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D >> 登高 >> 正文

 

《登高》——杜甫独立唐诗的顶峰

登高》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时所作,是他七律诗的代表作,有人称之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被称为唐诗压轴之句。故应该单独上一节课。重点抓住“悲情”即可达到教学要求。
      一、在写景中深沉地抒发情怀
        1、 景——秋景(春女思,秋士悲)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2、情——悲凉(注意引导与悲伤的细微区别)
      诗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写夔州特定环境,面惨淡,气氛悲凉。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中深沉地抒发情怀。
      萧涤非先生在他的《杜甫研究》中,曾作了这样的阐释:
        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重九佳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凋谢,孤零零的独自去登,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性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贵,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
      附:
         “语不惊人四不休”
          万----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24岁赴洛阳赶考,未能及第;35岁到长安求取官职,滞留10年,一再碰壁;43岁获得卑微官职,却又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被困长安;逃离长安,追随肃宗,因为直言又被厌弃;48岁弃官,11年漂泊直到死在漂泊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之上无人所知。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停----愁闷无法宣泄的愁苦情状。
      二、集大成者的诗圣——再命名的压力
      幻灯展示,对比几首诗歌。《登幽州台歌》《登鹳雀楼》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被称为唐诗压轴之句。
      再命名的压力,在某一程度上,也即题材的压力。举「登高」的题材为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出,诗歌的疆土便被他夺去一大片。这里,题材也是有传统的,也经过漫长的积累。陈子昂以强大的力量夺取以往的积累,建立牢固的形象,构成巨大的压力。王之涣带着《登鹳雀楼》来抢占地盘,构成另一个压力。陈子昂的主题被时间笼罩,并且是悲观的(独怆然而涕下);王之涣的主题被空间笼罩,并且是乐观的(更上一层楼)。
        杜甫挟着《登高》和《登岳阳楼》,以更强大的力量和恣态,使「登高」题材形成定局。他既包揽了陈子昂的时间和王之涣的空间,又注入个人身世和家国情怀。时与空,历史与现实互相交错和浸透。陈子昂王之涣用的都是单镜头,一个静止的远景。杜甫则用上远景、近景、特写镜头,并且不断移动转换,使得两首诗都写得丰富而复杂。
        命名的压力,是横的压力。还有一种纵的压力,也即一个个前辈诗人挟着他们各自的横的压力,对后辈诗人构成的层层叠叠的纵的压力。
        仅就杜甫的前辈而言,屈原集他以前的传统于一身,成为第一位大诗人;陶潜集他之前的传统于一身,成为另一位大诗人。而陶潜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与屈原完全不一样: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强烈,一个淡定;王维是第三个大诗人,他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发展了山水诗;李白是第四个大诗人,他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跟屈、陶、王都不一样:他是天才。接着杜甫出现了,他的机会建立在他之前的诗人的机会上:他是集大成者。集大成者出现之后,诗人开始变小,他们开始做那位集大成者在某个方面做得不够,或已做够但他们仍可以做得更多的事情:白居易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往「白」里写;李贺李商隐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们往晦涩里写。
        当一切题材被写尽了,大诗人也出尽了,诗歌便开始枯竭,由词来接棒。苏东坡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已不完全是大诗人:他是集诗、词、散文于一身的大作家。写作出现质的变化。这位大作家之后的作家,又开始变小。至元明清,诗衰竭,词也开始衰竭,诗人变成打杂。戏曲、散文尤其是小说大盛,更重要的是小说使用新的语言:白话文。白话文运动则正式宣告古典汉语写作终结,因为它已衰竭。这不是一厢情愿的运动,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证据是:白话文不是临时发明出来的,而是孕育在古典汉语衰竭的母体中。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某个人是集大成者?难道他之后,例如杜甫之后,不会出现另一个更大的集大成者吗?答案是:如果这位诗人代表了整个民族精神,他就是集大成者。杜甫代表了中国民族精神。我们不能说屈原、陶潜、王维、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人代表中国民族精神,他们都只代表了中国民族精神的某一方面。集大成者的伟大,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甚至经过一段漫长时间才会被发现的,因为民族精神是一种很庞大的氛围,整个民族精神不一定可以在一个时代中全部被看到。生活在太平盛世的读者,不大可能完全理解杜甫,只有经过艰难时世,尤其是战争和丧乱,才会更充分地理解杜甫。杜甫的伟大,是通过历代的无数灾难来证明的。而李白的伟大,是任何时代的人一看就看得到的。从读者的角度也可证实这点。一个读者在十七岁读李白,跟在七十岁读李白,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不同。但一个读者在十七岁读杜甫,跟在三十七岁读杜甫,可能就已有天壤之别。顺便一提,中国读者历来有「李杜之争」,杜甫的时代,就看不到杜甫的伟大。或许我们可以把李白称为「伟」,把杜甫称为「大」:伟代表高,大代表宽。李白是塔,杜甫是平原,当我们在那座塔的一定距离内,例如十米至一公里,我们会被那座塔所吸引,而看不到这一范围内的平原或看到但不当一回事。当我们与那座塔的距离越来越远,例如五公里、十公里,则我们将越来越被平原的气势所吸引。
      
      附:《文人的登高冲动》
      一 猎豹冻死在山坡上
      一头猎豹冻死在终年积雪的高海拔山坡上。那里没有树,没有,也没有可以捕食的小动物,除了白皑皑的积雪之外,什么都没有。那么,它跑到那么高的地方干什么呢?作家海明威问道。
      这是一个谜,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人们猜测动物也会有登高放眼的冲动,但找不到根据。有人好奇地去问登山家:“那么危险,又那么艰难,你们为什么偏要去爬?”登山家想了一下,回答说,“因为它在那里啊。”

      这种宗教信徒式的回答让人感到意外。在观察传统文人的生活习性的时候,我注意到,文人比任何人都渴望高处。大多数文人都嗜好登高,而且登高必赋,或多或少都留有吟咏登高的诗篇。寻找高点,仿佛是这个族群普遍存在的一份心理偏执。我把这种习性称为猎豹冲动。他们寻找的高点,当然不限于山峰,可以是山巅,也可以是城楼、古塔、高阁、祭坛、石矶等任何地方,甚至驿舍楼台凭栏而望,也构成一种登高。只要能够取一个俯瞰的视点,可以纵情眺望天地,那么,不管攀登过程多么艰难,他们都要想尽办法去一登为快,满足诗人所说的那份“登临意”。

      孔子就是非常喜欢登高的人。他曾经登上一座高山,举目眺望,感慨地对弟子说,唉呀,鲁国原来这么小!然后他又登上了巍峨的泰山。站在泰山顶上,喟然叹息道:原来天下也这么小啊。还有一次,他带着弟子子路、子贡和颜渊登临景山,到了山顶后,他问弟子说:“君子登高必赋,小子们都有什么想法?”然后就展开了一场自由讨论。上古的时候,登高能赋是一项重要的外交素质,只有登高能赋才能做诸侯手下的大夫。大夫有九项必备的能力,其中第五条就是要登高能赋。孔子最著名的一句慨叹,就是站在山川高处这样赋出来的。他站在河边的危崖峭壁上,望着滔滔的流水长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强烈地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登山,而是一种精神的朝觐,是一种变相的文化仪式。因为,它总是在强调最终的精神活动,而不是体力的冒险;它只在意到达山顶之后的看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根本不在乎登山过程本身的艰苦和乐趣。所以它不是体育运动,不是现代登山家的极限挑战。

      读过一点唐诗的人,都会背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里面的名句。“会当”是发誓定要去做的意思。总有一天自己要去凌越那个颠峰,把群山都踩在脚下。这可不是普通的抒情诗,读者。你应该能从中嗅出猎豹的气息和激情来。这就是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文人最典型的猎豹冲动。我意识到了,我意识到这是一份宣言,是一个知识群体试图君临整个社会和山川宇宙的陈情表白。诗人就是那只渴望冰峰的猎豹啊,永远心在高处。集体无意识也好,个人无意识也好,无论你相信不相信这种解读,我都这么认为。我听到了自己心弦有声。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争相跑到那么高的地方去呢?这里面,已经不仅仅是人类的天性了,还有更深的文人天性。这使得天下所有的海明威都感到纳闷。

      
      二 时间被击退了
      追问这种对高点的渴望,我想,应该与自由有关。
      人类没有翅膀,但是人类很早就渴望能够象鸟儿一样飞起来。许多民族都有关于人能够飞翔的神话传说,反映了这种古老的梦想由来已久。在东方,古老的《山海经》中,记载着许多长着翅膀的半人半鸟怪物,生活在叫做羽民国、讙头国、毕方鸟国等等地方。道家把修炼成正果想象成羽化登仙,也反映了同样的渴望。突然有一天,人从自己的肉体躯壳中蝉蜕了出来,长出了可以飞天的翅膀,升到天上做长生不老的神仙去了。这样的宗教确实有诱惑力,它抓住了芸芸众生也有飞翔冲动的心理弱点。在神话和宗教之外,民间人体飞翔的尝试就更多了,数说起来足以让我们悲喜交加,心生感慨。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就曾经有人在身上绑缚羽毛,做成巨大的翅膀,然后从高台上纵身跳下。据说竟然还滑翔了几百步远。在西方,这样的尝试更是不绝如缕。直到十九世纪末出现李林塔尔,二十世纪初出现莱特兄弟。

      我敢肯定,出于对自由的渴望,文人比任何人都更想拥有飞翔的翅膀。证据是,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把自己形容为飞鸟,说自己是大鹏,是鸾凤,是孤鹤,是惊鸿,是鵷鶵,是苍鹰。庄子曾经想象自己象一只巨大的神鸟,展开云一样的翅膀,在高空俯瞰人间城郭。李白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杜甫把自己当作矫健的雄鹰,梦想“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东坡先生则把自己比喻为惊鸿,总是想乘风归去,却又无比眷恋人间。都是同一种奢求,对自由的奢求。这应该被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猎豹冲动。

      登高是对飞翔的模拟,高处让他们可以完整地把握这个世界,审视这个世界,可以用垂怜的眼光抚摸芸芸众生,可以发现原来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多么可怜的世人啊,生活在浑浑噩噩之中,竟然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可以这样叹息说。一个借助于大视野而产生的精神自我放大过程,就这样完成了。一次模拟飞翔的仙人探访,就这样完成了。假如我没有猜错的话,文人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把自己变成得道的仙人,从而取得怜悯这个世界的权利。

      你可以怀疑这样的猜测,但是别停下来。因为在我看来,这还不是全部。申请对世俗红尘的悲悯和自由,隐含着申请对时间的彻底自由。文人登高的最深层冲动,来自于渴望摆脱时间的追赶。我始终认为,圣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叙述的就是这样一种永恒的苦恼。李白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是这样一种苦恼。阿根廷诗人贝纳德斯告戒世人,不要只顾贪婪地占有空间,要想到人的高尚任务是占有时间。这使我们相信,所有的人都在被时间追赶,只有文人如此焦虑。

      西方的梭罗也讲过一个故事。
      库鲁城里有一位艺术家,总是想追求完美极致。有一天,他突然想做一根天下最精美的手杖。于是离开库鲁城,到郊外的树林里去寻找适合的材料。他太挑剔了,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找着找着,朋友们一个接一个死去,他却一点没有老。时间已经对他无可奈何。等到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树干时,库鲁城已经变成了古老的废墟。他就坐在废墟上仔细地削着树皮,削啊削,削了很久还没有把它削成满意的形状。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桑达尔王朝已经悄悄结束了。等他开始装饰金环和杖头上的宝石,梵天已经睡了醒,醒了又睡,轮回了好几次。最后,他终于完成了这根手杖,梵天出现了万物中最美的一件东西。他脚下的树皮木屑仍然很新鲜,可周围的世界已经变化了不知道多少轮,他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

      这个艺术家大概是西方的丁令威。我把它们看作是两种文化的相互抄袭:悟道修炼,是在制作心中的精美手杖;而制作手杖,也就是在修炼悟道。当他们专注地做着这件事的时候,时间被击退了。我又想起了中国神话中的烂柯山故事。这柄象征时间的西方手杖,在烂柯山传说中是一把斧子的手柄。砍柴的樵夫在深山里迷了路,看见神仙在那里下棋,于是站在一旁观看。等到两个仙人一局下完,竟然不知不觉过去了几千年,樵夫手中的斧柄已经朽烂殆尽。西方的手杖保持着永久的新鲜,东方的斧柄被时间风化。新鲜也好,朽烂也好,仙人下棋和凡人制作手杖,都构成一种刻意的时间游戏。这种游戏一定要有一个旁观者,来见证时间怎样被击退,变得对生命无可奈何。很显然,文人登高就是对这种游戏的模仿和觊觎,就是想让时间凝固下来,让他们体验到什么是永恒。

      这样一想,我感到登高更象是一种对时间的祭祀。
      
      三 渴望出走
      民间有各种各样的登高风俗,其中重阳节登高最为盛行。每年九月九日,人们不约而同举家外出,到附近的山上游玩,观赏沿途的秋色风景,一直要消磨到黄昏才回去。这种风俗,直到今天还在许多地方盛行。据说重阳登高是为了避灾。汝南人桓景跟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是个有道术的异人。有一天突然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当有血光之灾。桓景听了大惊,连忙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消灾避祸。费长房告诉他,到了那一天,让全家人佩带茱萸香囊,一大早出门去登山,在山顶上饮菊花酒,就能够躲过这一劫。桓景闻说后急忙回家准备,到了九月九日,全家爬到山上游荡了整整一天。晚上归来,果然发现家里的鸡犬牛羊全部暴死。从此,民间就有了重阳节登高的风俗。风俗是芸芸众生的流感。我想问的是,文人登高也是一种走避吗?假如不是避灾,他们试图逃避什么呢?

      也许答案只有一种,那就是逃避世俗红尘,找一个象征性出走的理由。我一直在猜想,文人虽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他们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他们永远不能与世俗社会融洽到亲密无间的程度,总是若即若离,貌合神离。我察觉到,文人这个庞大的知识群体,始终有一种哗变的冲动,试图要挣脱社会而去。他们是那么需要躲避开人间的是非喧嚣,那么渴望抛弃掉世俗的快乐与痛苦,去享受思考,享受形而上的抽象美感,在万丈红尘之外,细细咀嚼宇宙人生。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出走呢?肉体的生命,不断使轻逸的灵魂变得沉重。这是事实。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够成功地跑去隐居,做一个孤独的仙人。或者舍弃一切,断然削发出家。他们支付不起哗变的成本。绝大多数文人还是被千丝万缕约束在这个世俗社会中,不得不与周围的人们一起呼吸污浊,在去留之间苦苦徘徊。精神和肉体产生了争执。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偶然的逃避,比如登高,就被赋予了强烈的宣泄功能,仿佛是举行一场象征性的出走仪式。假如可以说,人的睡眠是对死亡的一次次模仿,那么也不妨说,文人的登高是对飞翔的模仿,是对得道成仙的模仿,也是对终于摆脱世俗红尘的一次次情感体验。

      其实,文人寻找的就是一个空场,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地方。没有人影,没有喧闹,没有浮世红尘,精神才能够产生透脱的愉悦,身心才能够得到彻底的松弛。然后,灵魂才能够上升。这种行为在意的不完全是高度,飞机飞得够高了,但是在万米高空的机舱里面,我们产生不了类似登山的愉悦。因为机舱里面还是那个世俗社会,充满了人间的叽叽喳喳,与地面上的红尘世界没有任何两样。同样,假如山顶上不是一片荒芜,不是寂静得只有山风呼啸,而是繁华街道,商品摆了一地,到处都是小商贩的吆喝;假如古塔的顶层不是空空荡荡,只有鸟雀在盘旋,而是热闹的酒楼,麻将的战场,会有多少文人前去登临呢?

      高度,让人获得俯瞰的优越感。空度,对不起,我生造出这么一个词语来,借指空旷寂静的程度,则让人获得疏离的超脱感。所以文人才总是梦想着去登高。
      
      四 看蚂蚁
      阿基米德曾经骄傲地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
      他要的是一个固定支点。理论上说,用无限长的杠杆,仅凭人的力量就能够撬动地球。但他要表达的决不仅仅是物理假设,而是西方科学知识分子征服宇宙的冲动,是人类想要从地球表面上站起来的强烈渴望。

      由此想到了东方文人对高点的渴望。
      科学家要一个支点,梦想的是力量。文人要一个高点,梦想的是眼界。他们一次次登高临远,眺望着脚下的山河大地,一次次咏叹着对宇宙人生的大彻大悟。这些声音有些被记载下来,写进了书中。更多的声音从来没有被记载下来,东风马耳,早就踪迹杳然了。那是些什么样的大彻大悟?诗中的诗,灵感中的灵感?可惜已经消失,没有人知道。夸父倒毙在远古的神话中。谁,还能追回那些遥远的声音呢。临风怀想,我敢肯定他们中一定有人也说过这样的话:给我一个高点,我就能够洞穿世界。

      一种激情在胸中鼓荡。突然意识到,我应该把登高称为观看蚂蚁的游戏。海拔越高,大地上蠕动的人群越象蚂蚁。人群越象蚂蚁,这个世界就越被彻底地洞穿。
      上古的时候,有两个大国发生了激烈的战争。一个大国姓触氏,信仰一种宗教;另一个大国姓蛮氏,信仰另一种宗教。两个国家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动了真怒,倾巢出动,相与争地而战。这场战争打得非常残酷,大地上血流成河,伏尸千里。战争打了很多年,不过双方谁也没有发现,天空中有只巨大的眼睛一直在看着他们。那是庄子的眼睛。原来,庄子正在俯身观看一只蜗牛。他发现蜗牛的左触角上有一个国家,就是那个触氏国。右触角上也有一个国家,就是那个蛮氏国。一场如此血腥的浩大战争,只不过是在争夺蜗牛的触角而已。

      后来庄子睡着了,一睡千年。梦中他来到另一个诸侯国。那个国家叫做大槐安国,疆域辽阔,市井繁华。庄子在梦中易服更姓,改换名字叫淳于棼,前去求见国王。凭着他的机智聪明,被国王招为驸马爷,当上了南柯太守。在任上,他享受了几十年的荣华富贵,而且还很有政绩。后来公主病死,他被迫卸任回到京城。因为奸佞谗毁,不幸遭到国王的猜忌,最后被削夺掉所有的官职待遇,遣回故里。贫病交加之中,他终于醒了过来。醒来之后,他吃惊地发现自己正睡在一棵大槐树的下面,树根旁边有一个蚂蚁穴。蚂蚁堆起的高高低低的土丘,正是他梦中的大槐安国的京城形状。附近还有一处小一点的蚁穴,也很眼熟。仔细看时,原来是他荣华富贵了几十年的南柯郡。

      一个现代文化的旁证是,电视记录片常常采用“快镜头”来压缩时间,用以表达生命与时间的关系。我注意到,《国家地理频道》中播放的许多记录片,经常采用这种叫做延时拍摄的手法。在一个固定的地点,每隔相同的时间拍摄一次,然后以正常速度播放。结果,一切都在我们眼前飞奔起来:天上的云朵象发了疯一样狂走,山川大地在云影下不停地变脸。树木转眼间发芽长大,然后枯死朽烂,几秒钟便匆匆结束了一生。动物死去后尸体迅速被分解,重归于泥土。大草原上一会儿喧闹,一会儿死寂。角马来过走了,羚羊来过走了,象群来过也走了,最后只剩下星河夜空,在那里慢慢旋转。——想起来真是相似,那些拍电视的文化人类学学者,玩的不也是同一种古老游戏吗?快镜头是一种时间上的登高。压缩了时间等于放大了视野,从而也就压缩了空间。世界就这样,一次次被那只神秘的眼睛洞穿。

      这种观看蚂蚁的游戏,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冷峻味道。它在剥离我们和众生的同时,也让我们走出自己,远远打量我们自己究竟是谁。我们究竟是谁?我们与众生真有什么差别吗?在泰山顶上,孔子看到了一群微不足道的蚂蚁。在月球上,阿姆斯特朗什么也没有看到。人已经变成了无声无息的细菌。在想象中,诗人把人间的清明上河图,缩微成了地壳演变图,说“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多么残酷的描述啊,你看看。人在哪里?根本就没有人。连蚂蚁细菌都没有。浩大的寂静和永恒,足以割伤我们任何人的自尊心。

      我察觉到了,文人的登高张望,不仅仅是对自由的渴望,不仅仅是一种逃避的诉求。它还掩藏着智慧者们对自身生存状况的焦虑与好奇,掩藏着“我是谁”的古老疑惑。他们并非只是想远远看一眼自己家园的形状,对道路、山川、田野、村庄的空间关系能够一目了然;他们更想知道自己的族类究竟在哪里,究竟是怎么回事,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以及,自己究竟属于谁。我察觉到文人是这样的渴望拥有整体,需要最彻底的真实,哪怕是残酷的真实。不能容忍被任何东西挡住视线,无论这些东西是什么,是树木、楼台、城垣、宫墙,还是朋友、故乡、民族、国家,乃至自己的文化信仰。登高的逻辑,首先是一种视野的高度,然后是一种心灵的宽度。这就是文人。总是试图从现实出走,化做天空的眼睛。

      
      五 对话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在山顶上,仰望苍天说。这给了我们某种暗示:逃避红尘社会,前来君临天下的文人,是不是有话要说,他们是不是有某种说话的冲动?

      我敢肯定他们有话要说。登高,总是让人产生强烈的倾诉欲望。文人的远祖是那些掌管部落祭祀的巫祝法师,专门负责主持部落中各种宗教仪式,代表人间与鬼神沟通,同时也代表着鬼神前来与人间沟通。他们站在高高的祭坛上,通过巫术与上天交谈。获得神灵的旨意后,再转告给那些匍匐在下面的部落成员。他们实际上充当了神和人之间的对话媒介。——这样古老的身份意味深长。在谈论文人登高的时候,这个念头始终没有离开过我。真的,我确实这么猜测,文人的登高也许就是一种古老的宗教行为,是对远古时代祭祀活动的不自觉的模仿,是文人在本能的驱使下,代表人间与苍天宇宙对话的精神仪式。

      
      站在山顶上,两种方向的夸张并不矛盾:在宇宙面前,文人意识到生命的渺小,自我的渺小。而俯瞰人间红尘,他们又感觉到自己的巨大。不是蚂蚁,而是这个世界的精神巨人。他们一旦站在山顶,立刻就有了强烈的表达冲动,不可遏止。“登高能赋”是要求,“登高欲赋”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想到天下的许多好文章,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都是文人登高后写出来的,不禁悠然神往。真是好诗。李白站在庐山上,杜甫站在泰山上,崔颢站在黄鹤楼上,孟浩然站在岳阳楼上,王粲站在当阳城上,萨都剌站在石头城上,一出口就是那样的千古丽句,万世流传。在我看来,内心的冲动和外界的触发,共同制造了天人对话的机缘。

      对话也许仅仅是一场追问,也许还在沉寂中进行。但那都不要紧,要紧的是精神的交流确实发生了。让我们想象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吧,那就是一场追问,一场天人之间的对话。一千三百年前,诗人站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久久出神,遐想,然后不停地仰天问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六十年前,闻一多倾听着这场天人对话,仿佛猜到了其中的秘密,叹息不已说:多么辽阔悠远的宇宙意识啊!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诗人只有错愕,没有恐惧,只有憧憬,没有悲伤。他一遍遍向苍穹发问,对每一个问题,他得到的只是一个更神秘、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

      这就是发生在大唐帝国最鼎盛时期的某一个夜晚的天人对话。没有任何别人,只有文人,独自代表着人间,代表着一切生命,向苍天发问。
      其实,这样的对话数不胜数。早在他之前一千年,就已经有过。楚国的屈原,一个掌管国家祭祀礼仪的大巫师的后人,就曾经孤独地仰望苍穹,发出过一百七十多个疑问。他在长诗《天问》中追问宇宙上界,把人类内心的困惑火山爆发般地倾诉出来,告诉给天空中的神灵。想想读者,那是一场多么壮观的对话,充满了如此勃发的生命激情。一边,是拥有亿兆颗恒星的茫茫宇宙,光族沉寂无语;另一边,是代表着人类的孤独文人,在那里血脉贲张,念念有词。完全不对等。读罢《天问》,这幅天人对话的情景便清晰地刻在我脑海中,再也无法抹去。为什么,为什么,他象个好奇的孩子,不停地追问着为什么。我一点不觉得诗人渺小可笑,恰恰相反,我觉得他才是真正的精神巨人。光族不老,一个民族却被追问得白发丛生,从远古走到了今天。

      当然,我并不知道张若虚和屈原站在哪里,是在江边还是在山顶上,在祭坛还是在旷野。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已经证明了我的猜测。在我心目中,文人永远站在高山之颠。换句话说,当那些古老而睿智的对话从远古传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想到,文人与芸芸众生并没有站在同样的地面上。他们永远身在高处啊。

      
      六 君临天下的冲动
      面对这样的世外高蹈,我想了很久。
      确实,我看到了文人不安于现状,渴望自由和激情的冲动,看到了他们挑战自然、挑战体能、挑战自身智慧的骄傲姿态,看到了他们对丑恶的社会现实鄙夷和不满的强烈情绪。这一切,我都予以强烈的认同,并且愿意为他们喝彩,不断从这样古老的遗风中汲取精神信念。但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另一些东西。

      假如它只是孤立的事件,并没有形成强大的文化惯性;假如没有流传下来那么多的诗词文章,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强烈地感觉到它的存在,我们也许不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可是我确实看到了,看到了传统文人的内心似乎有一片暗处。是的,暗处。该怎样来表达呢?身处社会的边缘地和低洼地,文人对自己的社会处境感到不满,需要象征性地走往高处,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从中依稀嗅到了他们对优越的社会地位,尤其是政治地位的渴望。我窥见到了文人对君临天下是这样的神往,这样急不可待。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语下面,常常是向大众显露身手的诉求。我甚至觉得,传统文人似乎在一点点收集着来自现实的优越感,寻找各种机缘,来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向社会显示大众代言人的角色,来体验道德优越给自己带来的居高临下的快意。在这样的心态下,登高仿佛被诠释成了另一种登基加冕典礼,另一种文化的胜利,思想的胜利,道德的胜利。一个公正的社会仿佛将随着这些胜利而冉冉降临。不妨这样说,通过登高,文人模拟了征服社会的梦想,获取了实现兼济天下理想的心理满足。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登高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登高》——杜甫独立唐诗的顶峰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杜甫诗四首》教学案例
    登高全文
    杜甫的诗
    唐诗鉴赏指导——杜甫《登高》诗歌鉴…
    登高
    观景的惆怅和觅人的孤独 ——杜甫陈子…
    千古哀情 悲秋绝唱----杜甫《秋兴》与…
    杜甫〈登高〉探析
    就《登高》《蜀相》浅谈杜甫的“沉郁…
    杜甫一生的八大打击
    浣花溪畔落沙鸥
    《杜甫诗三首》教学建议
    《登高》赏析
    杜甫简介
    一曲忧国伤时的悲歌──杜甫《登高》…
    杜甫: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符号──对…
    关于杜甫的人生思想及诗歌艺术
    杜甫的象征
    杜甫:时代和生活的良心
    忧民一世──杜甫
    《登高》──杜甫独立唐诗的顶峰
    《登高》主编导读
    重阳节的活动习俗
    《杜甫诗三首》电子教材
    《咏怀古迹》“昭君篇”品析
    七律 长征(3篇赏析)(原文)(译文)(注释…
    《登高》《秋兴八首》:在天道与人道…
    谈杜甫做诗的秘诀
    杜甫的社稷情怀
    《秋兴·其一》和《登高》比较赏析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与杜…
    浪子李白与情圣杜甫
    诗情萧飒 意境深邃──杜甫《秋兴八…
    秋兴八首(之一)赏析及名家点评
    借古感时意深远──杜甫《咏怀古迹五…
    一曲消沉的歌──略论杜甫《登高》一…
    杜甫“悲诗”的文化底蕴──《登高》…
    《登高》的景象与情怀
    独留青冢恨绵绵──杜甫《咏怀古迹(…
    杜甫《咏怀古迹》诗的题义和写作时间
    平庸议论话名篇──谈杜诗《咏怀古迹…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诗歌鉴…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诗歌鉴…
    秋风拂孤影 心潮逐浪涌──杜甫《登…
    登高习俗与杜甫的《登高》诗
    追求浑厚的课堂气象──杜甫《登高》…
    杜甫《秋兴八首》诗歌鉴赏
    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杜甫《登高》赏…
    《杜甫诗三首》写作背景
    入情入景 品味人生──杜甫《登高》…
    苍凉沉郁的秋之歌──杜甫《登高》诗…
    千古悲愁一肩挑──杜甫《登高》赏析
    壮志未酬身将死,笔蘸血泪话苍凉──…
    层层递进,浑然天成──小议杜甫的律…
    《登高》绝响──读杜甫《登高》
    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昭君文化节纪念──明妃出塞
    《登高》诗歌鉴赏
    《杜甫诗三首》学法指导
    古典诗词赏析——李商隐《杜工部蜀中…
    《杜甫诗三首》课文题解
    《杜甫诗三首》课文导读
    《杜甫诗三首》主题思想
    《杜甫诗三首》诵读提示
    《杜甫诗三首》生字注音
    《杜甫诗三首》多音字辨析
    《杜甫诗三首》形近字辨析
    《杜甫诗三首》词语解释
    《杜甫诗三首》结构分析
    《杜甫诗三首》课文赏析
    《杜甫诗三首》知识归纳
    山行 杜牧(原文)(译文)(注释)(5篇赏析…
    杜甫诗《登高》浅析及格律分析
    《杜甫诗三首》疑难解析
    《杜甫诗三首》课文译文
    亲临登高──析杜甫《登高》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教学杂谈
    《秋兴八首(其一)》授课心得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实录
    古典诗词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杜甫〈登高〉》课堂实录
    《杜甫诗三首》写作特点
    和贾舍人早朝
    赠花卿
    古典诗词赏析——杜甫《登高》
    古典诗词赏析——苏轼《满庭芳》
    古典诗词赏析——王维《山居秋暝》
    古典诗词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
    古典诗词赏析——白居易《夜雪》
    《杜甫诗三首》备课资料
    《杜甫诗三首》课文导入
    恨别
    杜甫《登高》
    渔歌子 张志和 (2篇赏析)(原文)(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4篇赏析)(原文)…
    乡村四月 翁卷(4篇赏析)(原文)(译文)…
    忆江南(江南好) (2篇赏析)(原文)(译…
    望洞庭 刘禹锡 (3篇赏析)(原文)(译文…
    古诗词背诵 11首(原文)(译文)
    两小儿辩日 (1篇赏析)(原文)(译文)(注…
    赠花卿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八阵图
    牧童 吕岩(2篇赏析)(原文)(译文)(注释…
    春夜喜雨
    江南逢李龟年
    百忧集行
    宿府
    百忧集行
    古典诗词赏析——苏轼《鹧鸪天》
    古典诗词赏析——王维《竹里馆》
    杜甫登高说课教案
    杜甫《秋兴》与《登高》比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公输》原文与译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与翻译
    阿房宫赋原文与译文
    醉翁亭记原文与翻译
    师说原文与译文
    后赤壁赋原文与译文
    《小石潭记》原文与译文
    曹刿论战 原文与译文
    古柏行
    长相思 纳兰性德 (4篇赏析)(原文)(译…
    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登高【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欣赏-注释-原…
    谚语定义
    岳阳楼记原文与翻译
    出师表原文和翻译
    怎样写想象作文
    怎样开家长会
    小学作文教学错位与回归
    拼音教学中的两人合作学习
    古典诗词赏析——白居易《暮江吟》
    改变习惯 人生才有希望
    望庐山瀑布 李白(原文)(译文)(注释)(…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张籍(3篇赏析…
    泊船瓜洲 王安石(5篇赏析)(原文)(译文…
    学奕 (1篇赏析)(原文)(译文)(注释)(作…
    伯牙绝弦(原文)(译文)
    天净沙·秋 白朴(3篇赏析)(原文)(译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4篇赏析…
    春夜喜雨 杜甫(7篇赏析)(原文)(译文)…
    诗经·采薇 (2篇赏析)(原文)(译文)(注…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4篇赏析)(原文)…
    村居 【清】高鼎 (原文)(注释)(译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原文)(译…
    古典诗词赏析——杜甫《阁夜》
    舟过安仁 杨万里(1篇赏析)(原文)(译文…
    春日 朱熹 (原文)(译文)(注释)(3篇赏…
    咏柳 贺知章 (原文)(译文)(注释)(5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原文)(译文)(注…
    望天门山 李白 (原文)(译文)(注释)(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原文)(译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原文)(译文)(…
    赠汪伦 李白 (原文)(译文)(注释)(5篇…
    回乡偶书 贺知章(原文)(译文)(注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欣赏.注释.释…
    夜书所见 叶绍翁(原文)(译文)(注释)(…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原文)(译文)(注释…
    绝句 杜甫 (原文)(译文)(注释)(6篇赏…
    把阳光洒向角落
    游山西村 陆游 (原文)(译文)(注释)(3…
    题西林壁 苏轼 (原文)(译文)(注释)(4…
    嫦娥 李商隐 (原文)(译文)(注释)(6篇…
    乞巧 林杰 (原文)(译文)(注释)(1篇赏…
    赠刘景文 苏轼(原文)(译文)(注释)(4篇…
    小池 杨万里(原文)(注释)(译文)(4篇赏…
    静夜思 李白(原文)(注释)(译文)(5篇赏…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原文)(译文)(注…
    所见 清 袁枚(原文)(注释)(译文)(3篇…
    和贾舍人早朝
    春晓(原文)(注释)(译文)(5篇赏析)(作…
    独坐敬亭山 李白 (3篇赏析)(原文)(译…
    古典诗词赏析——李商隐《无题二首(…
    古典诗词赏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
    古典诗词赏析——杜甫《秋兴八首(其…
    古典诗词赏析——苏轼《临江仙》
    古典诗词赏析——王维《鹿柴》
    杜甫《登高》教案
    析杜甫《登高》
    《杜甫<登高>》课堂实录
    画 远看山有色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