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课堂实录
主讲教师 深圳市南头中学 茹清平
环节一:诵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坡公第一首记文”——《石钟山记》,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朗诵课文。
师:请每个学习小组为大家推荐一段,并集体诵读。
魏思遥组:至莫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
蔡兰芳组:事不目见耳闻……而笑李渤之陋也。
丁 丰组: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
师:从诵读情况来看,同学们预习课文是用了心的,大家对文章的语脉、感情把握得较好,老师非常高兴。
环节二:整体把握课文
师:读一篇文章,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和结构。(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或总评全文。(2)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每段内容。(同学们独立思考,做笔记。)
师: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概括或总评全文。
温小妮:作者通过考察石钟山,得出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蔡兰芳:作者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讨,得出实践出真知的结论。
师:内容理解了,可惜语言不够简洁。哪一位能说得简洁一些?
张晓怡:探寻石钟山命名真相之旅。
师:“旅”作为中心词恰当吗?
林芷豌: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师:把握了文章内容,语言也很精炼,不错。还有新的意见吗?
丁丰:我用一首诗概括本文内容:“苏轼夜游石钟山,探其来历方归还。耳闻目睹乃可信,一钟一山一感叹。”
老师:不愧是文科班的才子!
全体同学惊叹并鼓掌。
师:本文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共三个段落,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每段内容。(同学们独立阅读,做笔记)
师:思考好了的同学们请将自己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范小婉(板书):1、质疑 2、探寻 3、得出结论
林芷豌(板书):1、所闻 2、所见 3、所感
许 倩(板书):1、质疑 2、游山 3、感慨
温小妮(板书):1、置疑 2、考查 3、结论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的答案。第一段有“质疑”,“所闻”,还有“置疑”,同学们觉得哪个答案比较合适?
生:质疑!
老师:好!我们就取“质疑”,第二段,有“探寻”、“所见”、“游山”、“考查”?是这个“查”吗?“考查”是指用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原文叙写的是到实地观察调查,应该是“考察”吧?同学们觉得哪个答案比较合适?
生(大多数):探寻!
老师:不错,我们就取“探寻”吧!我们再看看第三段的大意, “得出结论”、“所感”、“感慨”、“结论”,哪一个更好呢?
生(少数):结论。
生(大多数):所感。
师:那么,我们第一段大意就取“质疑”,第二段取“探寻”,第三段取“所感”。
环节三:文本探究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郦道元、李渤的观点吗?
杨凌星:郦道元的观点是水与石相击,产生像钟一般的声音,故命名为石钟山。李渤认为是山上的石头被敲击,发出钟一般的声音,所以命名为石钟山。
师:基本上把握了二人的观点,不过语言可以更简洁一些。还有没有其它答案?
范小婉:郦道元的观点是:水石相搏,声如宏钟,故命名为石钟山。李渤的观点是:叩石声如钟,故命名为石钟山。。
师:不错。
师:作者写郦元对石钟山的看法是“人常疑之”,而对李渤的看法是“余尤疑之”,“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可不可以互换?
黎泽娜:我认为“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不可以互换。
师:声音大一点好吗?
黎泽娜:我认为“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不可以互换。“人常疑之”,我不一定怀疑,或者是疑信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说明自己怀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师:那么你的意思就是“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表明苏轼与一般人观点不同。他尤其怀疑李渤的观点,而郦道元的观点他不是完全否定,对吧?
黎泽娜:嗯,对!
师:同意泽娜的回答吗?
生:同意。
师:第二段苏轼考察石钟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请问,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张晓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苏轼在文中是这样表述的:“山下皆石穴掣,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认为石钟山下有石缝,水从石缝进入,回旋激荡,撞击石头而发出钟一样的声音,因而命名为石钟山。
师:嗯,还有补充的吗?
蔡兰芳:我认为除张小怡所说的那句话外,文中“舟回至两山之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也说明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从这两处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和郦道元的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石钟山以声命名,只是作者的描述更加详细。作者认为空中而多窍的石头当中流,风浪出入石头的窟窿,发出噌吰与窾坎鏜鞳之声,如钟鸣一样,因而命名为石钟山。
师:兰芳同学认为,作者和郦道元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更加明确。郦道元认为“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苏轼则明确指出什么样的水与什么样的石相击,发出怎样的钟声。对吗?
蔡兰芳:对。
师:请你再叙述一遍。作者认为“石”是怎样的“石”?
蔡兰芳:空中而多窍。
师:“空中”什么意思。
蔡兰芳:中间是空的。
老师:那么“水”是怎样的“水”呢?
蔡兰芳:是风浪。
师:是怎样的钟声?
蔡兰芳:噌吰与窾坎鏜鞳之声相互应和。
老师:解读得非常好,请坐。
师:作者在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时,对石钟山月夜绝壁之景有精彩的描写。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想一想,月夜绝壁之景有何特点?你最欣赏哪个词(句)?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生:小声读书,做批注。
师: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月夜绝壁之景的特点吗?
许琼苗:阴森。
王治锟:雄奇。
林嘉生:阴森恐怖。
许倩:毛骨悚然。
张小怡:幽暗。
丁丰:恐怖。
师:看来,苏轼这次考察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因为所到之地阴森恐怖。那么,这段景物描写你最喜欢哪一句话?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呢?
范小婉:我喜欢的是“磔磔”这一象声词,这一词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鹳鹤的声音,渲染了绝壁下的阴森恐怖。
丁丰:我喜欢“猛兽奇鬼”,写得好。大家想一想,月黑风高,两岸景物如猛兽奇鬼本就那么恐怖了,加上又要出来与人搏击,可想而知了,所以我觉得此处的景物渲染得很好。
师:说得很好,还有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见解?
许倩:我喜欢“老人咳且笑”一句,这句话是多么的形象生动啊!大家不妨想一下老人的笑声——苍老、低沉、沙哑,在寂静的湖面上飘荡,是不是有一种诡异的感觉,听后让人毛骨悚然。
师:不错。
林芷豌:我喜欢的一句是“如猛兽奇鬼”一句。这句话采用比喻手法,十分形象生动,把石钟山夜景的阴森恐怖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更妙的是,这句话与后文相呼应,解释了下文中“士大卡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的原因。因而,这句话非常精彩。
师:对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大家还可以谈一谈。
杨凌星:我认为这篇文章总体上毕竟是议论文,而议论文中加入这样一段描写,而且是一段阴森森,让人毛骨棘然的描写则能使议论不显乏味,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使读者紧跟作者思路,也很想知道这种景象出现的原因。
蔡兰芳:我认为这一段的描写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作了铺垫,正因为这样寂静的环境,静到连写的惊动都能听到,作者才能很好地听清楚石钟山的“钟声”,才能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师:大家都从一个侧面鉴赏了这段文字,谈得不错。老师也想谈一点个人的见解。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状形、摹声、绘态。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这样写暗含着这样的意思: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此外,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的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师:大家再浏览一下作后一段,想一想,作者对苏轼对郦道元与李渤观点的态度是什么?
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师:这是苏轼对这二人的态度吗?(学生再读课文)
生(齐):叹郦道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师:下面我们小结一下这篇课文。(投影)
环节四、拓展探究
师:下面我们进行拓展阅读。(幻灯片)
拓展延伸(一)
世人不晓石钟命名之故,始失于旧注之不详,继失于浅人之俗见。千古奇胜,埋没多少。坡公身历其境,闻之真,察之详,从前无数疑案,一一破尽。爽心悦目。
——《古文观止》点评本文
1、“浅人之俗见”在文中指哪些人?
2、《古文观止》对苏轼观点持什么态度?
|
师:谁能回答这两个问题?。
高磊:“浅人”在《石钟山记》中指李渤,《古文观止》对苏轼观点持肯定态度。
老师:同意高磊的意见吗?
许琼苗:“浅人”在《石钟山记》中还包括寺僧。
许倩:包括寺僧、小童及以李渤为代表的士大夫。
师:许倩同学的回答才是全面的。
拓展延伸(二)
……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余樾《春在堂笔记》
余樾同意苏轼的观点吗?他们考察石钟山的过程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 |
师:余樾与赞同苏轼的观点吗?他们的考察过程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
生:苏轼和余樾都进行了实地的考察,而最大的不同在于苏轼只是到了山脚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就得出了结论而结束了他的游记,相反余樾则进入了山中,考察更进一步。
冯文佩:他们进行考察的时间有所不同,文中提到苏轼于元丰七年六月丁丑进行的考察,而余樾是冬季进行的。
老师:文佩同学阅读得十分仔细。还有进行补充的吗?
魏思遥:余樾探究过程不及苏轼仔细。我认为余樾的观点是错误的。
老师:魏思遥同学的观点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接着看。(点击幻灯片)
拓展延伸(三)
经过今人全面的科学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应包括“主形派”所说的“形”和“主声派”所说的“声”这两个方面。
——涂宗涛《巴峡·石钟山》
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看法也是错误的,那么怎样理解本文的价值和意义呢? |
师: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看法也是错误的,那么怎样理解本文的价值和意义呢?
许倩:一方面苏轼能不避艰险,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亲自探寻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讲,石钟山命名的探寻过程也告诫我们认识客观事物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妄下断语。
杨凌星:虽然其中观点偏颇,只提及“声”的方面,但至少是对石钟名称来源的声音方面的理由说清了。
魏思遥:体现了怀疑精神。
高寒:仅从文章上看,文辞优美,是一篇很好的游记。
老师:我谈谈个人的意见。我们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已知事物中可以找出未知的因素,对于已知事物的描述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所以,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都不能看成一成不变的真理,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给我们的启示。我要给大家推荐胡适的一句话: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环节五:学生质疑
茹:学习中,我们也要有苏轼的那种质疑精神。请同学们把预习的环节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哪位同学先提?
听课老师:嗯,我能不能先提一个问题?
茹:请提。
听课老师:听了大家大半节课,觉得同学们素质确实很高,茹特引导的也很好。我听很多同学说喜欢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没有谁能把那种阴森的感觉读出来,要赢得我的掌声才行。哪位同学读?
全班(七嘴八舌):高磊
高磊:(朗读)
热烈掌声……
听课老师:读得太好了,谢谢。
师:阅读水平如何,可以看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请同学继续提问。
高寒:写《石钟山记》时,苏轼从黄州团练副使贬为汝州团练副使,是否有借《石钟山记》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不满情绪?
师:有没有同学能帮高寒解疑?
丁丰:我觉得没有,因为苏轼的一生是在飘泊贬谪中度过的,因此我觉得苏轼此刻应该欣喜,他发现了别人所没有发现的奥秘。
师:高寒对丁丰的解答满意吗?
高寒:不满意。
师: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见解?
高磊:我觉得并非如此。苏轼借这此探险,向天下士大夫的不为作了一番嘲弄,对自己感到得意与自豪,且苏轼一生豁达。
师:大家同意哪种观点?
生:高磊的观点。
师:还有同学有疑问吗?
许倩:文中说:“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请问渔工水师真的知道吗?如果他们知道,那么为苏轼撑船的渔工听到大声发于水上为何会大恐?寺僧、小童为何会有如此愚蠢的举动?
茹:有谁能解答?
杨凌星:我认为在那种阴森、恐怖的环境下,渔人大恐慌的表现应该是人之常情吧。另外,前文中说,李渤的看法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那么,作为寺僧,他们向游人展示时,应该也是从大多数人的观点,所以寺僧会有这样的举动,而小童则是听命而为之罢了。
师: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连整日在这里摆渡的渔工仍会大恐,说明这里的气氛十分恐怖吧!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巧妙吧!
(下课铃响)
师:时间所限,如果大家还有疑惑我们可以课下交流。今天的作业是:1、以“由苏轼的质疑想开去”为题,写一篇随笔。2、整理课堂笔记。
教学评议:
王首川(省督导组专家、肇庆市教研室主任):
听茹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这节课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教学环节合理,文章不长,但在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探讨方面老师下了功夫,课堂上自始至终是学生研讨为主,学生活动多样,交流探讨积极主动。
2、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注重学生情感教育,恰到好处。
3、导学导思,注重探究,问题设计有梯度和深度,在引导学生对本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得比较透彻的基础上,又即刻引导学生拓展探究,让新知识融化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之中去,通过启迪感悟,激活思维,重组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4、教师点评精辟,高度概括,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层次。
确实是一节值得品味的非常优秀的课。如果要谈不足,我个人认为有两点:
其一,语文学习,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诵读非常重要,可惜这节课学生诵读的时间不够多,不是进行全文诵读。其二,最后一位质疑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文中说“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请问渔工水师真的知道吗?如果他们知道,那么为苏轼撑船的渔工听到大声发于水上为何会大恐?寺僧、小童为何会有如此愚蠢的举动?我觉得学生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如果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稍加拓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