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包 涛 个人简介 包涛,男,36岁。现任教于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中学。1992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也多次受到同仁、专家的好评。2001年被评为沈阳市十佳“我眼中的好老师”;2002年获沈阳市高中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2004年被评为沈阳市大东区首届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先后获沈阳市、辽宁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沈阳市大东区劳动模范。 教育观点 语词丛林中的探险者 曾读到文学大师巴金的一段话:“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我想,教语文的目的也是要让同学们变得更加美好。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走进语文的世界?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语文的世界是语词丛林的世界,我们则是丛林中的探险者。 一、课文是线索,课堂是旅程,学习是历险 在课堂上,我把学生当作同伴、队友,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讲真话。和同学们讨论,一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师生之间畅所欲言,因为大家有共同的目的:求真知,求真理。我们从课本上、从讨论的话题当中,寻找到一条条线索,这些线索引领我们进入浅滩急流、高山大川。一路上,我们欣赏风景,也经历磨难。事实上,高中三年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旅行呢?古人有卧游之说,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山水之美。课堂成了我们眼睛旅行、心灵散步的地方,我们不仅在古今中外的山水中流连忘返,也在那些属于最伟大的心灵的旅途上行进。有了这样的经历,同学们的心灵变得更加澄澈,目光变得更加遥远。 在学习《陈情表》的课上,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学们从李密身上看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悲剧命运。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我引领同学们瞻仰司马迁不肯屈服的心灵:哪怕受到再大的侮辱,也要坚持完成自己的事业,是以就酷刑而无惧色。同学们从中懂得了这样的道理:为了实现理想,有时选择屈辱的“生”比选择壮烈的“死”更加艰难,也更为英勇。因此屈原是伟大的,司马迁则更加伟大。 在李白、白居易的诗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诗人杰出的一面,还能发现他们并不伟大的另一面。课堂上,我尝试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一种目光,这目光能从不同的角度,照向我们研究的对象,让我们尽可能去触摸历史的真相,感悟生命的崇高与卑微。我告诉同学们,世界和人生是存在两种版本的——崇高版与卑微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真正成熟的审美观是知道它的丑陋而能看到它的美,并依然挚爱着它。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认识这个世界,而后爱她”。龙应台说的“我无可救药地爱着这片我深恶痛绝的土地”,其实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爱而知其丑”,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二、看到,听到,体验到 高中生有思想,有见识。在作文中,同学们写到:“没有了规范与禁忌,你离邪恶有多远”;“照镜子,这一普通的日常动作却是深有内涵的,人不仅可以从中照见自己,也可以照见心灵,照见他人”;“人性不会在失落中崩溃,也不会在绝望中风干,它就躲藏在星星之火中,闪现它耀眼的光明”;“我宁愿被永世流放到这远离尘嚣的乡村,这里有无边的田野、茂密的森林和冬日里望不到边际的雪原。我喜欢雪原,因为只有你,可以封冻我无穷无尽的哀伤”。从他们一篇篇的文章中你会发现语词背后的又一个世界:这里有泪流满面的笑容,有痛苦而凝重的思考,有洞察人生真相的智慧。对我来说,同学们写作的声音有时是一种当头棒喝,有时是一种浅唱低吟。这时你会发现,孩子的世界其实一点都不简单,简单的往往是成人一成不变的目光。 我跟同学这样讲:其实穿越丛林也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穿越之后的心灵受到的哪怕一丝的震颤。每一课的背后都有强烈的现实暗示,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勾践灭吴》为我们解释了苦难的精神意义。《触龙说赵太后》告诉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家庭的梦想与期望。《邹忌讽齐王纳谏》说照镜子是深有意义的,我们不仅要照见自己,也要照见他人;从他人身上看见自己,从自己身上看见他人。《孟子》的“王道思想”对我们更是一种启发,那个“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世界就是我们要开创的世界,而《荀子》则提醒我们一定要注重自我塑造,所谓“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启发我们,哪怕只是一棵孤独的树,也必须看守住自己的心灵之月,既要认清自己“井底之蛙”的局限,也要有一种“进乎技矣”的超越眼光。这样,很多问题可能就不会像想象的那样艰难。我们完全可以像“庖丁解牛”那样,把高考视为一种游戏规则,超越高考,把目标定得更高远一些,这样苦恼也许就会变为乐趣。 我组织同学们开展“影视课堂”,我们提出的口号是“看五十部质量上乘的影片,可以改变一个青年人的精神面貌”。我们观看了《千与千寻》,大家得出结论:我们都是那个丢失“自己”的孩子,老师也是。教室、操场,整个学校以至中国的考场都是那个巨大的城堡,我们被一种“强力”推动,每个人都身不由己,无可选择。如何走出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你必须工作,必须努力,尤其不能忘记自己是谁、自己的来处和出路。我们必须像一个真正的武士去赢得这场战斗! 三、“盲人提灯”的自我警戒 我深深地意识到,做一个能带领学生学习的老师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奔走于“丛林”与“丛林”之间,我是向导,也是队员。 我深感在语文教学方面有很多苦恼、困惑和无能为力的地方,在理想与现实之中,我只有努力地奔走、求索。写到这里,我想起禅宗里“盲人提灯”的故事:一位盲人提着灯笼走夜路,不是为了照亮自己,而是为了照亮他人以免撞到自己,可是假如灯已经灭了,盲人却还不自知,就只好被别人撞倒了。我想,也许我正是那个盲人,手中的灯笼已经灭掉,或者已经极为微弱,自己又并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是领队。而做一个盲眼的领队是多么可怕啊! 为了让灯光能够持续,我必须不断追问;为了不致被撞倒或拖累他人,我只能继续努力。 教学实录 师:各位好,非常高兴能和二中的同学一起学习探讨。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杜甫这三首诗——《登岳阳楼》《登高》《旅夜书怀》,你什么时候读过,当时有什么感受? 生:小时候读过《登高》,当时觉得诗中的景色非常壮阔。 师:你对杜甫了解多少? 生:他一生非常贫困。 师:还有哪位同学想说说? 生:初中时读过《登岳阳楼》,诗中景象非常雄浑壮阔。 生:我初中时读过《旅夜书怀》,觉得里面有一种悲壮的美。 师:几位同学说得都非常好。从审美的感觉上,捕捉第一印象很准。这三首诗都采用了一种“以壮阔之景写哀痛之情”的手法。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同学们回去找一下使用这种手法的唐诗,比较后你会发现用得最好的就是杜甫。杜甫一生漂泊,暮年心情最为惨痛。然而在杜甫的眼中,景象却总是那样雄浑壮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世界,一起经历一下杜甫走过的旅途。 请同学们理清一下思路,把这三首诗按照时间、地点的顺序,重新编排一下。 生:较早的一首诗是765年在渝州写的《旅夜抒怀》,之后是767年在夔州写的《登高》,然后是768年在岳州写的《登岳阳楼》。 师:杜甫是哪一年死的? 生:770年。 师:哪位同学了解杜甫死时的情况? 生:杜甫死在一个岛上。当时涨水,杜甫困在那里,饿了几天,当地的知县闻讯送去白酒和牛肉,第二天杜甫死了。
师:这个说法新旧《唐书》都有记载,但属于传说,冯至的《杜甫传》中,找了很多证据反驳了这一说法。大家可以看看这几本书,对照阅读,得出自己的见解。我们可以看到,杜甫死得很悲惨。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这三首诗写于杜甫去世的前两年,那时他非常瘦弱,又老又病,遭了一辈子罪,到老仍然没有归宿,甚至连一个安身之处都没有。“老病有孤舟”,杜甫最后应该就死在这条破船上。但是在这三首诗中我们看到的不是被命运击垮的诗人,我们看到的诗人既渺小又伟大。因为在诗人的心中,永远是雄浑壮阔的大自然,这种雄浑壮阔的背景把渺小的人衬托得很伟大。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旅夜书怀》中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同学们大声朗读。 (学生大声读诗) 生:《旅夜书怀》中写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景象,星空低垂,平野广阔,夜空与辽阔的田野连在了一起,江水中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师:同学们,夜空是很美的事物,只能用高贵的美来形容。当你注视夜空时,你会有很多的遐想与思考。如果你还没注视过,那就注视吧。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对夜空的感受? 生:我会想到凡高的《夜空》,那种色彩、那种深邃浩渺的感觉让人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生:我想起康德的一句话:“人世间只有两种事物最崇高,一是夜晚灿烂的星空,一是人内心的道德律令。” 师:很好。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在这样的夜空下面,有一位老人,他伫立船头,衣衫褴褛,风烛残年,可是他眼中的风景居然是如此壮丽。这就是“以壮阔之景写哀痛之情”,这种写法能产生一种什么效果?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从个人境遇上说,杜甫这时应该是非常卑微渺小的,但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意境中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杜甫,一个有着美好壮阔的心灵世界的人。 师:非常有哲理,这句话可以作为赏析《旅夜书怀》的经典话语,其他同学可以记录下来。这首诗中有一个形象非常鲜明,是什么? 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沙鸥的形象非常鲜明。 师:很好,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古诗中,鸟的形象还有哪些? 生:陶渊明有一句“鸟倦飞而知还”,这是一只回家的鸟。 生:苏轼有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这是一只十分孤傲的鸟。 师:那么杜甫诗中的这只鸟是什么样的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一只可怜的鸟。 师:同学们,请思考“可怜”符合这首诗的意境吗?不要忽略前面一句话,请仔细品读一下“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一只漂泊流浪的鸟,在向天发出追问,追问自己的命运。 师:非常好,这种解释我觉得很合乎这种意境。这是一只发出天问的鸟,应该反映了杜甫当时既无奈又愤怒的心境。我们对比这三种形象,陶渊明的鸟很幸福,苏轼的鸟很有派头,而杜甫的这只鸟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不认输,有博大的心胸。而且诗人在遭遇磨难的时候,往往都会发出自己的天问,甚至可以说杜甫的鸟可以代表陶渊明、苏轼以及其他诗人。其实,从某种意义上理解,此时此刻,杜甫是在代表人类向夜空发出天问。命运如此坎坷,生活这样艰难,可是杜甫仍然没有停止写作,仍然在表达着自己,并且呈现给我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样灿烂的星空和奔流的江水。好的,《旅夜书怀》的讨论到此暂停,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刚才探讨的思路。请同学们思考两分钟,总结几个关键词。 (两分钟后) 生:风景、写作。 生:心境、表达。 生:形象、类比。 生:旅途、写作。 师:很好,我想连起同学总结的五个关键词,概括一下刚才的思路:旅途—写作—风景(形象)—心境。我觉得这是研读杜甫诗的一个思路,可以看看诗中他的旅途行程,写了哪些作品,是什么样的风景,诗人处于怎样的心境下,这样我们就可以走进杜甫的旅程,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下面请同学们用这一思路思考《登高》和《登岳阳楼》。 (两分钟后) 生:《登高》写于767年,杜甫在夔州弃舟登岸,来到高山之上,诗人眼前的风景十分壮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的心境十分悲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非常好,感觉很对。我们从中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写到黑板上,你能吗?思考一下。我先把《旅夜书怀》中的关键词写下来:(765)渝州—《旅夜书怀》—(老人)夜空—沙鸥(鸟)—天问 (生至黑板前板书:(767)夔州—《登高》—悲秋客—悲凉) 师:“悲秋客”概括得极好,这里的风景确实不好概括,我说一下我的感觉,有风有天有猿啸有沙有鸟有落木有长江…… 生:老师,姜文演过一部电影《天地英雄》,我觉得用“天地”概括最好。电影演的是唐朝的英雄故事,我觉得杜甫就是唐朝的大英雄,因为他同命运做不懈的斗争。 师:太好了,虽然我没看过这部片子,但从你的概括中我能感觉到电影里面的英雄气概;而且你对杜甫的评价也非常经典,我们就用“天地”概括吧。但这首诗里面的作战方式值得我们推敲,如果《旅夜书怀》中是天问,那么这里是什么呢? 生:老师,鲁迅先是《呐喊》,然后是《彷徨》,既然《旅夜书怀》是天问,那么,这里就是“彷徨”,“彷徨”也是一种作战方式。 师:好极了,我想鲁迅先生也会同意的。非常好。(修正关键词:(767)夔州—《登高》—(老人)天地—悲秋客—彷徨)下面谁来分析《登岳阳楼》? (生至黑板前板书:(768)岳州—《登岳阳楼》—(老人)乾坤—涕泗人—哭泣) 生:老师,我觉得乾坤与天地重复,哭泣与涕泗重复。这首诗中“乾坤日夜浮”确实壮观,但诗人的眼光越过了这一风景,他是注视“戎马关山北”才“凭轩涕泗流”的。因此,应是“关山”和“同情”。 生:不,我觉得这里的“关山”代表了“远方”,诗人注视着远方,那里有诗人的理想和寄托,而现在一切都要结束了。你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非常惨痛,而且诗人不仅同情着唐朝的百姓,我觉得他首先还是同情自己的,因而是一种告别。(掌声) 师:(修正关键词:(768)岳州—《登岳阳楼》—(老人)远方—涕泗人—告别)同学们,你们的理解非常深刻。我觉得你们已经走进了杜甫的世界,你们,还有我,与杜甫一起陷入了思考、陷入了疑问、陷入了痛苦、陷入了挣扎。天问—彷徨—告别,这三种心境的发展正是杜甫暮年的心路历程。老人将近人生终点,对此他似乎心有所感。在这三首诗中,诗人回顾了自己漫游求索的一生。他寻找了一辈子,寻找自己的人生出路、理想寄托。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杜甫的一生是漫游的一生,并且漫游也是李白的生活方式,也是唐朝很多诗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板书“漫游、寻找”)同学们,请想一想,我们每个人不都是漫游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读《旅夜书怀》。 (诵读后结束本课) 附:板书设计 旅途——写作————风景(形象)————心境 (765)渝州—《旅夜书怀》—(老人)夜空—沙鸥(鸟)—天问 漫游(767)夔州—《登高》 —(老人)天地—悲秋客—彷徨寻找 (768)岳州—《登岳阳楼》—(老人)远方—涕泗人—告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