“商旅上下”,唯“恐触石有声”也不得不以布裹住篙足。而今,尽管不再那么灵验,但乡俗依存,祭祀不绝。

  文章最后。以简洁的笔墨,写瞿塘峡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多猿”以及猿的生活环境,即“不生北岸”.其他地方也是如此。若有人将猿捉住,放在北山中,它就会象貉兽过了汶河(今属山东省)一样,无法生存。

  这就是郦道元眼中的瞿塘峡。

  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

  其下十馀里有大巫山.非唯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涂所处。《山海经》日: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日“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魂为,实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这一段.写巫峡。

  先写巫峡的形成。相传,大约在春秋时期.古蜀帝遣其臣鳖令凿巫山,以通江水,而形成巫峡。按《地理志》记载:秦汉时,巫山县治所,在现今巫山县东北,故巫山在其西南;西晋以后,治所西移,故巫山便在其东。真是县治所在,变化无常。

  接着,写巫峡民间传说及其瑰丽的风光。作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件事例:

  其一.是写巫山十二峰.特别是突出“大巫山”峰的高与险。正如古人所言:“巫山高不极,白日隐光辉”。“崖悬兽无迹,林暗鸟疑飞”(南齐·范云:《巫山高》)。在三峡中,大巫山峰可谓独一无二,足可以与岷山、峨眉山抗衡,亦可以与衡山、九嶷山比肩。纵然是依附其翼的群峰,也是“云雨仿佛难为容.各自雄长不相让。一峰卓然无可同,回光倒影冯夷宫。有如端拱坐清殿,群侯奔走朝西东。一峰袅妙如欲语,疑是天阶降神女。灵风恍惚踏波来,何处潇湘去行雨。左右数峰益奇绝,壁立嵌空淬寒铁。阴壑长留太古云,阳岩高贮千年雪。其余可象无端倪.波光日气浮玻璃。帆墙贾客频来往,何殊瓮底坐醯鸡”(清·李芝:《十二峰》,真是一峰更比一峰雄,一峰更比一峰峻,姿态奇特,神奇诱人,风姿绰约,气势峥嵘,“森森箭立几千丈,纵有仙梯无可上”.令人眼花缭乱,触目惊心,望而生畏,只有站在九霄云端之上,才能分辨他们的高低和优劣。

  其二,写的是孟涂断案。据《山海经》云:孟涂是夏王启的臣子,在巴地(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一带)为官,治所在丹山之西(即巫山)的丹阳。若遇到有人来诉讼,孟涂升堂,既不审讯,也不传证,只需抬眼一望,见其身上隐约露出血迹者,便令人把他捉住。随意定下罪名,然后处治。这虽是传说,但也足见当时为官者的愚昧和昏庸。

来源: 三峡文化期刊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三峡,郦道元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郦道元眼中的三峡风光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郦道元的三峡的练习题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
    八年级上册 《三峡》课堂实录
    《三峡》教学案例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 2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3
    《三峡》郦道元 教案
    长江三峡——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
    三 峡 [北朝·魏]郦道元 译文
    三峡 郦道元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原文与译文
    三 峡([北朝·魏]郦道元)
    三峡|原文
    三峡作者郦道元简介
    三峡(郦道元)·非常测练同步卷
    三峡(郦道元)链接阅读
    《三峡》不是郦道元写的
    郦道元 <三峡>
    三峡(郦道元)原文翻译(译文)
    郦道元《三峡》原文及译文
    关于郦道元《三峡》的有关知识
    【原文】三峡
    郦道元《三峡》原文与译文
    三峡赏析
    郦道元的三峡的翻译和赏析
    三峡翻译
    《三峡》说课稿
    《三峡》说课稿2
    《三峡》说课稿3
    郦道元《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郦道元)赏析
    三峡 郦道元简介
    《三峡》课堂实录
    课文三峡研讨
    《三峡》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三峡重闻猿啼声 印证了郦道元的《水经…
    《三峡》教案
    《三峡》教学设计3
    《三峡》说课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课文背景知识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课外语段阅读题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基础知识题
    长江三峡工程简介
    三峡工程的世界之最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课堂实录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赏析
    《三峡》课文结构分析
    《三峡》同步达纲练习
    《三峡》课时训练
    《三峡》课时训练
    《三峡》电子教材
    《三峡》整体把握
    《三峡》问题研究
    《三峡》练习说明
    《三峡》教学建议
    三峡的形成
    《三峡》说课设计
    模山范水  抒情写意──谈《三峡》
    诵读品味《三峡》 领略壮美山水
    走近《三峡》
    《三峡》教学实录
    《三峡》导读
    《三峡》课文简析
    《三峡》学法导引
    《三峡》学法指导
    《三峡》语法修辞
    《三峡》重难点突破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字词综合运用
    《三峡》课内语段阅读题
    《三峡》课文写作特色
    《三峡》素质教育新学案
    《三峡》课本习题提示
    《三峡》典型例析
    《三峡》参考译文
    理解词类活用后的意思
    郦道元生平
    郦道元与《水经注》
    《三峡》节选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