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课时训练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魏学伊( ) 罔不( ) 尝贻( ) 箬篷( ) 壬戊( ) 篆章( ) 多髯( ) 峨冠( ) 2、区别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⑴ 罔不因势象形( ) ⑵ 尝贻余核舟一( ) ⑶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⑷ 其船背稍夷( ) 4、翻译下列句子: ⑴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⑵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文学常识: ⑴ 《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本文引用了宋代苏轼的名句,它们是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苏东坡的诗句吗?请写二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通假字较多,请你举出三例,并具体说明。 二、教材探究 1、“核舟”的雕刻者是谁?“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课文中第一段文字共写了哪些景物,说明顺序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对人物的刻画可以称“栩栩如生”,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 最深?试举例简要说明。 4、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可删去,为什么? 5、文中议论的一句是什么? 三、读写链接 《核舟记》一文中对苏东坡、佛印等人进行了细致刻画,人物描写可谓“栩栩如生”请你用150字左右描写你熟悉的人。 【参考答案】 一、1、yī wǎng yí ruò xū zhuàn rán é 2、奇──特别、余数;可──大约、可以;端──右端、端正;木──木头、树木 3、⑴ 无不、全都 ⑵ 赠 ⑶ 高高的帽子 ⑷ 平 4、⑴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⑵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5、⑴ 魏学伊 《虞初新志》 ⑵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6、如: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 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二、1、王叔远,“技亦灵怪矣哉” 2、船、舱、窗、雕栏、刻字、空间顺序 3、佛印的人物描写;从衣着、外貌、姿态等方面描写精细入微、神韵毕具。 4、不可以,连用九个“为”,细致地罗列了核舟人物的数量,简洁而生动,突出了众多的人和物都雕刻在“计其长曾不盈寸”的“修狭者”上,再次强调了其技艺的高超。 5、技亦灵怪矣哉 三、略。(适当运用描写方法,及整体把握描写人物的顺序)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核舟记,魏学洢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核舟记》课时训练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