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H >> 核舟记 >> 正文

 

《核舟记》赏析3

作者在《核舟记》中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从文章开头至“盖大苏泛赤壁云”为第一段,简练概括地告诉读者,王叔远有着不同凡响的雕刻技艺,他能在“径寸之木”上,随意雕刻出不同形状的艺术品。然而更绝的是,他能利用木头天然图纹、形状,表现各自形态。“罔不因势象形”,强调了“形似”;“各具情态”,则突出了“神似”。这样,也就突出了王叔远是个“奇巧人”。“盖大苏泛赤壁云”的“盖”,在这里作副词,为“大概”之意。从核舟上刻的人和景物来看,是“大苏泛赤壁”。但《赤壁赋》写苏东坡泛舟游赤壁,虽有其事,但是没有说有黄鲁直和佛印和尚伴游。这样,也就间接地说明了雕刻者善于根据苏东坡的原文进行想像。核舟上刻着苏东坡游赤壁,这点明了整个核舟所刻的主要内容。“盖大苏泛赤壁云”在全文起着“梁”作用。这一段只五十余字,用笔经济、简练,层次清晰,交代清楚,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也约略点示了核舟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从“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至“嘻,技亦灵怪矣哉”为第二段。本段又可分五小节。起笔时,作者如剥笋似地进行具体的描述,很有层次感。先写核舟的长和高,“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以核舟本身之小,来显示核舟工艺品的精巧;比喻也因之出奇。文章接着进入具体的描述。先写“中轩敞者为舱”,着力突出在这一特定的条件下,船舱的高大、宽敞,以及在核舟中所占据的位置。小舟不满“径寸”和“轩敞”的船舱,一小和一大相映,形成强烈的对比,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来显示核舟雕刻艺术的特色。接着,叙述船舱上还覆盖着“箬篷”,舱旁有“左右各四,共八扇”小窗;八扇小窗,是活动的,能开能关,所以“启窗而观”则“雕栏相望”,闭窗时所刻的前后《赤壁赋》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则显现于眼前。在“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核舟”上刻字、景、人、物既细腻逼真,又富有诗情画意,其情趣之妙,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足以显示王叔远精妙绝伦的雕刻技艺。而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把工艺品上的诗情意,生动逼真地表达出来,也足见他艺术手腕之高明。

第二、三小节,着重介绍核舟上的五个人物。写人物是为了增强作品的活力。如果读者细细留神、品味,就不难看出雕刻艺人有着惊人的想像力。《赤壁赋》文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没有交代“客”是何许人,而雕刻艺人却选择了黄鲁直和佛印和尚,把人物具体化了,并在具体化的过程中加以个性化。由此,作品对他们三人精神状态的描写,也就成为这件工艺品最有光彩的部分。首先,文章交代各自的形态和所处的位置。王叔远这位民间雕刻艺人,在雕刻时,简直是发挥了戏剧导演的才能。在不大的核舟船头,三个人没有平均地占据仅有的一点空间,他们“坐”得各有特色。作者的运笔有时采用粗线条,一笔带过,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有时采用工笔似的手法,如“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苏、黄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共阅一手卷”,特别是“各隐卷底衣褶中”,这就把最微妙的情景描述出来了,笔触显得十分细腻。而此时的佛印和尚,“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沉醉在清风、明月之中。尤其精彩的是,在佛印和尚的左臂上挂着历历可数的佛珠。从最细微处落笔,雕其貌而刻其神。“执,抚,指,语,矫,视”等几个动词龙点睛,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物活灵活现。三个人物的表情,身上的服装,手中的道具,在特定的情景中互相映衬,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美。

对于船尾上的两个船夫,作者的描写也笔力不减。“横卧一楫”,雕刻艺人刀法之妙,表现得淋漓尽致。“横卧一楫”就是说船桨停止划动,船在江中随波荡漾,此时方可进入泛舟江上,漫游赤壁的诗情画意之中。而两个船夫,其一“若啸呼状”,另一“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淡淡的两笔,陡然生辉,两个舟子进入规定的情境之中,被勾得栩栩如生,而舟子的情态和泛舟的主角的情态又是呼应的,具有整齐美。

第四、五小节,分别记王叔远在核舟背上刻题名和印章,并对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作了统计。核舟背上题名和印章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它保证了工艺品的完整,反映了艺术的高超。“细若蚊足,钩了了”,笔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核舟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核舟记》赏析3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的译文或赏析
    核舟记译文
    《核舟记》赏析2
    浅析《核舟记》独到的语言特色 ——中…
    文言文核舟记
    《核舟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核舟记》说课创意
    《核舟记》赏析
    《古文两篇•核舟记》教学方案
    《核舟记》赏析4
    《核舟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中学语文免费教案核舟记
    《核舟记》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浅析《核舟记》独到的语言特色
    《核舟记》说课稿
    《核舟记》说课设计
    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 》教案
    《核舟记》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问题
    《核舟记》教案设计
    《核舟记》教案3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翻译译文(经典美文欣赏)
    《核舟记》教学反思
    《核舟记》教学建议
    《核舟记》赏析
    《核舟记》赏析
    《核舟记》整体把握
    《核舟记》电子教材
    琐谈《核舟记》的写作特色
    《核舟记》教法指引
    以课文为范本,学写说明文──由《核…
    浅析《核舟记》独到的语言特色──中…
    《核舟记》练习说明
    《核舟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核舟记》学法导引
    《核舟记》问题研究
    《核舟记》课文简析
    《核舟记》说课设计
    《核舟记》课标解读
    《核舟记》学法指导
    《核舟记》语法修辞
    《核舟记》重难点突破
    《核舟记》课文结构分析
    《核舟记》字词综合运用
    《核舟记》课文背景知识
    《核舟记》课本习题提示
    《核舟记》素质教育新学案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典型例析
    《核舟记》参考译文
    魏学洢简介
    苏轼《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中的有…
    被删节的原文
    核舟究竟有多大
    《虞初新志》简介
    明朝时的微雕技艺
    《核舟记》教学设计
    关于“核舟”之“窗”“启”“闭”谈
    《核舟记》课文写作特色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课时训练
    《核舟记》说课设计
    《核舟记》导读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核舟记》基础知识题
    《核舟记》课内语段阅读题
    《核舟记》同步达纲练习
    《核舟记》课时训练
    宁波发现稀世珍宝 专家解开核舟四谜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