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广东省佛山第二中学 语文 冯叶芬
课程分析: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他屡遭贬谪与磨难,一生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谪中写就的。
苏轼的词是宋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这个旷世奇才,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了谅解,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我们走近苏轼,不仅要欣赏他的豪放词风,更要学习他在困难坎坷面前的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在赏析这首词时,既要引导学生欣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要学习他在困难坎坷面前的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坎坷路上,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坎坷的境遇。这不仅是一篇具有极高的文学审美价值的作品,也是一篇具有极高的精神审美价值的佳作。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思想活跃,部分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学生间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风气较浓厚,语文的基础还是不错的,但学生表现自己的热情还不够,所以,组织课堂教学的侧重点设置在通过以情激情和恰当的问题诱导,使他们积极思考、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高二的学生对于苏轼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学过他的几篇作品,相信本课的学习难度不会太大。但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人生阅历尚浅,对人生逆境与困难的认识不足,缺乏磨难意识的教育。从学生的人格教育与长远发展考虑,有必要以典型的人物的美好的精神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以达到“文以载道”的目的。
设计思路:
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往往来源于教师是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同时,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点与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致的。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向学生渗透互相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学习上只有互相帮助,合作交流,才能共同进步。探究式学习注重把探究成功的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因此,在课堂中要始终贯穿着“观察-思维-迁移”三个层次要素的依次展现,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此,在教学中,我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精神,本着“自主、探究、合作”的基本理念,设计了以“整体感悟、鉴赏探讨、拓展运用”三个认知层次为线索的学习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始终营造一种支持学生学习的宽容、轻快、积极的心理氛围;用带有感情反复的“诵读”触发学生的体验,整体感悟词作意境;然后从学生自己感受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入手,结合文本,诱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由表及里的感受词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感悟词人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不断深入的思考中,获得知识和精神的双重财富。同时在原来讨论的基础上,引入几段体现苏轼对我们产生影响的高考作文片段,进一步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并进行写作练习和知识拓展迁移。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词。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体会诗词中寄寓的感情。
3、以创作反映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面对挫折的勇气。
教学流程:
一、入情朗诵,整体感知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课件投影】回忆所学过的苏轼的作品,哪些名句反映了他面对人生挫折时的乐观豁达?以此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简要实录】学生先是分小组讨论了一会儿,气氛热烈,争先恐后地谈出自己所知道的苏轼面对人生挫折时的乐观豁达的名句:
【多媒体展示】任尔东南西北风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回首想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二)知人论世,走近词人
【课件投影】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祜二年(1057)进士及第,宋神宗熙宁年间历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以作诗讪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由祐年间,调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杭州知州、颍州知州。不久又以写文章讥斥朝廷的罪名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接着再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治所在今海南儋县)安置。1100年被赦北归,第二年病死于常州。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文学家。诗、词、散文都有突出的成就。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散文,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佼佼者。而他最富于开创性的艺术贡献是词的创作。在宋词的发展史中他具有开疆拓土之功。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同年,他还创作了闻名于世的两赋一词。
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的第三年,他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设计意图】所谓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了作者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学生才能更好的走近作者,走近词人的内心世界。
【简要实录】学生都对苏轼的生平与思想比较了解,在老师诱导时不时有学生说出自己已经知道的苏轼的事情,如东坡多次被贬谪,还有东坡肉,东坡在西湖的政绩等。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悟
1、反复诵读
【课件投影】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课件投影】请大家先同桌之间试读,注意把握节奏,读出情感,然后小组内点评指正。最后,请几位同学有感情的范读。
【设计意图】诗歌重在朗诵,通过充满声情地朗读,触发学生的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的平台。学生在朗诵中自觉的整体把握词意,感悟词作意境,为下面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打下情感基础。
【简要实录】学生都投入地朗诵,比较有感情。在朗诵时都很大声,能带上感情去朗诵。陈智鹏同学朗诵得非常好,学生纷纷鼓掌。
2、听配乐朗诵
【课件投影】注意字音和节奏,感受抒情主人公(苏轼)的情感,发挥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诵,创设一定的意境,把学生带进当年苏轼归途遇雨的情境中,同时达到对文本整体感知的目的。
【简要实录】学生沉浸于美的朗诵当中,有些边听边跟着朗诵。
3、教师范读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采用背诵,既“身教胜于言教”,又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简要实录】学生认真地听教师范读,脸上都带着微笑。
4、【课件投影】从诗词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用一个或两个词概括。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然的过渡到后面抓住关键词句分析鉴赏。
【简要实录】学生表现活跃,纷纷作答:沉着、豪迈、通达、淡定、自信、乐观、豁达……
二、鉴赏品味,体悟感情
(一)合作探究,把握形象
【课件投影】欣赏全词,抒情主人公的这一形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请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关键性动词、形容词和体现情感转折的词)和关键句鉴赏。
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适时的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能力。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的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当中,生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凸现,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体现,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促成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感悟。及时归纳学习方法,以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运用。
【简要实录】八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马上投入到认真的学习与讨论当中,有的讨论,有的作笔录。讨论完后各小组纷纷举手回答,说出自己小组的见解。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发言:
陆嘉欣:词中有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这句中的“穿”和“打”显得很有力度,极言雨急雨大。但在这急风急雨中苏轼却觉得一点都无所谓,可见他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乐观!
招燕玲:“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中的“莫听”,“何妨”,我们可以想象苏轼吟啸自若,缓步而行的情景。反映了苏轼在风雨面前坦然处之,泰然自若的旷达情怀。
陈放:“竹杖芒鞋轻胜马”,苏轼一身野服打扮,“轻”字体现诗人内心的轻松,从侧面透露了作者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
张亚航:词中苏轼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烟雨”一语双关,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指政治上的风雨。“任”字,表现出苏轼要坦然面对风雨的信心与决心。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坦然处之。
何碧燕:词中最后的两句“山头斜照却相迎”,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里的“风雨”和“晴”,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词人认为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无所谓。人生也是如此,顺境也好,逆境也好;窘困也好,通达也好,都能泰然处之。这是词人面对仕途失意的旷达胸襟。
教师小结:苏轼在人生逆境中表现出的这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希望我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能如苏轼一样,在困难坎坷面前的保持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入情入境,体会情感
【课件投影】带上你的情感吟诵词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感悟苏轼的乐观豁达,巩固学习成果。
【简要实录】学生朗诵得更有感情,更投入。
(三)合作探究,感悟人生
【课件投影】苏轼,不仅给我们以文学之美的享受,他的人格精神也是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财富,从《定风波》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词中获得了苏轼的一些怎样的精神财富?请小组讨论交流,结合实际谈谈体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自主探究,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能力,养成互相切磋,互相协作的习惯,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简要实录】学生表现得十分的活跃,结合自己或他人的实际谈了自己的体会,如,有的同学说从苏轼身上感受到他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对抱负的坚定的追求;有的同学结合自己考试遇到的压力与失败谈到面对逆境,要如苏轼一样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有的说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环境的变迁,并举了一些大学生因不会在遭遇挫折时调整自己而自杀的反面例子;有的说要热爱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
【多媒体展示】希望同学们能“以一种坦荡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的风雨。”
三、迁移拓展,观照人生
【课件投影】观看以下几段体现苏轼对我们产生影响的高考作文片段,进一步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进行写作练习。以“苏轼与我”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苏轼的感悟。
(1)在赤壁,孟德低吟悲歌,周瑜谈笑风生,而苏轼的故国神游才最潇洒,白发与月光相辉映,浊酒与江涛相融汇。———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生命在遭遇苦难时仍应高扬精神的旗帜。(《纪念》,2005年广东高考作文)
(2)苏轼在饱受打击和屈辱后,忘却所有的失意和痛苦,铭记的却是世间的真情和美丽,不然,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洒脱?(《铭记与忘记》,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
(3)面对大海,我想到了苏轼的胸怀。同是遭遇朝廷的排斥和加害,但贾谊被贬后郁闷而死,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却成了词坛豪放派的领军人物,他大海般的襟怀令我感奋不已。(《面对大海》,2002年上海高考作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苏轼那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观照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能加强文字表达能力的练习。
【简要实录】学生看了高考作文片段后,都受到了启发。在认真地写作,发现了不少写得好的文段。下课铃响了,学生交换所写的文段,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让人欣慰。
以下是四位同学的精彩短文:
冯雪香: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区颖怡:当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有的人选择自沉江河,有的人选择归隐山林,有的郁郁终生也不肯同流合污,这些做法固然令人钦佩,但是我更欣赏苏轼的人生态度。他是一个政治上的牺牲品,但是他不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即使身处逆境,人们想到他时,也总会流露出会心的微笑。因为他热爱生活,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他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
黎建恒: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人们的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也越来越脆弱。当你失意彷徨的时候,当你忧愁烦闷的时候,请你走近苏轼,静静聆听这位先哲在坎坷动荡的一生中留下的文学精品,你会不禁被他天下为怀、无私无畏、随缘放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感染,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好,而眼前的困难和挫折又是如此微不足道,只要跨过去了,前面依然是灿烂的阳光。
庞耀恒:当风雨袭来的时候,苏轼没有见风使舵,也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他相信风雨总会过去,太阳总会出来。就像普希金的诗中所写的那样:“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逝去”,因此他履险如夷,泰然自若。
“回首向来萧瑟处”在他看来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确,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横跨了大半个中国,足迹何止万里?但是,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渝,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九死不悔。换句话说,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对抱负的追求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柱。正因为如此,他从不趋炎附势,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气节。孔子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信念在苏轼的身上始终执着坚定。
课后反思:
课上完了,可我的思考还在继续。“探究性学习方式”让我们更深地思考:如何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张教授说,“学习方式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概念,是学习的行为过程,心理过程(包括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和达标过程的和谐统一体。”“探究性学习方式”提出以“观察-思维-迁移”三个层次要素的依次展现来构成课堂的基本认识层次,这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也是和新课改精神一致的。
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始终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开展讨论,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学有所得。学生在朗诵中学会了抓住关键词句由表及里的感受词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感悟词人独特的人格魅力,获得知识、能力和精神的多重财富,学生自主探究,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能力,互相切磋,互相协作的习惯得到了培养;苏轼那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学生当中引起了震撼。学生在谈到苏轼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的时候,都谈出了深刻的体会。学生畅所欲言,共同分享自己的感受。我想,这堂课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财富,也是人生中难得的精神财富。学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或许还会时时想起苏轼,想起他的“莫听穿林打叶声”,想起他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学习过程中,我比较注重诵读这一环节,并设计了“学生反复诵读——听配乐朗诵——教师范读”的教学流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觉想象,进入到字里行间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听配乐朗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可以启发学生的再想象,再造意境;而教师的范读采取背诵的方式,并放在学生反复诵读的环节后,既起到了“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也符合探究性学习方式主张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教师起引导作用这一规律。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学习方式效果是明显的。 这节课使我深深地感悟到,学生主体地位的精华是“学贵善思,学贵善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思考、学习的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点。而在课堂上,应是表现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形式或手段,使得学习更主动、更深入。因此,我们应上的课,是真正意义上的、有用的、高效的课,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课。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堂课的不足表现在:课堂时间把握得还不够好,很多学生发言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意犹未尽。还有最后的作文练习,有些学生写得很好,很有自己的感悟,但由于时间关系,未能与全班同学分享,我要求他们课后继续充实,写在作文本上。别外,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从苏轼身上得到的人生感悟时,应结合学生多方面的实际(如交友问题,与父母相处问题,学习压力问题等)引导他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直面人生,从而使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为诱思探究教学课题组的科研教师,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希望我的努力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